政府首先唔好再讓公屋租戶買回他們的公屋單位,否則只會製造更多劏房戶。
新增的購買力除了來自本土之外,亦有外來購買力,那些購買力在過去幾年被辣招鎖死,現在釋放出來,政府必需正視問題,解決房屋問題,除了增加供應之外,還是增加供應。
特區政府師法獅城,但似未悉箇中奧妙,措施自相矛盾。左手殷切覓地建公營住房,右手放行流入私樓市場,供求永無平衡之日。
政府動用珍貴的土地資源和納稅人公帑,推出不同類型的資助出售房屋計劃,目的是資助市民安居置業,而非協助他們炒樓置富。
由林鄭月娥領導的新政府,以「綠置居」為恒常化,使滿足市民置業的願望是好事,但可以做得更好。
政府坐擁過萬億元的財政儲備,但社會出現極度貧富懸殊的困境,政府無能才是本地貧富懸殊的最大原因。
這種先斬後奏的做法,正好反映林鄭月娥的「一言堂」態度和欠缺政治敏感度。
林鄭月娥的80萬公屋已足夠說法,不少評論認為是把公屋供應封頂。但事實上問題並不關乎封頂與否,而是政府有多大能力把協助港人置業的目標落實。
就Uber與Airbnb來說,兩者其中一個分別是它們背後贏家和輸家的分布大有不同。
林鄭的鴻圖大計,重建置業階梯,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既然窮一輩子辛勞與積蓄亦難成大願,政府忽然救世主上身,即使評論界反應參差,很多市民心底裏還是有絲毫期望。
首置上車盤也屬資助置業,本質與居屋無異,不設補地價於理不合,除非一視同仁暫停所有安排。
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寸土尺金,房屋問題長期以來均不易解決,新任特首上台,如何能夠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