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白人

誰當總統也改變不了的形勢
作者:張建雄2020-11-16
選舉已經過去了,美國在這次疫情提供了3萬億美元的救援金,令到國債上升至2.7萬億美元,就是算人均債務是每人85800美元,不分貧富。
拜登勝出後,美國仍會左右搖擺
作者:施永青2020-11-09
今次美國總統選舉還是由拜登勝出。這是否表示美國人民又選擇回頭轉左?我看情況不一定是這樣。
從錢穆論美國歷史說起
作者:張建雄2020-09-28
到了今日,錢穆已去世30年,美國歷史種種,就被翻舊案了。
戰狼外交退卻,白宮主人換臉:2020年的新期望?
作者:劉寧榮2020-09-10
在美國全面「厭惡中國」的氛圍裏,無論何人入主白宮都無關緊要,但白宮主人的換臉依舊有機會給中美和世界的新格局帶來新的可能。
真正的美國人是怎樣的?
作者:張建雄2020-08-17
病毒來自中國,隱瞞死亡數字,大有市場,這就是美國人,那可是100年來,美國人自己說的。
惡積不可掩的年代
作者:張建雄2020-08-03
「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美國積惡已久已大,結果呢?
神奇數字的啟示
作者:張建雄2020-07-20
62979636,這是特朗普2016年當上總統的得票數。世人不注意,其中包含了666,西方人最難忘的數字。
給孩子的德育課──巴士上的差別待遇
作者:英國港媽2020-07-08
偏見並非與生俱來,她們認識朋友也從來沒膚色、種裔之別。我請兩個女兒謹記這個初心,記着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有着不同文化、個性和成長,我們應該欣賞對方的與別不同,讓大家認識更廣闊的世界。
政治正確不一定正確
作者:梁天卓2020-06-28
經濟理論告訴我們,市場競爭可以減少歧視,因為歧視某程度上是會增加成本的;同時,常識亦告訴我們,圍爐取暖會助長偏見,因為假新聞某程度上可以增加尋找真相的難度和成本。
Black Lives Matter
作者:孫明揚2020-06-25
美國總統上周六在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舉行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為連任舉行首場競選造勢大會。他在集會批評部分BLM運動示威者是精神失常的左翼暴民,甚至迫害任何不回應訴求的人士。
弗洛伊德之死會改變歷史嗎?
作者:郭一鳴2020-06-19
據統計美國警察每年射殺數百人,當中黑人被殺機率是白人的三倍,為何弗洛伊德之死,會觸發美國如此大規模的示威衝擊,勾起黑人對白人的新仇舊恨怒火中燒?
種族歧視與政治正確
作者:雷鼎鳴2020-06-15
最近幾年的種族議題及與「政治正確」有關的事件,已可讓我們一窺民粹主義對美國的影響。
美國數字的可信性
作者:張建雄2020-06-10
在病毒疫情中,黑人死亡率是白人的2.5倍,白人家庭的財富淨值(net worth)是黑人家庭的10倍。這些數字,哪一個比較可信?
美國能自癒,不民主的香港能自癒嗎?
作者:褚簡寧2020-06-04
特朗普形容弗洛伊德之死是一場悲劇。對於去年的示威中一名清潔工被磚頭擊中死亡,林鄭深表哀悼。但她有沒有對學生周梓樂在警方清場行動中神秘死亡而感到悲傷?沒有。
「黑人生命重要」抗議警暴和不公義 蔓延全球 “Black Lives Matter” Protests Against Police Brutality & Injustice Spread Global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06-03
5月25日,黑人佐治·弗洛伊德在美國明尼阿波利市被壓在白人警官的膝蓋下,被戴上手銬時被打死,警官被控過失殺人罪。對弗洛伊德之死的怒潮激起了全美的抗議活動,呼籲結束警察暴力,抗議蔓延全球。
慈悲不分膚色
作者:李焯芬2019-11-17
行佛所行:不作歧視,扶助弱小。
華裔男生在美國成長的尷尬
作者:王安妮2019-08-27
華裔男生,甚至整個亞裔男生一般是內向木訥的性格,他們往往會選擇工程師或者牙醫這樣不需要很多與他人交流但收入不錯的工作,成為美國社會的一塊「磚」。
文明衝突論背後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作者:鄭永年2019-06-13
美國也一直擔心其他民族和文明的崛起,一些人憂慮白種人文明最終會被他們所視為的劣等民族文明所征服,甚至所取代。今天隨着中國的崛起,他們開始擔憂中國文明會威脅到西方文明。
白人也得恐襲 世界漸趨多元
作者:施永青2019-03-25
美國已無法完全控制聯合國,而自己國家的議會亦意見分歧。這種情況已令白人優越主義者感到危機正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