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13日出席立法會,談及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是國家2024《政府工作報告》的首要任務,由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23年秋首次提出。經濟學家陳坤耀教授以宏觀經濟發展理論為我們作出精彩解讀。
疫情對我們開展的「文化工程」迫使我們每個人都走出去,嘗試一些新事物,尤其是在疫情後需要重建很多事物的情況下。這是一個更好、給我們帶來各種可能的新時代。
疫情影響着我們許多人。在疫情期間,我們遇到了許多未知數。現在一切都結束了,然而,負面影響依然存在。更重要的是,人們似乎失去了笑容。
教育,本來就是全社會的事。近年來,香港社會表現了很難得的一個方面,不少民間機構和團體都與學校結伴,為學生提供另類學習經歷。環境營造這個計劃,又創造了民間參與教育的又一個方面。
在新常態下,只要家校合作為幼兒建立合理的期望,並給予適切支援,讓有不同特質和需要的幼兒,都能在同一校園下,喜愛學習,開展愉快的校園生活。
若處於實體的面授課,插班生的工作是班主任和輔導老師熟練的工作,但網絡世界如何照顧他們?如何使插班生與其他同學熟絡?如何令他們於課堂中能產生親切感而投入學習呢?
新常態的科技仍然是力有不逮,國際上醫學報告不能互通,即使在內地,全國的健康碼也不能相互承認。如果說疫情帶來的新常態不可避免,要建立一個跟以前一樣或者科技可以實現的機制,目前來說談何容易。
是次疫情為教育界帶來重大的啟示,學校要為新常態做好數碼化的準備,強化電子學習策略,老師須掌握網上教學和混合式教學,以培養下一代成為良好數碼公民為教學目標之一。
校企合作教育能提升大學畢業生的競爭力,解決本地人才短缺問題,並降低青年失業率,起着穩定社會及提高經濟生產力的效用,為大學生、僱主及社會創造三贏局面,是為本港長遠發展注入動力的良方妙策。
COVID-19出現為全球高等教育帶來什麼樣的演變?並發展出哪些趨勢?
站在教育前線,要思考的是,當「新常態」變成「常態」,我們可多做些什麼,以保有「日常」的優勢,又能善用「新常」好處,為疫情下的校園生活補白?
今天秋水雖少,但春水將至,定會把一泓澄碧再變清溪。那麼,為何被今天的秋景所困?
在數字技術發展所衍生的個人自主的新時代,我們必須為我們的生活尋找新的方向。在一個數字經濟和數字技術的時代,如何彰顯我們的創意力就越發重要,而這正離不開每一個個體的自主創造能力。
隨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標誌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濟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誕生。香港與RCEP各成員國經貿往來頻繁。
隨着時代的轉變,教師既要學習在新常態下進行教學,為什麼評核的方式卻不會以新常態的角度和要求去檢視呢?
疫情嚴峻,社交距離、限聚令陸續出現;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實體交往關卡重重,境外交流已變成不可能。窮則變、變則通,境外不可以,境內又如何?
內地處理工業產能過剩和房地產供應過多等問題已有一定進展,内地經濟預計將略為放緩。人民銀行可望維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而美元弱勢可能持續,2018年底的在岸人民幣匯率預料會低於原先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