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在中國教育發展上可以算是舉足輕重,究竟立德樹人從何時在中國教育上冒起?中國的教育制度和課程又如何因應國家要求而改變?
這一少撮追巴一族青少年的共同特徵,一方面可以轉變為學習的動力,另一方面卻可能製造出不安全、滋擾。然而他們群組內部會冒出一些指導者,就不良表現或行為提出規範建議。
「德」這個概念,不只表徵着概括和籠統的思維方式,還在人與物之間,把人放到了概念的核心,而把客觀的物放在次要的地位,也可以說是另一個思維方式的維度。
《三字經》是一篇提綱挈領式的韻文,既能傳授常識,又能灌輸正面的價值觀,在現代社會尤其有用。
停課不停學,早已從口號漸變成教學新模式;電子平台和網絡亦從輔助進佔成為主力教學的場所。但停課期內學生在家要自學,那應該學什麼?
《星球大戰》系列之所以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星戰迷,主要是得力於觀賞電影帶來的視覺和聽覺的感受,再加上製作團隊的傳銷和商業策略。值得教育界加以關注的是那份創新概念和善用科技。
學校老師大多不願或不敢公然和學生正面衝突,盡量展示關愛、包容,務求希望社會盡快平息事件,回復正常面貌。今天學校管理所遇到的張力和壓力之大,前所未見!
當今世上,大家都普遍使用智能手機,究竟對中國人傳統的五育有什麼衝擊呢?究竟在那一方面有好處,那一方面有壞處呢?
課程改革,也許走對了路,但是學生的群育,可以有什麼新的機會?
宗教的信仰,講究「悟」。往往是一種全面的、綜合的、深層的理解,而且不斷地在人們的生活中,見證自己的信仰。這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理解過程。
究竟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否想培育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未來社會領袖人才?還是「說和做」畢竟是兩件事,加上眼高手低,在「期望」與「實況」當中出現很大落差?
中小學需要對德育重視,關心學生的全人成長,而大學亦要配合,先助後領,先輔後導,以身作則,在家庭及社會都需要秉持道德標準。
有人說父母有三個「過」:過度指導、過度保護、過度介入。
陳鶴琴強調,「四心」是兒童獲得知識、發展技能技巧、培養創造力、適應社會的前提和基礎,不尊重兒童的心理特徵,等於剝奪兒童發展的機會。
教育發展與教育政策的關注點,主要是社會需要的人力資源;而人力資源的核心元素,是在工作上用得上的知識與技能。這也可以說是美國「二十一世紀技能」的基本框架。
政府推動STEM教育,非常強調邏輯解難以及知識應用的重要性,是理性的層面。但感性的層面,例如德育及情緒教育,政府似乎忽略了。
能夠跨過大學門的「相對尖子」,是有能力做出好成績的一群,但未有任何評核可以檢視他們的德行表現。中學生盲目追求考試成績,忽視德性培育,大學生的道德自然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