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內地不斷有把教育的前景,稱為數字化教育,筆者甚有保留。科技發展,往往是盡量把人的活動歸納為數字參數,然後把機器的活動,盡量模擬人的活動。但是人的活動,其實遠遠超過數字可以覆蓋的。
STEM教育的重點是探索精神,探索是從不斷嘗試及失敗中汲取經驗;教育美麗之處在於能擁抱「嘗試」及「失敗」,期望我們的教育能與學生及家長攜手,共同探索未來,擁抱未知!
如果政策真的能夠「堅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但「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防止年輕人沉迷打機而不再發憤圖強的責任是否也應該由政府負責?
頂大教授的孩子沒考上頂大,被爸媽視為平庸,華人學歷至上的文化,高知識份子家庭也一樣,當代喊着教育創新、翻轉觀念,為何仍改不了?
學生的學習,必然會滲透到廣大的社會和自然界。學生學習的社會化,就成為教育的新生態。從這個角度看,學生學習的社會化,其實已經在逐漸發生。主要有兩個方面。
筆者認為,學校還會存在,而且擔任關鍵的角色,但是勢必會脫離包攬學生學習的角色,因為不是任何意志或者政策可以左右其發展的。於是必然會出現教育的新生態。
傳統的工業社會正在逐漸離我們而去,工業社會教育體系的支柱──學歷──的認受性也正在不知不覺地遭到衝擊。教育必須反璞歸真,從「學歷」的緊頭箍釋放出來,回到「學習」。
輩分,在華人社會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家族、機構、官場、學術界都是如此。
父母的改變往往比孩子的還要艱難。畢竟我們就在原本的教育環境與制度中成長了數十年,就算有覺得需要改革之處,或許潛意識中都仍舊深受影響。
以往,成績好,就會在教育體系裏面順利上升,不斷取得更高的學歷,也因此在工作裏面,步步高升。學歷、地位、收入,是緊緊相扣的。但是在一個人漫長的四五十年工作生活裏面,學歷佔的重要性愈來愈低。
教改喊了半天,還是脫離不了文憑的迷思。 反而是100年前,許多名校的教授,是沒有文憑的。
好人品是人生的桂冠和榮耀,它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它構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它是一個人信譽方面的全部財產。
有學歷和經歷的候選人,大方地把資歷放在履歷表上。至於沒有學歷和經歷的,就主打自己的另類之處。
學校在聘請老師時,往往都特別注意應徵者的教育背景,國內外具經驗的老師,此時往往容易突圍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