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裏的文章,都與人相關,反映了學校裏的各種事情。教育不單只發生在教室裏,只要時機合適,其實處處也可以施教。
筆者建議在香港河套區興建大學城,匯聚香港及世界一流大學進駐,加大科技原創力度,以及提供國際化教育和人才培養,並將河套區設定為創科特區,以提供「沙盒」(試驗田)服務,推行創科先行先試。
葉教授提到,科技進步極大地改善了人類的健康狀況,但老年人依然面臨諸如阿爾茨海默症等疾病的風險。對此,她倡導推動「全民腦健康」,加強對大腦健康的研究,從而降低長者患神經退化疾病的風險。
亞洲高等院校的研究正蓬勃發展,但正面臨人口老化、氣候暖化等挑戰。在中大舉行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高峰會中,來自不同地區的大學領導層均表示,需要發展跨學科研究以應對未來的社會變化和挑戰。
香港的新市場拓展從東盟至RCEP再至一帶一路,絕對是一套穩中求勝的戰略。然而,要想成功推行,的確需要「香港繼續主動作為」。
兩日後DSE放榜,我只想對本屆的DSE學生說:DSE同樣並不是be-all and end-all。
香港發展的根本應是人才,就如新加坡那樣對本地有強烈歸屬感的人才,這才可通過人才的努力、知識的積累,使本地經濟可不斷地更新發展,保持競爭力。
大學教育,正是要培養年青人的創造性思維,如何在看似障礙重重,沒有出路的時候,跳出框框,轉換新的角度思考。
學位貶值確然存在,但重點不在人才供應多了,而是高增值的工種需求未能跟上,是故出現大學生起薪點下降的現象。那麼如何糾正問題?方法肯定是推動經濟的升級發展。
「我們在生物醫學、人工智能、機械人方面成果優秀,中大在創科上有成績,可以將科研成果推廣到社會造福人群。」
中國目前在全球人才比拼中還落後一大段;今後,不管別人是放緩還是加速,我們都必須下定決心,除弊興利,「惟精惟一」,加強自己的智力構建。
浸大校長錢大康指出,聚焦三大研究領域和透過「人才100」計劃增聘人手,重點在於聘請全球最好的教授,來幫助浸大開拓跨學科領域的教學。
到某地走一個「白鴿轉」 又如何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旅行團」名義上是交流,不過是一大團人浩浩蕩蕩出外見世面,最終在於觀光罷了,又怎能令大學國際化?
人的社會化是和同儕完成的,年輕人尤其易受到朋友影響。在求學時期,團體生活正好學習與人相處,幸運的話更可能遇見一輩子的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