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意取代美國在西方的地位,所以美國不必害怕,亞洲是21世紀的全球經濟主要引擎。亞洲人渴望繁榮,法治和大國平衡穩定力量,而不是中美鬥爭。
民進黨經過多年民主選舉的洗禮,已經明白到統獨議題不能果腹;為了永續執政,賴清德的演說,明顯針對新生代的所得所享,並把他們的眼光帶離中國語境,走向世界。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美國會沿用烏克蘭模式,發動台海戰爭,讓軍工業獲利,而民進黨政權將會密切配合去中國化行動。
面對美國和西方「去風險化」,實際上就是在全球供應鏈上「去中國化」,中國的反制策略也與美國的遏制策略相似,建立獨立於美國之外的經濟與安全合作體系,把美國排除在外,以便打破美國的圍堵。
經過40年的經濟快速成長之後,中國經濟正面對下行的巨大壓力。在這樣一個時刻,2022年中國需要一次新的「南巡」奇蹟,需要改革開放之後第三次與世界的重新連結和擺脫困境的革新。
台灣作家柏楊《醜陋的中國人》一書,1986年在中國大陸出版後旋即掀起「柏楊熱」,後此書被禁,直至2004年才可再次出版。遺孀張香華近日斷然拒絕摘文選入台灣教科書,並向兩岸出版商聲明將永遠停止發行此書。
美國與台獨的維持現狀實際上是為了加快去中國化,綑綁台灣社會於美國仇華攻華勢力之下。北京對此能不焦急?能不求急統,以挽狂瀾於既倒?
作者對「時代革命」的理解為:一個不同階層和不同背景的香港人都可以參與的、切合和呼應新時代要求的、目標在於推翻或徹底改變香港的政府和政治體制,並在香港建立「西方式」民主政治體制的大規模和激烈的政治行動。
嚴復主張:「身貴自由,國貴自主。」人民有了自由,但國家不能自主,那也是很可憐的。
中美貿易戰後,中國對美國出口量不降反升,台灣「行政院長」蘇昌貞也表示「從來不是反中」。「去中國化」似乎化為泡影,這可謂是特朗普留給拜登的禮物。
疫情初期,大量專家學者提出中國可能面對的「去中國化」和「逆全球化」並沒有發生,相反,隨着中國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增加和疫情在國內的緩和,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依舊信心十足。
在疫情高峰時,因中國局部的生產受到了某程度的影響,國外不少輿論隨即假設供應鏈將會大量撤離中國,不少跨國公司亦會離開,他們將會進行「去中國化」。但事實是否就是如此呢?
各路媒體和政府將中國科技巨頭描繪成潛在的威脅,中國科技公司的全球化雄心很可能因此受阻。對中國持續的抨擊已經玷污了這些公司的品牌形象,因此他們在嘗試國際化營運時,將會面臨一場艱苦戰鬥。
全球化發展模式將會有所變化,但仍是世界發展主流;另一方面,本土化回流的趨勢,形成逆全球化浪潮。然而,中國不會被「去中國化」,其在全球的經濟重要性會持續提升,並通過投資、消費和創新引領全球化新進程。
中國文化最少分四期:一是先秦兩漢的諸子之學,二是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的玄學和佛學,三是宋元明三朝的理學,四是清朝以來400年的近代化和現代化,東西文化融合成為真正的普世價值,是今後100年努力的大方向。
在大場景是全球化,小場景化是區域化、本土化的情況之下,作為企業怎麼利用新的方法、採取新的手段,通過科技的手段來確保我的風險能夠受控。這是正在發生的趨勢,而不是絕對的去全球化或者絕對的去中國化。
在美國和全球「去中國化」的逆勢中,中國如何走出被孤立的困境,首先需要防止中美經濟脫鈎,而這需要在內外政策上做到李小龍所說的──打破「把自己束縛及扭曲在別人預想的模式之中」。
外商會否大批撤離中國,將它們的供應鏈「去中國化」近期備受關注。我們的理解,外商公司的高管對中國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會基於對疫情後全球秩序重構情況的判斷,而絕大部分高管和董事會對此還未有清晰和一致的觀點。
從日本和美國分別宣布補貼製造商將生產基地遷出中國,反映過去30多年的全球一體化可能已踏入壽終正寢的階段。然而,更壞的是這可以說是「去中國化」的開始。
香港台灣經濟下沉一段時間不可免,要浴火重生,要解決這一大批深層次問題,如何令港台人士同意認祖歸宗,是中國人的第一大事。
難得中聯辦副主任以及《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都表態贊成修例,認同特區政府的「去中國化」做法。但一如所料,修例涉及面太廣,漏洞太多,必然被台灣拒絕。也説明,國家統一問題複雜,不應輕率處理,要提高認知。
在停課決定上,儘管涉事學生有冒犯教員之嫌,但他們的行為是否嚴重到需要即時被勒令停課,值得商榷。
國家的教育除了提升公民素質、孕育人才,重要的是讓人民認識歷史文化,找到自己的根,才能展現文化自信,建立國家的身分認同。
白先勇教授認為,「五四」以來,中國為了救亡圖存,全面倡導西式教育,以致中國傳統日漸式微,中國文化在世界上幾乎沒有發言權。時至今日,中華民族自我救贖的方式,應該是重回傳統、發起一場新的文藝復興。
以文化認同去看,既然主流人口被去中國化的問題不嚴重,兩岸四地的文化認同工作不難,從文化認同去增進政制價值的認同也就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