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共產黨

政權之爭
作者:陳文鴻2023-09-11
中國既是共產黨政權,又不服從美國,當在推翻政權之列。中美之爭中最激烈和決定性的鬥爭,便是誰掌握官員精英,便掌握政權。這是美國化的最終結果。
從印尼今昔看全球作惡的英美政府
作者:陳鳳翔2023-01-03
印尼本由共產黨執政,其後遭到親西方軍人蘇哈托發動政變,當時整個社會反華情緒高漲。這場華人「冤獄」終於在美英兩國50年後的解密文件中得出答案。
中英在67暴動中的態度
作者:嚴浩2022-09-29
從這幾個線索觀察,67年的勞資糾紛在沒有發生前已經被港英定性為政治事件,香港的命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被改寫,隨後,土共帶着極左思維走上歷史舞台,卻也省了港英政治部很多操作,但已經無所謂了。
駱惠寧新春賀辭:「東方之珠」塵霾洗盡 魅力更勝從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26
駱惠寧的新春致辭,以「讓歷史之光照亮香港未來」為題,表示過去一年是香港開啟一國兩制新局面的一年,對香港發展前景充滿希望,關鍵是港人要有堅定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歷史自覺。
法德計劃籌建歐洲軍:大國博弈 生死之道
作者:關品方2021-11-19
如今世界局勢又走到一個重要轉折關頭。美國最終鎖定中國為其頭號挑戰者,於中國是被動迫不得已,於美國是深思熟慮周詳。
中共如何領導香港 值得關注深入討論
作者:阮紀宏2021-10-06
證諸中共在過去40年間可以帶領整個中國從貧窮落後走向繁榮富強,香港為何要抗拒中共的領導?只要中共的領導方式並非取代或者凌駕香港特區政府的行政管理權、立法權和司法權,也就沒有違反《基本法》所作出的承諾。
「覺醒年代」才覺醒
作者:張建雄2021-07-19
在香港長大的戰後嬰兒,大多如筆者一樣, 對清亡後的歷史一無所知,這就是當年的殖民地教育。 直到最近看了《覺醒年代》連續劇,才真的覺醒自己的無知與錯覺。
談今年七月一日的三件大事
作者:王永平2021-07-05
今年七月一日,香港頭條新聞和國際大事是中國共產黨慶祝成立100周年。當日第二件大事自然是香港回歸祖國24年,也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
厚黑學與「厚面學」
作者:劉銳紹2021-06-15
香港官場愈來愈多了一種「學問」,名為「厚面學」。
值得支持的聯會
作者:劉銳紹2021-02-09
在「左處未算左」的盲動之下,不排除支聯會還會受到更大的壓力,甚至被無理取締。可是,平反「六四」的訴求會因此而消失嗎?
國共內戰,敗走台灣
作者:白先勇2021-02-06
北伐、抗戰,國軍在戰略上沒有犯大錯誤,所以贏得最後勝利,然而在國共內戰階段,蔣介石與白崇禧對剿共的戰略觀點,卻處處牴牾,最後牽動大局,致使國軍在大陸失敗。
施永青:香港在內外循環發揮作用 學瑞士做中國資產管理中心《灼見財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30
當前歐美國家全方位制約中國的發展,香港往何處走?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指出,香港難以再發揮過往的角色 ,應往內循環找尋發展新方向。
談「愛國」和「愛國者治港」
作者:王永平2020-11-25
在「一國」的前提下,愛國者治港的方針也屬理所當然。值得思考的地方包括「治港」的定義,以及在顧及實際情況下,有多少酌情或彈性處理的空間。
中國2035年遠景目標,對港澳台有何啟示?
作者:盧兆興2020-11-09
中國官方發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不僅概述了「十四五」規劃,還概括了中國共產黨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包括香港和澳門應如何實施政策和採取措施以實現務實而雄心勃勃的國家目標。
控制議會 百年如是
作者:劉銳紹2020-11-03
當年軍閥和國民黨在大陸執政時,用盡各種方法控制議會。共產黨執政後,同樣控制議會。今天的港府也是一樣,使出各種「合法」手段,有時則用旁門左道,方法比前人「進步」了一些,但同樣掩蓋不了政治意圖。
港大由西轉中乃必然之路
作者:王永平2020-10-30
香港大學委任曾任教清華大學的兩名學者申作軍及宮鵬為副校長,標誌着未來港大由內地出身的學者領導的趨勢。
劉兆佳教授:五中全會聚焦應對美國打壓 香港須配合中央外交及國安政策《灼見政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0-23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即將舉行,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預期中美角力將成為焦點,為將來美國採取對華態度愈趨強硬做好充足準備。
深圳崛起與人力資源自由流動
作者:施永青2020-10-23
在改革開放前,大陸有句說話:「做又36,唔做又36」。因為當時的工資一律月薪36元。這樣貌似公平,卻失去了努力的誘因。個人再努力,亦跳不出黨訂出來的條條框框。
深圳經驗:先得在「所有制」上作改革
作者:施永青2020-10-22
深圳特區有國家的政策傾斜,稅低,特權多;別處還不許經營的業務,國家會先開綠燈給深圳。
深圳為何可以發展得這樣快?
作者:施永青2020-10-21
深圳的發展能取得這麼高的成就,按內地的說法是全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這種說法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向心力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劉銳紹2020-10-16
愈大的強制性向心力,只會變成幾何級數的離心力;官方不能凝聚向心力,反而在提煉離心力。
林行止:獅城精英雲集 街上不見黨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0-08
林行止表示,新加坡在政經上有突出成就,享受國泰民安經濟旺盛,全靠李光耀及其「傳人」深諳治國權術。
《習近平關於防範風險挑戰、應對突發事件論述摘編》一書 未公開發表過部分選錄
作者:尹瑞麟2020-09-21
筆者嘗試將《習近平關於防範風險挑戰、應對突發事件論述摘編》內容與內地媒體以往刊登過的文字,作一對比,初步確認這些第一次公開發表的部分包括如下段落。
中國要突破美國的孤立 必須與世界有共同追求
作者:施永青2020-09-09
美國雖然在封殺華為與限期TikTok出售方面取得了上風,但在對抗疫情與恢復經濟方面卻表現差過中國。加上美國國內矛盾激發,美國在整體上所受的壓力,不見得比中國少。
逃亡、流亡與追捕
作者:劉銳紹2020-09-01
官方稱,十多名香港人在逃往台灣的海路上被大陸官員截獲。如按現時機制行事,港方須增加透明度,並從速跟進,不能像銅鑼灣書店「李波事件」那樣,跟進多時而無下文。
《人民日報》刊3版長文 駁蓬佩奧「新鐵幕演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8-26
對華立場強硬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7 月23日發表〈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的演説,呼籲「自由世界」團結起來,與中國人民一起改變中國共產黨,《人民日報》發表3萬餘字長文予以駁斥,痛罵他「滿嘴謊言」。
曾鈺成:兩地對回歸後的融合過於樂觀
作者:劉寧榮2020-08-26
剛開始的時候,中央對香港的政策的確是過分寬鬆,所以現在才有這個二次回歸的說法。
沈大偉:解析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強硬立場
作者:中美聚焦編輯部2020-08-19
特朗普政府的演講和文件說了些什麼呢?我們鼓勵讀者完整地閱讀每一篇原文,這裏只對每篇做一個快速總結。
施永青:特區政府為什麼硬不起來,是因為中央不夠硬
作者:劉寧榮2020-08-13
施永青認為香港局面初步是穩定的。大部分香港人還是面對現實的。他覺得,以前中央政府的責任是大過特區政府的。特區政府為什麼硬不起來,是因為中央不夠硬。
中美政治認同衝突
作者:鄭永年2020-08-13
一旦在認同政治層面把中國妖魔化,美國對中國實行什麼樣的政策都是合理的了。這種認同政治不僅是針對美國國內的民眾和國際社會,也試圖影響中國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