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捱過內外戰爭之苦,卻在文字世界裏泛濫着戰爭的比喻。以修辭角度而言,當然是靈活的套用,有一定的勵志作用。不過一旦漫無止境,可能會淡化戰爭的邪惡本質,激化人際關係的矛盾,釀成文明的風土病。
任何比賽項目,都需要你不斷從對手裏學習,提升技巧。有什麼練習你不需要答案,可以自己批改,了解自己的進步?最直接的答案是體育科,我當日撰文對大家說,要訓練反思批判,最好用體育科。
在香港,打桌球和擲飛鏢都屬不討好的活動,一般人都敬而遠之。不過,擲飛鏢的要求也接近射箭,後者卻受到社會認同,無論奧運或冬奧都是比賽項目,也是中國傳統以來非常重視的技藝。
我愈來愈喜歡學生問一些看似簡單無聊的問題,例如「點解考試係60分合格?」這一問真好。 一般大人或會以為知道又如何?我們既不能改變社會已認定的想法,也無助學生考試合格。
童年的孔丘已非常喜歡玩祭祀的「遊戲」,學習儒人的禮儀,有關祭天、祭地、祭祖,甚至喪禮的儀式等,他都感興趣。每每都興緻勃勃的去演練,幾個時辰也樂此不疲!可以説孔子是天生好禮的。
我們希望透過出版《志於學——論語二十六則》介紹中國儒家思想對學習的觀點、好學的態度和實踐的重要。老師也可以用這本子來教導學生,練練書法,背背金句,耳濡目染,希望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心明論語品自高」。
孔子的教育思想重視品格培養, 文理兼備、動靜均衡,值得今天的教育工作者與家長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