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機構能開發自主專用的大型語言模型嗎?
作者:馮穎匡2023-11-16
雖然開發LLM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但它卻是理解和解釋語言資料的重要工具。按照下文簡介的步驟,你就能開發出既能滿足需求,又能確保資料安全的LLM。
業務夥伴參與 ── 企業實現淨零目標的關鍵
作者:商界環保協會2023-11-15
根據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CDP)調查所得,範圍三碳排放佔企業整體總排放量達75%。而在範圍三碳排放的15項類別中,租賃資產產生的相關排放是不容忽視的部分。
AI「人機溝通」失調 機器代人目標遙遠
作者:黃錦輝2023-11-14
且看ChatGPT應用的研發,它背後的智能是利用「大語言模型」(LLM)技術製造的,因此系統是個「好人」或是個「壞人」取決於LLM所使用的數據。
生成式AI不容忽視
作者:車品覺2023-11-13
大家都應該明白,沒有一項單純的技術會為企業帶來顛覆性改變,就像互聯網、流動互聯網的出現,都不只依靠單一技術,靠的是組合性技術創新,我們不能忽視生成人工智能的影響力。
創新科技之外更需普及科學 應為教育局長期工作重點
作者:關品方2023-11-03
在強調以創新科技引領香港特區經濟重拾升軌的同時,筆者認為,關鍵在教育局方面需要積極配合,在中小學界長期進行科學普及的工作。
錯過真菌我們會錯過了什麼?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28
我們從哪裏來?地球早期的諸多生命是何般模樣?關於地球生命的源起、萬物的歷史與智慧,這些具備哲學意涵的人生問題,我正是在很多人視為複雜沉悶的科學研究裏,特別是真菌研究裏,找到無限線索。
英超足球大數據妙用無窮
儘管教練可以剖析或需要分析大量數據,但對球員和球會來說最有價值的是如何防止足球員受傷,這通常會影響並且威脅到球員他的出場和比賽的參與。
利用大腦潛在知識
作者:車品覺2023-10-23
大型語言模型(LLM)背後的運行機制到底還代表什麼?也許不像人一樣在思考,但是在部分領域,它表現得像人一樣有邏輯推理的能力,這對於我們未來,就會產生非常根本性影響。
杭州亞運會的創科創新
作者:何劍輝2023-10-18
如果大家有留意時事及生活細節,不難發現人工智能及其他高科技產品正在以史上最快的速度跟人類共同生活,在政府、企業及各種團體的推動下,創科發展肯定是未來的社會發展趨勢,難以逆轉。
美擬推AI晶片禁令加辣版 全方位封堵華先進半導體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6
限制AI晶片頻寬的措施非常關鍵,因為建立一個具規模的AI模型,涉及以千、甚至萬計的AI高端晶片。若減慢他們之間的通訊速度,就會使AI開發變得更具挑戰性和成本。
屋宇署推出新修訂作業備考 締造可持續建築環境
作者:商界環保協會2023-10-16
要達致凈零排放,必須從建築物入手,因此建築業界責無旁貸。除了在建築物落成後營運所需的能源外,興建建築物時選擇的物料和建築方法所產生的隱含碳排放也不容忽視。
各行各業的新興AI助手:提示/指令工程師
作者:馮穎匡2023-10-10
隨着大型語言模型的普及和應用的擴展,提示工程將成為一種重要的新行業。在香港,各行各業都需要這種專業人才,例如在金融、醫療、零售、教育、製造業、媒體和其他領域中,人們需要使用來處理大量的文本和語音資料。
從亞馬遜無人超市說起
作者:車品覺2023-09-25
人工智能與數據的關係是相互作用,更強的人工智能促使數碼化轉型加速;成熟度高的數碼環境,讓數據的收集變得更簡單容易。
二維碼點餐生意更少?
作者:車品覺2023-09-18
如果你是茶餐廳老闆,最近安裝了WiFi,並開始使用二維碼點餐。上周的營業額降了20%,你覺得是什麼問題引起?
商界環保協會零碳約章 攜手各界推動零碳將來
作者:商界環保協會2023-09-15
全球極端天氣事件日趨頻繁,包括暴雨、旱災、酷熱等情況越發嚴重,嚴重影響各地社會及經濟活動。不同持份者減少碳排放,調控全球氣溫升幅限制於1.5 ºC之內,對於應對氣候變化至為重要。
500年一遇暴雨與氣候變化
作者:余遠騁2023-09-15
除要更積極減碳、邁向碳中和外,面對未來應對氣候變化衝擊,我們應先了解這個城市的脆弱性,並考慮從各方面作出準備。
企業競爭價值: 如何避免數據分析的陷阱
一個常見的誤解是,公司領導者以為要在開始數字化轉型之前獲得正確的數據。然而,這種心態不僅會導致數年和數百萬美元的損失,因為只有當您知道自己想要使用數據做什麼時,數據才是正確的。
港滬32名大學生參與生命科學實習 獲取六星期寶貴體驗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11
計劃從逾300份申請中,遴選出32名來自海內外不同院校的學生,安排他們到港滬頂尖醫療、製藥、風險投資和生命科技公司實習,以親身體驗行業的創新發展。
香港博士生與內地頂尖醫療科技企業交流 啟明創投籲優秀學生加入行業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11
啟明創投希望通過暑期訓練營,推動生命科學和醫療健康領域的人才交流,加強內地和香港的科技合作基礎,也讓香港的同學切身感受內地的創新成果和企業文化。
颱風蘇拉:預測之艱難和香港的僥倖
作者:林超英2023-09-08
雖然數十年來颱風24小時位置預測的誤差逐步下降,但是至今仍然動輒超過50公里,因此在颱風差不多直指香港時,希望在24小時前斷定中心在香港以南或以北掠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艱難任務。
如何在ChatGPT內暢所欲「問」?
作者:馮穎匡2023-09-05
在過去幾個月裏,看到網上一些IT專家的提問示範,發現給ChatGPT適當的「提示」,比提問更重要!筆者有幸在這裏與大家分享。
國際青少年創科奧林匹克大賽2023完滿結束 推動本港創科教育發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29
本年度比賽項目豐富,包括機械人、遊戲編程、無人機、擴增實景、人工智能、物聯網及數碼藝術項目,是本港唯一一個同時舉辦7個比賽類別,共12個項目的大型創科比賽。
國家大力支持ArtTech 山東影視產業發展蓬勃
作者:黃錦輝2023-08-08
香港的影視產業,過去極之輝煌,但國家這方面的成就早已超越。香港在硬體上,難像青島那樣建設佔地約170萬平方米的影視產業園。但要推動影視產業發展,政府可以加大力度培訓人才,另外要善用科技。
「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雙生的力量(The Twin Power: AI and Data Analytics)
關鍵是最終成功或最終消亡取決於「數據的可用性」。 海量的數據、完整性數據、不同類型的數據、不同來源的數據,將增加人工智能的準確性;在商業智能趨勢、預測方面的準確性更高,並添加更好的判斷。
共享空間數據 開拓智慧城市
作者:胡孟青2023-08-02
為何空間數據重要?地理位置是資訊的橋樑,能將架空、地面甚至地底設施位置及相關數據串連,支援各種智慧城市應用發展。海外學術研究指出,接近八成數據是跟地理位置有關。
聰明反被聰明誤?當GPT發展到第N代時會發生什麼事?
作者:馮穎匡2023-07-27
人工智能工具獲取愈來愈多的數據,從而訓練及提供不同服務。但有專家警告,AI或會出版逐漸扭曲數據現象,那麼人類應該如何面對?人類的創作是否仍有價值?
管制即棄膠餐具 構建循環經濟社會
作者:商界環保協會2023-07-20
政府應向其他城市學習,主動支援或立法要求商戶提供借還餐具服務,真正推動無塑生活。
生成式AI非萬能 鸚鵡學舌而已
作者:黃錦輝2023-07-17
不論是第三或第四代,人工智能都是建基於機器學習。學習時所採用的訓練數據決定系統的「智能」,所謂「學什麼懂什麼」,系統是不會無中生有的,只會像鸚鵡學舌而已。
AI時代的中國開放戰略
作者:鄭永年2023-07-14
中美之間的對話基礎肯定不是氣候問題,不是核不擴散問題,也絕對不是公共衛生問題,而是人工智能(AI)。
基建狂魔.天地高歌
作者:陳鳳翔2023-06-06
海底和太空,不同交通工具正在環迴合奏高歌。九州河山,孕育了不屈不撓和刻苦勤奮的中華民族,由此孵化了舉世聞名的中國製造,從低端日常所需,拓展至今天的高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