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筆者回顧2017年澳洲網球公開賽費達拿與拿度的宿命對決。一年後,費達拿成功衛冕,取得他第20項大滿貫賽冠軍。為何接近36歲的他,仍然保持最佳水準呢?
年逾35歲的費達拿,在2017年後的重登高峰,今年澳洲網球公開男單決賽更成功衛冕,在現代網球史,是相當罕見的。
2018費達拿以衛冕冠軍的姿態進入澳洲網球公開賽,決賽擊敗克羅地亞的施歷奪得冠軍,贏得個人生涯第20座大滿貫,創造傳奇。筆者回想上年澳洲網球公開賽費達拿與拿度的宿命對決。
運動科學應用在運動員身上,有助改善心理素質,有助改良生理訓練,提升他們的比賽成績。
每逢學期完結前,傳理系的學生會進行時事訪問。筆者多次獲學生訪問,當中不少是非體育系的學生。學生關心體育事務,感到開心和欣慰。
中國傳統武術源遠流長,門派繁多,各具特色,但在全球化和商業市場化的大潮流下正面臨很大的挑戰。習武的人需要講求針對性和科學化訓練的格鬥技術,才能參與格鬥比試。
我是個進攻型球手。頭三板十分重要,那三板是:發球、接球、反擊。
從上年在港舉行的場地單車世錦賽中,港隊表現有點失望,只得一面銅牌。將來2020年東京奧運,香港運動員如果有死硬的決心、勇往直前的心態,取得獎牌還是有機會的。
最近運動猝死的新聞愈來愈普遍,死者多為非專業運動員。所以每人參加任何劇烈運動前,首先要為自己的安全做個評估,減少意外。
潘頓說:「今次贏得第四項國際賽,完成大滿貫,令我十分開心。」
體育的層面很闊,所以檢討也要全面,現時的精英化、普及化、盛事化,未必能夠涵蓋所有有關體育及康樂的範疇。
一般中學生希望在大學修讀收入和前途較佳的學系,例如醫科、法律、精算、工商管理等,但體育系的出路,絕不是想像中的差。
人工智能的不斷進步,未來人類會在不同領域的工作上,得到這些機械人的幫助,但同樣它們會搶走我們人類現在負責的工作。
年輕十年的「丹麥甜心」禾絲妮雅琪首度奪得年終賽冠軍,她在決賽以直落兩盤6:4擊敗「大威」雲露絲威廉絲。
長者要及早進行肌肉力量鍛煉,以減少少肌症的風險。
切忌把太多資助用在不必要的行政開支上,必須要以運動員訓練的需要為優先。
當仔細一看這四位取得獎牌運動員的大學背景,發現沒有一位是在本地大學就讀的。
訂定獎勵金額也不容易,主要考慮有關運動會的整體競技水平和在國際的地位。
不少大學都設有精英運動員入學計劃,優先錄取具潛質的年輕運動員入讀並提供獎學金,例如香港的港大、中大和浸大等都有類此安排。
隨着將軍澳室內單車場的落成, 這個位於白石的單車場亦漸漸被人忽視。
青山不語,在山上親身體驗學習,比一字一句嘮叨說教,當更見力量。
香港的普及體育做得不錯,絕大部分的兒童和年輕人都有較多接觸體育和體能活動的機會。
中國女排訪港作賽,最為人注意的首推擔任隊長一職的朱婷。
首次苦戰雖然艱辛,但那次所帶來的滿足感卻誘使我再踏征途。
近年到海外跑馬方興未艾,要能成功報名既要運氣,也要速度。
並非愈跑得多和愈長距離就愈有益處,相反,過多會有損健康。
在珠峰承受凜烈寒風,躲在營中,被迫不停思考為什麼要攀山,繼之而回顧人生。
為什麼要強迫大學生一定要懂得游泳?懂游泳又跟大學課程有什麼關係?
消息一出,引起體育界人士關注,擔心未來在灣仔運動場拆卸後會影響香港田徑運動的發展。
香港也極不容易再找到另一位黃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