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斑是年輕人最常長的斑點之一。這是一個主要與基因及日曬有關的皮膚問題,也存在內分泌失調的因素。在中醫治療方法上應內治外治相結合,內外合治,標本兼顧。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副教授張群湘中醫師今集繼續講解《黃帝內經》,健康源自我們我們飲食起居,如何才做得有智慧呢?一齊聽聽張醫師分析。
香港秋天的氣候,最容易令呼吸道和皮膚出現毛病,可以服用中藥和食療改善身體。今期繼續介紹可治療咳喘的針灸和氣功。
生命之源,動靜之間,如何配合自然動靜,調神養氣,做到延年益壽?一齊聽聽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副教授張群湘中醫師講解。
肺氣化生津液以滋養肺陰。肺氣一旦虧虛,則易生內熱,而產生盜汗、乾咳、煩熱不寧。今期「養生智慧」,提供一劑治咳喘的藥方,以及教導如何透過飲膳養肺、滋陰、養顏。
中秋時節,除了胃脹,天氣乾燥還要小心呵護我們的肺部,避免留下傷患影響生活素質。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副教授張群湘中醫師為大家講解養生之道,深入解說《黃帝內經》理論,如何透過五方面的陰陽調和,達至養老、延老之法。
中秋佳節將至,秋乃養收之季,霜降則始生寒,陽漸衰而藏於陰,養生之道,宜收斂神氣,使氣自平,和緩秋涼。
炎炎夏日,香港不少女孩子愛穿時髦的「露腰裝」。但到了秋天,夜間天氣漸涼,民間有「白露勿露身」之說,蓋因早晚溫差較大,要提防着涼。今期介紹道家秋季名方給大家保養身體。
夏去秋來,因盛暑人多食涼並雜食,致冷熱相搏,病邪伏內。入秋之後,飲食調理不善,夏令時節,積於身內之濕熱,常可發於誘因,致使瘧、痢病症發於秋。
便秘是都市人常見的毛病,且聽養生專家朱鶴亭介紹從中醫藥、膳食、針灸和運動四方面,輕鬆擺脫便秘的困擾。
消渴症多因邪熱內熾,津液耗損,胃火炎盛,造成腎陰虛虧,脾失健運所致。治宜健脾以助運化,補腎以利水道,調三焦以利臟腑。
中醫也有類似糖尿病的證候,稱「消渴」。很多人都知道,中藥是通過「君臣佐使」配伍,達到治療的效果,消止消渴也不例外。
重視健康的人,無病應認真防病,有病應積極治病。今期專欄為大家帶來9款夏季常見病症所常用的中成藥,希望大家保持健康的體魄,維持正常的壽命。
卞教授相信,中醫「標準化」加上「個體化」的診斷方法,是未來醫學的發展方向;中醫的「個體化」智慧在「標準化」基礎上可以延伸。
浸大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卞兆祥教授表示,有浸大在病房方面的經驗,有特區政府的支持,有業界方面的合作,香港第一間中醫醫院一定會成功。
凡邪熱致病者,身體強壯,則會出現高熱、面赤等症狀,若正氣旺盛,逐漸出現正勝邪,病情會趨向痊愈。
暑熱之症,泛指夏季的熱症。亦指小兒在夏季感染之熱症,是古稱之「疰夏」,症狀多見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肚腹脹滿,面黃肌瘦,四肢倦怠,手足煩熱等,應該如何解決?
現時香港的中醫學生必須前往內地的中醫院實習。浸大校長衛炳江在《香港家書》中指出,中醫醫院啟用後,便會成為本地大學的中醫教學及臨床實習場地,學生學習本地常見的病類之外,還可以掌握與本地病人溝通的技巧。
《妙手仁心》兩位主持李偉民律師和湯偉聰醫生,今次邀請到歌影視著名製作人吳雨,這位娛樂界大哥今集暢談退休後學中醫的樂趣和養生之道。
俗話有云「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夏日炎炎,人體毛孔張開,陽氣溢出體外,人體陽氣消耗過多會「內虛」,加上貪圖涼快吹冷氣、吃冰凍寒涼的食品,加速了胃中虛冷,容易造成腹痛。
夏季氣候炎熱,時人多有不良習慣以致惹病上身,包括喜食冷飲,冰凍冷品,涼拌菜餚等,今次選取七種常見疾病,和大家談談治病良方。
清朝時期人們對於「保留全屍」的執念根深蒂固,倘若擅自解剖屍體,不僅觸犯法律,亦為世俗所不齒,故「驗屍解剖以作醫學研究」這回事,幾乎絕無僅有。
政府與浸大合作在將軍澳興建的全港首間中醫醫院,有望於2025年第二季落成,屆時將提供400張病床,每年預計可服務31萬人次,並推動香港中成藥及中藥研究的發展。
「瘙癢」是眾多皮膚病的自覺症狀,像蕁麻疹、濕疹、特應性皮炎或蟲咬皮炎等,而稱得上「最癢皮膚病」應該就是「結節性癢疹」了。
人體感受夏令暑邪過甚,產生急性熱症,多表現身熱、惡心、煩躁、汗出淋漓、喘息、面色蒼白等,甚且突然昏厥,即為中暑。熱邪侵體,又感受風邪,常可出現高熱、神志不清、牙關緊閉、手足抽搐等病症,是為暑風。
人類生存於天地之間,生活於不同的生活環境之中,客觀上總會受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之邪的侵襲,主觀上預防不力或身體欠佳,人的生理機能及抵抗力減弱,便常會在季節的變換或氣候的變化中產生疾病。
患上流感的人,通常會出現鼻塞、流涕、咽痛、咳嗽、頭痛、發熱、倦怠、肌膚痠痛等,甚至會出現高熱、劇咳、呼吸困難、抽搐、昏迷等。不少傳統方劑都可治療夏日外感。
夏季的外感病,多屬暑邪挾濕邪所致,民俗有烹新茶品茗以避暑邪;也有吃立夏雞蛋、夏至麵條、莧菜葫蘆湯等,以防中暑。本文為大家介紹幾款防治「暑邪」的食療。
夏日炎炎,現代人有各種各樣的消暑方法,可是效用不大,甚至有反效果。回過頭來,不如看看古人如何利用食物調節體內運化,達到炎夏養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