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道理,氣血的流注是分分秒秒不斷的,新陳代謝是瞬間不停的,你用力按穴位就阻撓它循環和周流,所以按摩是愈輕柔愈好,這是道理。
華佗在中醫外科上,造詣非常深,華佗有這麼一句話:「好自將愛,一年便健。」經過一年的時間,就可以把身體調養得很好。
冬季應該以保養腎竅為本。腎主四肢,可養四肢來補腎;腎主精,可固精來養;腎主神,可安神來滋腎。
吃羊肉的時候要加建蓮、玉竹和女貞子,玉竹和女貞子是滋陰的,羊肉是壯陽的,這些食物一起吃既可以加強補養臟腑的功能,也可以起到調和冷熱和陰陽關係的作用。
二十四節氣中,小寒比小雪、大雪更冷,宜調節飲食,因應氣候變化,宜多吃鴨、鵝、黃芽白、卷心菜、紫菜海帶湯等。
中華養生學認為:飲食中,少食瓜、菜類,少食水果,少飲水,所食於果,炸、烤、煎、烘的食物較多,食不定時,飯後活動少,時有煩躁不安等,皆可釀成便秘。
人的軀體是肥胖抑是消瘦,應以健康爲標準。 形態上所表現出的肥胖,僅是外觀上之評議。如肥胖之形成, 已超越標準體重,已構成健康的生理指標失常,無疑乃是不健康的訊號出現了。
防止肥胖乃身體保健之要肥胖,一般憑目測則可看出。但輕度肥胖或面肌正常而身體之肩胛部位,腰腹部位等,出現厚度增加,往往從外觀上不易望而知之,俗話稱之謂「賊胖」。
吃油膩香甜的食物可以讓人感到有很強烈的滿足感和安慰,有時為了減低緊張和壓力也會不自覺地過量飲食。
「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食療之素食,可造福社會,康健民衆,值得探求,以求養益。食養菜譜之特色,表現在取民間習俗中慣食的蔬菜,或山區,僻壤生長的野菜,因其飽含着豐富的營養。
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他命都是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適量的礦物質可以維持細胞和器官的正常運作,促進成長和發育。但不能攝取過量,會做成不良影響。
中華醫學認爲:「氣爲血之帥,血爲氣之母」,氣血相生相依, 相協相合,方足以濡養生機。
從生命早年的美好發展至出現精神疾病,是怎樣的一段歷程?
腦力活動是人一切活動的主導。因而凡事保持清醒的頭腦,增強理性觀念,養護腦力精神,不妄耗精神,不損耗腦力,是維護健康的精神生活,保持腦力健康的重要環節。
《黃帝內經》云: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是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為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傷於肺氣,動於脾濕,咳而為嗽也。
春冬雨季,氣候易變,這一時期,小兒發病率較高,家長倍加預防。
養精化氣,養氣化神,精氣神三之融合,乃養生益壽之要。神明,氣則盛,精則壯。眼神之明晶,光亮,可謂精力充沛,氣勢奪人的象徵。
婦女妊娠期,保養不善,常可造成胎動不安,坐胎不穩,墮胎小產,自墜流產等故。婦女懷胎時期,防止經脈受損,危害「胎胞」,從而導致墮胎流產。
打嗝古時稱為呃逆,是喉嚨間一種常見的「呃呃」作聲的現象,因勞累過度,情緒緊張肚腹脹飽或過食生冷引起呃逆。
先人們日積月累形成的經驗:如果小雪這一天是晴天,到過年的時候,一定會遇到下雨。
霜降之後是立冬,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後就進入冬季。在這段時間,氣候關始變涼,空氣也變得越來越乾燥,這個時候很容易遇上「秋燥」,口乾、咽喉痛、目澀,流鼻血,大便不暢。
濕的特點是癢,癢得很難受,癢的感覺會蔓延,而且還止不住。特別是手指縫和腳趾縫。臀部,頸部,腋下,胭窩(就是膝後彎處),腹股溝這些地方,很容易癢,癢得厲害就會去抓一下,一抓就蔓延。
內分泌紊亂、性腺機能減退也會做成肥胖。
秋燥、秋濕會使人生病。秋季有一種功法,是專門讓已經產生此種疾病的人來練習的,功法的習練分男女,男士適合早晨練,女士適合傍晚練。男士早晨面向東方做,女士傍晚面向西方做。
中華醫學認為、熱症是發熱性疾病的表現。熱邪屬於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之一,是引起發熱病症的因素。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餮泄,奉藏者少。——《黃帝內經‧素問》
晚餐不要吃得太飽,以免積存食物於胃中,引起胃部不適,難以入睡。另外,心緒不暢,煩躁不安,心腎不交,憂慮過度,血壓偏低,腎虛腎虧等,皆可釀成夜臥不寧,難以入眠。
澳門劉先生視力逐漸減退,直至失去視力,醫院診斷為視網膜脫落。中醫治眼疾,不一定要動手術,服用中藥、點穴也可以。
去濕氣水腫,除了吃紅豆和薏米之外,原來赤小豆的功效有過之而無不及。
無論男女,皆喜歡形態矯健,都悅於活動敏捷,求肢體堅實,願活動俏利,這是人的生活寄望。但,如何合乎生理節律,益於生理機能的保養,這就需要因人制宜,養生有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