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面色萎黃、蒼白、心悸、心跳、夜臥不寧,頭暈目眩等,常為血虛證候,可服用當歸、熟地、阿膠、何首烏、枸杞子等補血。
藥補,通常以補氣補血、壯陽、滋陰為主。補氣的中藥材有人參、黃芪、白朮、山藥、五味子等,但功效不同,各有宜忌,服用前宜多了解。
養生,求身體康健,益壽延年,此乃人生之常情,明代養生學家高濂曰:「攝養為重。」故善養生者,應重視攝養,不傷於本,當防於未病,治身避損。
喜之正常,可使氣機和順,血脈流暢,但過於喜樂則可傷心。故《養生延命錄》云:「言談語笑,能行不妄失者,則可延年益壽矣。」
中醫治療傳染病已有1700年歷史,自有一套獨特的防疫理論。《黃帝內經》有云:「正氣內存,邪不可干」,要有效抵禦疫症,必先從鞏固「正氣」,提升自身免疫力着手。
易悲善憂者,常使心神不安,情志不和,而心神不安,情志不和,往往使臟氣和血脈失去協調,而釀成內傷,從而使機體產生生理和病理變化。
善養生者,當求心地舒展,情緒樂觀。因常怒者,致使肝氣鬱結,多有猝然成疾之危。為養生之計,不可不制約情緒,善於制怒。怒已生,則應疏泄肝氣,化解肝鬱,以求健身益體。
養益氣息,進行靜、動之功法鍛煉,以加強呼吸調節,以增強軀體活動,激活組織細胞之活力。對延緩衰老、預防疾病、抵抗疾病,皆具有良好的作用。
道家養生,提倡「性命雙修」。性,不是現代所說兩性關係的性,它有更高層次的內涵。
我經常走訪民間,進行各種疾病治療的探索,收集有關的民間偏方,了解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以及不同氣候對於人們身體健康的影響。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我研究出不一樣的養生之道,從而達到治癒疾病延年益壽之目的。
從古到今,人們對於「延年益壽」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過,無論是古代對於「修仙長生」的渴望,還是現代對於疾病治癒的研究,永遠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延長生命的期限。
養生按摩,乃道家健體強身之法,亦稱按蹺,例如梳頭浴面。
道家內丹功法,是以身體為本的養生術,一講煉精化氣,二講煉氣化神,三講煉神還虛,使精、氣、神貫通、凝聚為一,以求益壽延年。
道家講求養生,旨在「性命雙修」,修性,在於修養心性,培養道德品行,解說世俗私欲,升華精神境界。
宗教乃是人生觀、世界觀、宇宙觀的一種觀念、理念、信念的體現。呼吸乃是強身、益體、防病、療病、養生、益壽、升華思想境界的功法。前者乃是一種精神文明的體現;後者則是一種物質文明的體現。
呼吸法,顧名思義,就是調節呼吸,增強呼吸系統功能,擴大肺活量,加強氧與二氧化碳的氣體交流,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功能的有益運動和功法。
石川博久說:「我感到有股力量正在推動我,使我的身體動搖不穩。不一會,感到腰部和手足發麻,接着又感到全身起雞皮疙瘩,同時,感到胸、腹部有壓迫感,心跳加快,感到心慌,頭部和臉面也感到了發麻。」
人若不幸患上癌症,癌細胞就會像惡魔一樣,吞噬着患者的健康,號稱「癌中之癌」的肝癌與稱為「癌中殺手」的肺癌,一旦毒害入體,這就預示着死亡的臨近!點穴治療可紓緩病者不適,增強食慾和恢復氣力。
凡自感喉部不適、喉痛、咯血等,應赴醫院檢查及觸診頸部,試探頸部有無腫塊。同時應檢查喉前及雙側頸中部是否出現淋巴結轉移性腫塊,凡腫塊光滑且硬,無痛感,具固定性者,多為晚期喉癌。
各種癌症有其致病因素,包括病理生理,因此癌病亦多具有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等因素。平時多吃有防癌效果的食物,保持情緒穩定,少吃生冷、油膩、辛辣,戒煙、少喝酒,無疑能夠起到預防癌症的作用。
事物的複雜性和細菌、病毒的侵襲,絕非人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完全控制。所以,無病防病,有病早醫,萬不可掉以輕心,延誤醫治。
人生活在污染嚴重的生活範圍內,常可引起疾病的發生。所以,重視生活環境中的有害因素,預防危害健康的有害毒氣、有害物質、有害物品、有害用品、有害食品等的毒素侵蝕,都是減少疾病發生的有益措施。
「春風吹又生」,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污染物質、塵埃、微生物等增多,引起皮膚搔癢和敏感的誘因比比皆是,但為什麼只有部分人會出現皮膚問題?
除了城市殺手之一的肺癌外,女性本身也可能罹患多種癌症,及早了解子宮頸癌、乳腺癌等的早期症狀,對保護身體大有裨益。
胃癌是本港常見的癌症,患者時而產生胃脘不適,或出現噁心、嘔吐,黑便等,但患者往往不以為然,或誤以為胃炎。
中華醫學認為,肝腎同源,用五行學說來闡釋,肝屬木,腎屬水。水能生木,水能涵木。功能上,腎陰能涵養肝陰,使肝陽不至太過。至於肝癌和腎癌,同樣是厲害的都市殺手,須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患癌必有徵兆,例如甲狀腺區域內出現結節、經常腹痛腹瀉、食慾不振、胃部觸摸有硬塊、肝腫大、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等,都應及早求醫,以防誤診誤治,釀成惡變。
癌症醫治不易,因此別號「不治之症」。然而癌症也跟其他疾病一樣,有着種種訊號和先兆,及早發現身體的訊號,及早治療,治癒癌症不是夢!
「浸大防感方」的宗旨,是以中醫的固本培元來提升人體免疫力。
肺主皮毛,紅斑狼瘡是一種紅色斑疹的皮膚損害病,故協調肺經脈絡,乃醫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