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製作第三輯《大問於市:與全球頂尖校長對話》節目,郭位校長第一集訪問美國的喬治·華盛頓大學。這所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學府,與白宮和眾多政府部門相鄰,為美國和全球培育了大量領袖以及外交和法律人才。
香港理工大學周二(1月17日)舉行中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禮,校董會主席林大輝指出,希望中心能協助特區政府弘揚中華文化,幫助年輕一代掃除思想障礙,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i水墨」全球水墨畫大展延伸展於2023年1月9日開幕,在香港都會大學數碼藝術實驗室內展出300幅由藝育菁英基金會借出的頂級藝術家的水墨畫作,並由都大創意藝術學系以虛擬實境多媒體技術的方式展示。
後人讀〈師說〉,不妨將那個金句拓展為:「傳道、授業、解惑、開新」。韓愈生於今日的多元社會,或者不會反對吧
香港學校恢復全日活動在即。教師們和校長們:請不要以為情意學習只是一個項目,又或者是一種課程,那是我們教育的一個重要維度。
疫情放緩政策改動,赴日旅遊重回生活後常聽到人們不諱言,把「去日本旅行」稱作「返鄉下」。本來當作一句戲言並不成問題,但真正問題是,他們講的時候是很認真的!
後疫情時代正是聯繫地區建制組織與學校的最佳時刻。地區建制組織具有足夠的社區網絡,跟商會、鄉事、政界、民生組織亦有緊密聯繫,加上不少學校具有社區所欠缺的實驗空間與創科設施,兩者互補不足。
由治及興,除了多告訴年輕人香港、國家和全球有什麼機會,也是時候促進年輕人發展強勁的機會之眼,讓他們能夠鳥瞰世界的機會,借助國家和香港的發展引擎抓緊機會。
首屆「傳承・詩詞伴我行」正式開始展開,結合唐詩課程、航天科技、朗誦比賽和詩詞之旅的文化傳承項目。
外國在我國仍嚴防管控疫情時,天天喊話:為顧及全球經濟,促請我國趕緊開放。待到我國真的開關,又唱反調,這樣取態之無常,我們管不了。可是,自家港人的「恐中症」,我們就不得不治一治了。
《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為已故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榮譽院士、資深教育工作者、書法家王齊樂的傾注心力之作,也是首本詳述香港中文教育史的專著,因應讀者需求而重排校訂,終於2022年推出第二版。
教育行業不但工時長,很多時都要勞心勞力,也無法即時看到成果。但最讓老師難受的,是家長的無理取鬧。即使自己及同事都盡心盡力教導孩子,卻遇上不明事理,不講道理的家長,感到心力交瘁。
出題範疇涵蓋中國文學、文化、歷史及哲學,初賽由55篇古典文學、成語和古文金句入門,達致培育學生文化涵養第一,比賽第二。
校園就像莘莘學子的第二個家。通過環境營造和參與式設計創建出令師生更有幸福感的校園,是賽馬會幸福校園實踐計劃所有參與人員的共同願景。
大學作為重要的社會貢獻者,其存在的價值就在於能夠相對獨立於政治、宗教和經濟的掣肘,以中立和超然的姿態提供高等教育,以尖端知識和科技創新造福社會。因此,要維護大學的運作,必須保障大學自主和學術自由。
教育如何拿捏和取得平衡,不單是一種藝術,也可能是個永恆的議題。
藝術之所以不同於生產流水線上的產品,就在於它是獨特的,有創造性的。給了孩子一個框框,並要求他摹仿,會限制他們關於事物的想像。
創新科技在驅動人類文明向前發展?看看今天的世界,親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還大有人在,但是二戰的慘痛經歷,並沒有為今天的世界帶來教訓;和平的呼聲,已經幾乎完全聽不到。
從教育公平的角度看,澳洲的政策比較理想,大致上就是錢跟家長走,而不是跟學校走。當然政府對幼稚園的要求也是嚴格的。
音樂科有什麼元素協助STEAM發展?教育評議會會員梁恩能主任與小學音樂課本作者羅建洋副校長對談,討論學校如何以音樂發展STEAM教育。
本港不少學校有宗教背境,宗教教育觸及學生的心靈,很多時也會涉及學生的情緒、感受等範疇。學校可以如何在宗教教育中加入情緒健康教育活動呢?
疫情仍未全消,加上學生潛藏已久的各種成長、學習、家庭問題,相信會在回歸校園的蜜月期過後陸續浮現。站在教育前線的任何崗位,不單未能鬆懈,更當作好預備。
過去3年,孩子已經習慣對着屏幕學習,因此,他們能在沒有老師規管的情況下自主學習。筆者建議可利用資訊科技,讓學生繼續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
人文素養可能跟專業無關,卻跟學生是個什麼樣的人有關。人除了專業之外,還是個人。沒有素養,只有專業,是遠遠不夠的。
學習的精神,是在學習後,能對所學到的,以務本踐行的精神,落實執行,躬身力行。
「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2022」暨「全港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周六(1月7日)假香港大學王賡武講堂舉辦頒獎典禮,本屆共有兩名青年史學家獲獎。
人們對分享知識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恐懼。身為機構管理者需要體諒及明白,不要操之過急,趁機鼓勵同工間多分享,才能建立分享知識文化及信任的氛圍。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寄語學生要透過國家的歷史文化追尋人生智慧,更要「認真鑽研中國故事、說好中國故事。」
有不少研究同時指出這幾年各國停課對學童學習進度有莫大影響,直接令他們失去幾年累積人力資本的機會。
一丹獎的願景是通過教育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而Linda恰好符合這一願景。無論社會背景、性別和地域如何,她都以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動力,看到每個學習者都能發揮他們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