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

梁恩能主任x文潔碧校長:中國傳統節日可推行國民教育?學校推行國民教育有何心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1
通過讓青年學生加深認識和學習中華傳統節日、習俗和服飾等內容,以加強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是推展國民教育的一道良方嗎?一起聽聽梁恩能主任和文潔碧校長對談與分享。
2023年「十本好讀」得獎名單出爐 首設閱讀習慣調查 中學生閱讀碎片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5
第20屆「十本好讀」好書選舉活動得獎名單出爐,作家倪匡(衛斯理)與阿濃分別獲選為中、小學生最喜愛作家。另外又增設閱讀習慣問卷調查,發現電子閱讀有助中學生善用碎片時間閱讀。
也談縮班殺校的出路:從改造小環境與自救 看鳳凰涅槃的契機
作者:鄒秉恩2023-07-25
生員是否增加、學校是否受歡迎是和學校的實力有關!我們的教學隊伍齊心嗎?焦點一致嗎?教學效能好嗎?若否,我們需要採取的第一步策略,就是要徹底改變學校的形象!
是時候檢視常識科了
作者:蔡世鴻2023-07-24
「STEAM」5個英文字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M」,因數學是科學之本,但中、小學都有數學課,所以我覺得問題不大。第二個重要的是「S」,但初中既有科學堂,為何小學卻沒有呢?
有空間才能創造,還是有創造才有空間?──香港小學教育的課程發展路向
作者:徐俊祥2023-07-14
如果我們再埋怨沒有空間,故難以創建課程,倒不如說我們所有教育持份者,都未能盡責好好全面把握「空間」的意義。學與教都如是,我們敢於創造,才會有空間。
學年回顧:教師和學生會否太忙嗎?
作者:吳文軒2023-07-13
筆者認為「減」也是一種關愛青年人的表現,寄望新一個學年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從「減」之中更幸福,更有條件地發展成長。
培養學生資訊素養,藉此推動自主學習
作者:教育大同2023-07-12
資訊素養是一個觀念,也是一項21世紀關鍵的技能。學生應從小培養資訊素養,在生活化的情境學習中,好好地實踐和應用。
霍偉棟教授:今天學生必須掌握STEM知識 應對世界轉變
作者:編輯精選2023-07-04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我們的學習的要點,不是在於學習科技,也不在於學習知識,而是學習學習的方法。所以我也積極推動自主學習,課堂從教師主導轉移向以學生為本的學與教,給予他們更多機會和更大空間。
教導5類學生 需要採取什麼教學策略?
作者:鄭家寶2023-07-03
時代變了,學生坐定定聽課,不代表可學會知識及應用技能。教師除了授課外,更應到位地照顧每個學生的學習需要。
從新一波殺校潮再出發
作者:黃冬柏2023-06-30
隨着學生人口的流動,其實不論是否有收生困難的學校,亦應秉持拓荒精神去考慮搬校。因為新發展區的區民對學位的需求,並不只會集中於某個類型或等級的學校。
讓學生成為研學活動的主體
作者:曹啟樂2023-06-29
學生要是研學活動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翁,研學活動才富有教育意義。不單是學生對考察的地方的認知有所提升,對內地的發展掌握更多,並且對個人的成長,也有正面的幫助。
成長的天空──畢業篇
作者:陳家偉2023-06-28
升中,不單是小六畢業生的挑戰,我認為父母的挑戰更大、更深,願孩子們懷着信心成長,家庭和睦有愛!
第三屆「腹有詩書」總決賽四強對陣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首奪冠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17
第三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周六(6月17日)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演講廳舉行,聖公會聖彼得小學以620分掄元。
胡燕青老師主講:從經史子集學哲思,賞語言美學發掘文學趣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16
我們都在尋找考好中文的捷徑,但世上沒有這樣的捷徑。好消息是我們若早一點行動,要把中文讀好寫好,辦法總是有的,而且那是使人成長和開心的辦法。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前副教授胡燕青分享。(第三部分)
胡燕青老師主講:讀經史子集學思考模式,培養審美開拓思考闊度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15
我們都在尋找考好中文的捷徑,但世上沒有這樣的捷徑。好消息是我們若早一點行動,要把中文讀好寫好,辦法總是有的,而且那是使人成長和開心的辦法。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前副教授胡燕青分享。(第二部分)
胡燕青老師主講:從經史子集悟文化,培養語言能力 提升個人價值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14
我們都在尋找考好中文的捷徑,但世上沒有這樣的捷徑。好消息是我們若早一點行動,要把中文讀好寫好,辦法總是有的,而且那是使人成長和開心的辦法。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前副教授胡燕青分享。
從生活中學習
作者:教育大同2023-06-14
教育局鼓勵小學利用常識科課堂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就着日常生活問題,設計和擬定有創意的作業,從而增強他們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以及引發學生對科學和科技的興趣和好奇心。
什麼是神經教育?教育神經科學如何影響課堂學習?
作者:馮穎匡2023-06-14
我們處理外部刺激的方式的變化也發生在個人層面上,因為每個人都會以某種方式和自己的節奏做出反應,而這在課堂上會產生很大的不同。很難應用統一的教學方法,並期望全班都能在期末考試中取得成功。
也談學校改革:思維改變,有需要嗎?
作者:鄒秉恩2023-06-11
兩方都取得正面預計成效的學校為數不多,但有,只要學校領導人和校內分層領導都能緊跟世界教育趨勢與最新教育思維帶領學校改進,學校的改進成效是可期的。
第三屆「腹有詩書」準決賽 英華小學、東華三院羅裕積小學、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及樂善堂梁銶琚學校晉級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10
第三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進入準決賽階段,6月10日假香港大學莊月明文化中心舉行,最終由英華小學、東華三院羅裕積小學、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及樂善堂梁銶琚學校成功晉級。
以素養與概念為本,設計面向AI時代的課程
作者:洪昭隆2023-06-08
學生需要具備各種核心素養,因為他們所面對的將來的社會充滿了各種變動。他們面對包括在科技快速並持續地進步情況下,人們不只是需要熟練地使用,也得適應這些科技。
三十而立
作者:馮文正2023-06-08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真是大智慧。30歲,才是開始呀!難怪有外國學者說,30歲以上的機構,可以說是長壽的了。這令我再深思,教育統籌委員會,在30歲至40歲之間,為本港教育界做了什麼?
未來的技能 ‧創意
作者:何劍輝2023-06-07
他覺得AI是我們人類智能的延續,可以幫忙證明很多數學上的問題,我們收集了很多不同的資料,這些數據我們人腦可能不夠大容納它們,AI可以,但這些資料基本上是人類搜集得來的。
花落誰家
作者:陳家偉2023-06-06
每年小一派位之後,不代表塵埃落定,有些家長還是力求最好,被派首選、次選、三選的91%的家長仍會抱「人望高處」的心態,「不妨一扣」。
課程和教學設計改革的一般程式和條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
作者:黃顯華2023-06-03
中國在2022年頒布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期望義務教育課程能夠與時俱進。這一次的改革有什麼主要的變化呢?教育方案有什麼重點?
孩子,加油啊!
作者:陳家偉2023-06-03
「為什麼要讀書?」一道不容易回答的問題。新中國的周恩來總理答案是「為中國崛起而讀書」,他心繫國家,奮鬥不息,他是偉大的總理,是我們的榜樣!
為中國航天點讚
作者:楊佩珊2023-06-02
年輕人﹗你們的人生會遇上不少的挑戰、困難或失敗,但當你舉頭望天的時候,請你想起在遠方的航天人員,他們面對失敗時的堅持,為着夢想而奮鬥的精神。
陽光兒童村
作者:鄧家豪2023-06-01
陽光兒童村的團隊致力為村中孩子建立是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家園,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一個安全、溫馨的家園。筆者作為陽光兒童基金會的主席,深感責任重大。
聚焦少數族裔兒童教育與福祉
作者:陳晴2023-05-30
我們同為大千世界裏的芸芸眾生,亦是多元社會裏鮮活跳動的思想和生命。勿讓偏見蒙蔽了我們清澈的雙眼,勿讓流言侵蝕我們善良的本心。
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
作者:陳家偉2023-05-27
根據心理學家的資料,踏入十歲的學童已由具體運思期進入抽象運思期,可以相應給兒童學習一些邏輯、演繹、分析、評鑑類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