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要誤會免卻子女做家務便會有較理想的學習成果,反而因為在家中有勞而獲,才會培養出孩子的責任感及歸屬感。
細看立法會的研究報告,本港推行STEM教育,浮現的問題很多。人才培訓不足,科技產業及產出收益,最後都是空談,令港人再一次失望。
雖然占士邦生性風流的行為兒童不宜,但當年入場睇戲,往往有機會從故事劇情中惡補當時國際形勢的風雲變幻。
早幾年,美國Netflix推出電視劇《13個理由》,這種戲劇表達手法,無疑把自殺者光榮化、英雄化、浪漫化、淒美化。政府似乎有必要對新的傳媒訂立新的遊戲規則。
社會暴動近月來似乎平靜下來,教育中人嘗試走出殖民時代教育的迷宮陷阱,稍作喘息的同時,可能都有以下幾種教育有關的覺醒。
能教導學生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的教師,才算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要有極高的道德要求,用他的生命去影響學生的生命。
特首《施政報告》提出,下學年起新入職教師必須通過《基本法》基準試,方能註冊成為教師。筆者提出,新舊教師都應知道當中內容,新舊教師都應一視同仁,他們影響下一代,角色與功能等同。
一個未來有250萬人口生活的龐大社區,需要新開設多少間幼稚園、小學和中學呢? 如果政府仍然沿用舊思維去規劃基礎教育,又是否能夠滿足北部都會區的需要?
我可以失敗的,學生也好,老師也好,成長型思維是容許犯錯的,只要從失敗中累積經驗,便能有所成長。
或者每個小孩都期望遇上一個像蔡小平先生的人,令他們大開眼界,然後找到方向,充滿希望地創造自己想要的未來。蔡先生雖不是以教師為天職,所作所為卻盡是老師的事兒。
中國人最重視「安」,經常説「請安」、「早安」、「午安」、「晩安」,生者祈求「安樂茶飯」,死者祈求「安詳離世」。如果問中國人一生何求,或許是安居樂業,做事心安理得,俯仰無愧,安心自在。
教師作為教育工作的推行者,個人的道德修養更應是眾人的楷模。他們對教學的投入,對學生愛護、尊重,能因應學生的獨特性提供支援,能發掘學生的潛能並加以栽培,應該是教師對教育的初心,應該是教師德行的表現。
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探究再結合更大的社會、文化和政治處境建構一些新知識,對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者而言,均屬突破。
佛教筏可紀念中學校長與學校義工雷吳偉儀女士對談,分享學生踏足社會的經驗。提到香港學生缺乏英語發音的基本功,他們決心幫助學生。當中談到學生的家庭問題,一齊聽聽兩位分享。
愛雀鳥的好心人應讓鴿子和麻雀、麻鷹一樣,自力更生,不必靠人,才能激發與生俱備的生命力,求生本能。胖胖的鴿子不美,或許已有「三高」,請市民高抬貴手,只看勿餵,不要「好心做壞事」呢!
只需要你每天都比昨天進步一點點,一年365天下來,就能締造非凡的差距。
處處書香的方法,可以是定期到圖書館看書,可以是讓孩子買下心頭好,並在家裡添置一個小書櫃,讓他們有自己的「王國」,那樣小朋友必常翻閱圖書。
從來教學工作都算是一種表演藝術。老師運用十八般武藝來講好一堂課,歸根究柢那根本是要來一場完美表演,取悅的對象就是面前的學生。隨着課堂環境的迭變,既然舞台有變,表演方式焉能一成不變?
因應機械人的形態、功能和科技應用的多元性,指出在藝術學習可以利用的空間非常大,單在機械人原形設計的藝術表現上已有很多現成的例子。
儘管現今香港、深圳兩地的疫情處理得很不錯,但內地居住的兩萬學生,依然望關興歎。
孩子的經歷是影響着他建立自信,他們年紀還小,感受往往潛藏在心底未能懂得説出。這些隱藏的感受不單影響着心理發展,有時也會影響生理。
國家教育部建議將普通話融入考評體系實在是切中要害的建議。港府須盡快回應教育部的建議,扮演積極的角色,大力推廣普通話,促進中港交往和合作,構建兩地社會、 經濟、文化共同體。
專門講述中國故事的網上平台The China Current教育頻道周五(17/9)正式啟動,希望透過大量優質影片、文稿和教材,為全港中小學師生,呈現一個看得見、聽得見、感受得到的真實中國。
失敗了,不要緊,只要重新排隊便可以再次挑戰了;失敗了,重新開始便可以了。只要肯再努力,成功的果實在等着你。
教育專業聯盟今天(9月16日)公布教育界意見調查,大比數受訪教師認為,政府最應該優先處理簡化學校行政程序,釋放學校的教學空間和時間,讓教師更有效照顧學生。
香港基礎教育在PISA等國際比較排名中雖一直名列前茅,學生的成長和焦慮等問題卻日趨嚴重。近年的社會事件和疫情更加劇了這一狀況。學校如何在追求卓越成績同時,均衡地培育學生成為一名完整的人及所屬人生呢?
今年5月教育局宣布作為官立學校的辦學團體,經審慎考慮各方面因素,決定有序地逐步停辦香島道官立小學。
基金教父雷賢達認為,商業世界競爭激烈對學生要有嚴格要求,所以應該鼓勵學校推動制服團隊及學好英文,社會各界合力幫助基層家庭學生,鼓勵學生發奮圖強追求自己目標。
由於「一校一社工」的政策,當老師遇到學生有情緒或行為上的問題時,很自然就會轉介給學校社工。筆者那代人多有昔日老師循循善誘、鼓勵同學、協助同學面對逆境的記憶。可惜這樣温馨的情境今天已少見。
20多年前當局決定投放資源全面推行NET計劃,20多年來計劃取得的成果是否達標呢?而這種一刀切式的資源投放是否恰當?或者值得思索的是,怎樣令投放的資源得到最大效益,又能幫到更多學生願意學習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