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若要決心簡化和優化規劃工作進度,必須在公眾參與、知情權和政府施政效率兩者之間選取公眾接受的適當平衡,否則加快土地供應的願景,前路一樣崎嶇。
政府似乎還不明白,要想私人市場的樓價回落至普通香港人買得起的水平,是沒有可能的了。因為,香港已發展成一個國際大都會,香港的樓價就難免會受到外來因素與投資因素的影響。
有不少人問我林鄭這份《施政報告》值幾多分,如果是去年的話,我會畀80分,今年我扣10分,只值70分,原因是遲了一年,不過,遲到好過唔到。
一塊原本規劃作興建公屋的土地,現在政府可透過收農地起公屋而達標,原本打算興建公屋的土地便可轉售到私人發展商手上。但這樣做,財政上跟收農地起私樓有什麼分別呢?
大幅減低首期肯定會增加市民置業的誘因,然而特區政府不是希望樓價回調至健康水平嗎?但首置計劃明顯是提升房屋需求的措施,對樓價是有支持作用。究竟林鄭是希望樓價升或跌?
正當樓價仍然高企之際,而且人心不穩,純粹以鼓勵槓桿形式,去讓或便利市民置業,未必是太過明智。
政府應該重新全面檢視所有土地補償價格,為求加快收地步伐,不妨考慮酌量提升補償價。此外清拆土地上的居民及建築物的補償問題,亦要檢討確保是公平及足夠的。
在燃燒彈下的《施政報告》,房屋問題應該排在第二位,第一位當然是政府如何止暴制亂,究竟政府應該怎樣做,我相信特區官員已經有一套一般人不明白的方案,而我又不是那方面的專家,倒不如講番房屋問題。
《收回土地條例》只是政府處理好所有問題與爭議後的最終法定程序,並非用作解決爭議的靈丹妙藥。要真正解決香港的土地房屋問題,必須多管齊下、多方參與,不能單靠一招半式,亦不應只由政府一手包辦。
既然看不清危機,投資者就要做君子,就是不立危牆之下,簡單來說,現在買樓如立危牆之下。
政府要強行收地不容易,要地產商接納收地的賠償條件亦比以前困難。早期,政府收地的對象是原居民;於原居民而言,與其讓土地荒廢,不如賣給政府。但地產商持有土地的目的志在發展,他們的要求會很不一樣。
基於全球,特別是西方投資界相當重視企業可持續發展,不少基金大戶在選購上市股票、公司債券方面,都會一併視乎企業本身的ESG成分或表現,作為投資與否的決定因素之一。
我的「港人家庭基本居屋」,不論出租和出售的,都要求申請人自用。出售和出租的,都要實而不華,和提供只屬最起碼的生活空間。
退一萬步假如「地產霸權」是年輕人不滿的其中一個因素,我要問的是多年來助長了「地產霸權」的責任又是誰應該來負呢?鬥地主又是否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的良方?
完善規劃布局,配合國際級基建配套及最重要的環保綠化空間,是現代建築必須賦予的布局。
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認為,香港今天遇到問題不是房屋問題,而是貧富懸殊的問題;這不是供應問題,而是購買資金不足的問題。
團結香港基金今天發布最新房屋政策建議,提出「港人組屋」計劃,提出建公屋可租可買、租金津貼、鎖定補價、首次置業免息貸款等十項政策措施,實踐全民安居願景。
純粹估計,內地資金財團獨資,或合資形式奪得機會最大,一方面要予人市場運作如常,更重要在於,這幅地或是標誌本港樓市影響力的交棒轉移。
環顧全球各地,貧富懸殊惡化不是香港獨有,樓價高昂亦是不少大城市的寫照,我們卻不見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社會有如此嚴重的撕裂。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貧富懸殊和樓價高昂理應是香港政府自身的問題。
環境有變,而且當既有問題變得突顯,政府有需要扮演更有為角色,以作為平衡及扭轉問題所在。
以李嘉誠為代表的一班地產商,壟斷了香港地產業,造成房價畸高,人民困苦。許多人喊出話來,香港經濟想得救,必須打倒李嘉誠。自今年香港事件以來,這樣的觀點幾成媒體共識,彷佛不罵幾句李嘉誠,就不夠深刻。
收地無罪,起屋有理?懂政治經濟學的人,隨便可數出收農地起公屋的七宗罪。
從過去三個多月的示威活動和警方瘋狂鎮壓示威者來看,香港市民肯定會在今次區選來個大清算,用手上的選票踢走保皇黨議員。
作為一個地產型經濟體,經濟要保,就要地產要好,皆因整個行業好壞牽連甚大;包括建築及投資、廣告、以至銀行資產素質等等。不過,如是者,整個香港既有問題、資產向上、財富不均現象,又會再故態復萌。
有老友不明白示威者每時每刻都提及「五大訴求,缺一不可」,點解到關鍵時刻,即使是出類拔萃的大學生亦不能回答。
長沙人口達800萬,有足夠勞動人口;城鎮化率也接近八成,是一個發展得比較優秀的省會。
推出「只租不賣」用地不單可杜絕炒賣,還可即時、穩定地增加租住單位供應,有助緩和整體住宅租金的上升壓力。
現在買樓要避開那些不准警察進入的屋苑,因為那些屋苑將會變成新九龍城寨。
港股今年表現叫人失望,並非示威活動對投資氣氛的影響這麼簡單,而是對長期港股支持者來說,所謂安全又穩健股份,今年卻完全兩回事。
數以萬計基層家庭被迫捱貴租、住劏房的情況下,是否必需要等到所有民生設施都完全到位才能開始發展呢?還是可考慮採用先建屋、後改善的分階段發展模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