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中的香港身體

一整天舞蹈作品研討會,眾嘉賓都十分投入,向本地的舞蹈工作者加以肯定,亦同意作品要與評論並行。

2月初的周六,天氣寒冷,我們依約舉行「香港當代編舞家作品研究(1980-2010)──舞蹈藝術中的香港身體:歷史、美學及身份探求」中段報告會,對比着與會者的熱誠。

香港舞蹈史、舞蹈語言及舞蹈與社會之關係向來備受忽視。研究從舞蹈美學、身體理論及文化脈絡着眼,選出六位活躍於本港當代舞壇的編舞家,探討他們從八十年代以還,近30年的舞蹈藝術風格、變化與發展。此六位編舞家為黎海寧、梅卓燕、潘少輝、楊春江、伍宇烈及錢秀蓮。他們有着相近的背景,均在香港生活及成長,接受專業的舞蹈教育,曾與國際編舞者作出交流,並在本地當代舞壇別樹一幟,於舞蹈教育、編舞創作、藝術舞蹈表演等方面十分活躍,且富有影響力。研究目的藉評讀及闡述六位編舞家作品所塑造的「香港身體」,梳理1980至2010年間香港當代舞蹈的多元發展,並檢視作品所呈現的豐富文化意涵,以及內容對香港文化環境在九七前後這30年間的回應,給香港當代舞蹈藝術應有的定位。

研究報告交流會由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及城市當代舞蹈團合辦。(CCDC Dance Centre Facebook Page)
研究報告交流會由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及城市當代舞蹈團合辦。(CCDC Dance Centre Facebook Page)

香港當代舞蹈藝術的定位

鍾冠怡研究錢秀蓮舞蹈創作的藝術路向與實踐。透過舞蹈文本的整理,探討如《武‧極》、《舞道》等作品系列的創作思路和發展脈絡、東西方動作元素的試探和糅合、與道家精神內涵之間的關係、分析及梳理其舞蹈語言的系統性。研究並透過訪談記錄,進一步了解錢秀蓮太極與道家文化的美學觀、舞蹈與武道的思考線索,期望總結出其舞蹈創作的風格取向和美學思想。

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所長陳雅萍從性別理論、舞蹈美學和文化研究的角度出發,探討黎海寧舞蹈在千禧後探索的命題,如何涉及生死、毁滅、文化傳統、人類歷劫。她觀察黎海寧舞蹈對世代人生的複合觀照、想像與感念的對照舞動,以及在香港生活中的主客體互涉、轉移,甚至融同。

曲飛則探討伍宇烈創作的多樣性,闡述他怎樣以作品叩問古典芭蕾在當代香港的身份特性,說明他從古典芭蕾訓練,到創作廣泛的當代舞作品的轉變及理念,從而探索他對身體可能性的獨特見解。但伍宇烈在會上提出了一些修正,符合了對談的目的。

劉天明說潘少輝的舞蹈創作,反映他對香港社會議題的看法,更開拓一系列環境舞蹈,將精緻藝術滲透到社區大眾。討論探索他在香港主權回歸前後,發展劇場創作、平台舞蹈工程、環境舞蹈系列等的歷程和想法。朱瓊愛則研究楊春江舞蹈作品中的身體及性別議題,對身體的闡析是香港現代舞界中少見。楊春江在回應時表現興奮,鬼馬萬分。

陳少紅報告的理論功夫到家,觀察入微;從性別理論、舞蹈美學和文化研究的角度出發,探討梅卓燕如何從中國舞、現代舞的糅合,融接即興與環境舞蹈創作,構築香港獨特的藝術風情。議題包括女性身體與命運的生死省思、文學文本的跨界實驗、橫渡23年的《日記系列》及其「獨舞」的藝術身影。

一整天的研討會下來,眾人都十分投入,向本地的舞蹈工作者致以肯定之餘,同意作品要與評論並行,不希望錯過更多。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授權轉載。

文潔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