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云「盲頭烏蠅」,意指亂衝亂撞,毫無方向;再者,烏蠅就是散播病菌的罪魁禍首,神憎鬼厭,為生活帶來不少滋擾。悉聞近月屯門下白泥村跟良景邨一帶,大受蠅患困擾,大有可能源於毗鄰的屯門稔灣堆填區。居民展示貼得密密麻麻的烏蠅貼,狀甚恐怖嚇人;其間居民更與相關政府部門跟進,奈何仍未找出真正源頭。多年來,民間的滅蠅工具不下數種,烏蠅拍能即時將烏蠅置諸死地而後快,但需考眼力與費勁,遇上大量蒼蠅時,也只得用上烏蠅貼。隨時代進步,也只不過加插霧化殺蟲劑和紫外光燈而已。數年前,偶拾一玻璃「燈罩」,造型獨特,原想配上燈膽,變成枱燈自用,其後,機緣之下,在地攤故紙堆中,撿得一本民國老課本,細閱下,竟發現「燈罩」原來是民間失傳已久的捕蠅器,跟昔日鄉中父老口述之器相互印證,原來是同一物。驚歎脆弱器皿竟能輾轉數十載,流落至今,也得讚歎此設計,畢竟是舊日民間智慧的文明產物。
民間智慧 實用美觀
在維基百科中查考,「蠅,為雜食性昆蟲,偏好甜食或腐食,具有舐吮或口器,會污染食物,傳播痢疾等疾病」。此捕蠅器的概念,相信是設計者經細心觀察,針對蒼蠅本性而製作。首先將餐後剩餘的小量冷飯菜汁,放於瓶下,誘使蒼蠅飛入,待蒼蠅飛升時,困於瓶內飛撞,最終跌落預早注入的水和酒,將其淹死,既不費勁,也不耗電,合乎環保,功效顯著。平時擺放方便,在家居陳設上,簡約的美感造型,集功能與美學於一身,難道此器不是頂級設計?雖然此玻璃捕蠅器,談不上什麼工藝巧作,亦只是廉價的玻璃器具,但反映民國時期玻璃製作的普及,在那個仍然尊重工匠的年代,傳統手工藝和機械的結合,某程度上,帶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到底此器為舶來,或是土炮,則無從稽考,更遑論由誰人設計。
三十年代課本 圖文並茂講衛生
從1935年以小學生為對象的老課本中,可以察覺到,民國期間,鼓吹現代的昌明,公民意識,既說禮也說理,更以圖文並茂解說,灌輸日常生活的常識。情理兼備,令人讀之,趣味盎然,告別過去乏味迂腐的八股文章。適逢於1934年開始,在全國推行的「新生活運動」,為整個國民教育方向帶來推波助瀾的積極作用。其核心思想,以傳統禮義廉恥為本,由個人日常生活出發,戒除民眾隨地吐痰、丟垃圾,不守規矩等惡習。尤其注重個人衛生,需從小做起,最終希望國家自強,人民生活安泰,消弭入侵者的氣焰。從課本封面和內容上,展現明窗几淨的家居,母親跟孩子,洋溢歡愉的生活氣氛,佐證民國時期所追求的烏托邦。奈何往後的1937年,日軍侵華,家破人亡,美夢成空。
七十年代香港經典垃圾蟲
反觀香港,除了在1894年的鼠疫期間的潔淨行動,俗稱「洗太平地」外,真正由官方精心策劃的全民大型運動,當要數到七十年代的清潔香港運動。而應運動而生的垃圾蟲更深入民心,成為時代經典。官方除了透過一連串的宣傳,同時以立例罰款判監,以收阻嚇之用,經多年的官民溝通和互動之下,清潔運動早已深入社會每個角落,既整頓市容外,最重要一點,是培養出一代香港人的公民意識,樹立正面又良好的形像,提升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地位。昔日民國追尋美好生活的種子,始料不及竟在數十年後的彈丸之地開花結果。
只可惜時移世易,香港今天花果凋零,只聞銅臭,不聞花香,上無信義,下無禮節,貪腐逐臭的鳥蠅處處。吾得捕蠅器一只,又有何用!
清潔香港活動簡介
港府於1970年底,成立全港清潔運動委員會。1972年8月展開全面的宣傳和教育活動,開展儀式由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最繪灸人口的象徵標誌為人見人憎的垃圾蟲,由當時任職政府新聞處的英藉創作總監許敬雅(Edward Arthur Hacker 1932-2013)設計,其形象鮮明,配合當年的社會環境,成效頗大,為其後一連串的本地清潔運動展開序幕。
新生活運動
新生活運動是1934年至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推出的公民教育運動,以中國傳統思想的「禮義廉恥」為基礎,藉此教導國民從日常生活開始,注重個人衛生、市容、守禮、守秩序,革除陋習,更強調藝術融入生活,務求達至全國社會風氣革新,最後以國家自強不息為目標。但亦有學者批評這運動只淪為「建基於牙刷、老鼠夾與蒼蠅拍的民族復興運動」。
捕蠅器有型有款
廉價粗糙
玻璃中有雜質,加上瓶口位置未經打磨,仍見鋒利,可見製作工藝上,仍然粗糙,皆因此等捕蠅器屬廉價製品。
蒼蠅淹死了
將冷飯菜汁放於瓶下,引誘蒼蠅飛入,蒼蠅飛升時會困於瓶內飛撞,最終跌落預早注入的水和酒中淹死。
比例均稱
整個造型, 恍如鐘罩,以三腳鼎立,比例均稱,合乎法度。
圖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