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全家福大多掛於客廳中,是老一輩對家庭一份深厚感情的肯定。
時至今日,陳年的鐵牌月曆已成為不少新一代好此道者的搶手貨,至於塵封百年的月曆牌畫,早已奇貨可居,成為當今收藏家和博物館爭相競投的珍藏。
一對新人的結婚照除在傳統影樓拍攝外,有的甚至會遠赴他鄉實景拍攝,架勢非常。人生大事,只有費盡心思,大搞特搞,大宴親朋,方能成就令人永世難忘的世紀婚宴,也為自己和親朋戚友,留下光輝美好的回憶。
搪瓷色彩斑斕,表層耐用,但對新一代來說,早是咸豐年代產物,不過在歐美各國,新穎設計和復刻版本的搪瓷用品,式樣繁多,大受歡迎,莫非真是古老當時興?
今天上環的文咸西街,又稱為南北行街,看似是一條售賣海味參茸的小街而已,回顧歷史,早在19世紀中葉開始,這裏是見證殖民地上,華商崛起風雲際會,商號林立之地,更擔當了當時香港經濟的重要命脈。
廣東嶺南一帶,除了享負盛名的石灣公仔外,也有名震歐美的廣彩,英語稱為 "Rose in Medallion" 或 "Canton Rose"。本地人「唔識貨」,老外看見卻驚為天人,爭相購買。莫非中西眼光有異,抑或歷史因由所致?
想到那個「簡單的年代」,家家戶戶都有着一個暖水壺,無時無刻,為家人帶來熱水的方便外,也送上無盡的暖意溫情。暖水壺就如一般家庭用品;取其方便、取其耐用、取其價廉,成為家庭的恩物。
60年代的香港,可說是經歷了一場意識形態上的「文化大革命」,撇除電視帶來的「革命」之外,更早的50年代,收音機絕對稱得上是本地普及文化首輪衝擊。
人生大事,只有費盡心思,大搞特搞,大宴親朋,方成就令人永世難忘的世紀婚宴,也為自己和親朋戚友,留下光輝美好的回憶……
香港近代歷史中,如果真有需要尋找BB的始祖,相信我輩那代人心目中,被譽為「天才童星」的馮寶寶堪稱是實至名歸。
今時今日,又會有多少人會細想旅遊的真正目的和意義。在生活的重壓之下,純感官的盡情享受,已是最好的宣洩和解脫。至於什麼美食、靚景,統統都淪為消費的東西,而紀念品最終也成為消費過後的剩餘物質,等待某年某日大掃除的來臨。
翻箱倒籠,找來一本1960年華登大廈的陳年售樓書。售樓書外觀老土,內容卻十分本土,相比今日華麗精裝,燦爛耀目的售樓書,可謂相形見拙。然則仔細研究一番,竟又發現其不失樸實的設計,絕對貼近昔日民情市况。
今天我們只能從一些傳統老字號和舊成藥包裝上,偶然一睹梁枝梅充滿個人風格、糅合嶺南美學與民國時尚的設計之風。香港設計的論述以戰後西方的理論為基礎,追根溯源下,戰前這段與嶺南畫派的淵源和影響,一直少有探究。無論如何,馬慈航和梁枝梅對本地設計史來說,實應記一筆。
多年未有回鄉,適逢早前清明,決定回鄉祭祖。從深圳北乘高鐵,四個小時便可直達,跟昔日十多小時候長途巔簸,不可同日而語,大大拉近了跟故鄉的距離。重返故里,幸得叔伯弟兄仍然熱情款待我這個「窮親戚」。大清早攀山拜祭先祖,午後回到家祠進香,眼前不少婦孺以扁擔,前後掛上竹編提籃,從鄉間小路前來……印象中,二十多年前,嫲嫲就曾拿着類似的提籃帶我到黃大仙拜神。想不到人在故鄉,卻勾起一陣緬懷舊事舊物的「鄉愁」。
早年的香港,不少家庭都擁有一部腳踏衣車,一則可自家縫製衣裳,二則如果熟手,也可替人修補加工,賺取外快。隨着60年代後的工業起飛,製衣業成為本地主要的工業之一,對縫紉女工需求大增,據聞不少女工,童年時曾幫家人車衫,練就出一副謀生的技能,打出女性自主獨立的一片天。
年關難過年年過,一年容易又新年。家家戶戶送舊迎新。過去的日子隨月曆一張張撕去不留痕,換上新的年曆,跟貼上賀年揮春一樣,是傳統家庭的新春事件簿。
傳統的露天市集,早年雖見雜亂無章,凌亂不堪,衛生欠奉,但隨着商販多年的磨合共處,大都掌握了一套潛規則,以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和摩擦,但競爭的存在仍是必然。姑勿論如何,最重要是凝聚維繫一群相熟的老主顧和街坊。人情味由此而生,腳踏實地的民間生活方能活現,豈是今天虛擬的真實所能相比。
數年前,偶拾一玻璃「燈罩」,造型獨特,原想配上燈膽,變成枱燈自用,其後,機緣之下,在地攤故紙堆中,撿得一本民國老課本,細閱下,竟發現「燈罩」原來是民間失傳已久的捕蠅器,跟昔日鄉中父老口述之器相互印證,原來是同一物。驚歎脆弱器皿竟能輾轉數十載,流落至今,也得讚歎此設計,畢竟是舊日民間智慧的文明產物。
短短三十年的光景,我們目睹香港電視業的風起雲湧,一同經歷和成長於這段光輝歲月。欣賞到不少家喻戶曉的經典劇集,不僅為本地市民留下美好珍貴的回憶片段,本地電視更開拓周邊國家的市場,為世界各地的華人提供姿采豐富的大眾娛樂,奠定作為流行文化重要的部分,着實令我們感到自豪。
香港曾有華資「四大百貨」的出現,確實為早年地位低微的中國人爭回一口氣,戰後的60年代開始,國貨業的鼎盛更是一時無兩,踏入經濟起飛的70年代起,日資百貨大舉來港,印證香港繁華與文化交織的美好世代。百貨公司既是潮流指標,更是大都會的現實寫照。
回想打從70年代開始,多少具有歷史背景和建築特色的建築物,在無聲無息下一一被拆卸……眼前所擁有的,是經過數代人辛勤積累的成果,雖或微不足道,但自有其獨特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