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接到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莫雅慈教授來函,邀請我擔任學院第198屆畢業典禮的主禮及頒獎嘉賓,有點感到意外。能夠在港大教育學院慶祝100周年的重要時刻擔任主禮嘉賓,這是我崇高的榮譽。2017年10月英國Time Higher Education World Ranking 2018 的學科評比,港大教育學院榮登第四位,在史丹福、哈佛及牛津之後,可喜可賀,也是慶祝創立100周年的最佳賀禮。典禮在大學的李兆基會議中心的演講廳舉行,要分早午晚三場舉行,有1,000多名獲各種學位的畢業生,我在典禮與應屆畢業生分享了我在過去30年與教育結下的情緣。
我1983年進港大念中文系,與我很多同學一樣,立志當一位中文老師。在我的中學生涯中,影響我最深的,是中文及中國歷史科的老師。我在1984年到中國旅遊期間,買了一套《中國語文教師手冊》,早點為畢業後當老師做好準備。1985年暑期,我參加了一個由港大學生會舉辦的18天北訪教育交流團,那一年被譽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年。記得在炎炎夏日坐硬臥火車抵達上海,連續拜訪了復旦、同濟、交通等老牌大學,與老師及學生討論中國種種教育問題。之後再到南京訪問南京大學、南京工學院等學府,對這個六朝古都的深厚文化有另一番體會。此團的重頭戲是北京之行,我們拜訪了北大、清華、北師大、中央民族學院、北京體育學院等名校,改革開放後這批歷史悠久的院校重新綻放昔日的光芒。那次我還有機會拜訪著名學者錢鍾書與楊絳伉儷,與錢先生的一個多小時對談,永世難忘。
榮獲最佳代課老師獎
返港後,我做了一個人生重大決定,停學一年做港大學生會內務副會長。為了賺取一點生活費,經同學介紹,當年9月我到一家夜校教高中的中國文學課,正式當了一年老師。我與他們有不少共同語言,那一年的夜校教學生涯過得很充實,也為我計劃中的教學專業打下基礎。
1987年畢業後我留校做研究生,也當過幾家中學的代課老師。其中一次是教兩個星期的大學預科中國語文,由於我很用心教學,也關心學生的前途,頗受同學尊重。之後他們邀請我參加謝師宴,更頒了一個最佳代課老師獎給我,喜出望外。當時我想,自己有條件做一個好老師。30年後,數月前有一天我在一間眼鏡店購物,一位男士叫我文sir,問我是否記得他。他就是我獲得最佳代課老師獎那家學校的學生,現在是一個眼鏡連鎖店的老闆。
1989年春夏之際,我無心插柳在北京見證了一場風波之後,6月上旬參加了港大學生會策劃的北美教育交流團,主要拜訪西岸多家名牌大學,了解她們的大學管治與學生自治經驗。原本半個月的行程,後來戲劇性的變成三個月的美加體驗之旅,因為連東岸多家名校的香港學生會及華人團體都邀請我們去交流。我也適逢其會的參加了在芝加哥舉行的全美中國學聯的首屆大會,代表香港的學界出席。在三個月的旅途中,我為幾份報紙、雜誌做自由撰稿人,寫了不少第一手的見聞與訪問。我與教育有很多不解之緣,但最後我選擇了做記者,沒有走上教學之路。
保持對教育的初心
1991年,我擔任一本新辦的月刊《教師世界》創刊總編輯,有機會接觸到很多校長和老師,採訪了很多教學的喜樂與艱辛故事。這本與教協合作的免費雜誌每期寄出60,000本給全港的教育工作者,當年是創先河之舉,可惜只是曇花一現,無以為繼。之後我加入《信報》,20年的編輯生涯中,我採訪過很多高等教育的學者,編輯過大量談教育政策的文章。80年代末我參加了教育眼這個專業團體,常常有機會聆聽很多教育界前輩談香港的教育問題,馮以浤、阿濃、程介明、鍾志平、黃顯華、張國華等骨幹成員都是活躍分子,我算是最年輕的後輩。在《信報》工作的日子與這批專家有更多接觸機會,港大教育學院程介明教授的「教育評論」專欄從八十年代開始,從未間斷,對香港教育政策的討論貢獻良多。九十年代末我為教育評議會開設的「教育前線」專欄,每周緊貼教育熱點題目,深受政府及學界的重視。
在《信報》服務了21年後,2014年10月我創辦灼見名家傳媒,教育是網站的主要內容,在創社開幕儀式,我邀請了香港十家高等院校的校長出席,發表他們對香港高等教育前景的觀點。三年下來,網站對教育內容的重視,保持我對教育的初心,論對教育的重視,我敢說沒有其他媒體可以相比。這條路不容易走,但有很多支持者和讀者,給我們鼓勵與打氣。學而後知不足,教而後知困,願與所有教育工作者互勉。
原刊於《明報月刊》,本社獲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