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簡略述說甚麼是團隊力量與當中的理念假設和建立條件,本文嘗試延續以上討論,並以實例去申述建立團隊力量的可行性和提出某些重要關鍵因素。
過去10年,筆者曾在兩所不同的中學任職校長,特別是在兩校接任前期的遭遇都有若干相同之處,對建立學校團隊力量去迎接學校發展挑戰,當中有許多體會。筆者曾服務的兩所學校都有一些共同點,例如:
學校處於弱勢,區內知名度和校譽不高;面對生員不足及縮班威脅;
由於學校有一定的歷史,日久失修,校舍設備破舊,欠吸引力;
基於對前景不明朗兼欠滿足感,一般教職員感到士氣低落,流動性高;
學生大多屬於第三成績組別,自我觀、學習動機、學業成績和自信心等皆較他校同級學生低落;
學生當中有許多屬超齡、曾經輟學、留班或重讀的青少年人,加上踏入反叛期,部分更呈現嚴重秩序和行為問題;
惟新移民學生可塑性高,學習動機較強,大部分是學校重點栽培的對象;
辦學團體及校董會成員願意賦權校長進行改革,是扭轉學校命運的契機。
針對上述情境分析,筆者上任初期,便是以建立團隊遠象共識,以及聚焦改善學校與教師間的互信關係去提升團隊士氣,以期達致人盡其材為首要任務。其次,借用 David Hopkins 和他的劍橋大學團隊 (Hopkins, Ainscow & West, 1994; Hopkins, 2002) 所發展的 IQEA學校改進計劃意念,筆者在兩校都用相近似的手法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去啟動改革工程:
一、因為改革成效不能一蹴即至,所以必須小心部署,改革內容先由小處做起
為了建立與全體同工有一致的異象共識,所以筆者用了許多前期時間去播放與教育改進相關的種子訊息,令合作夥伴們都能與筆者在早期已建立共同語言,認識筆者的教育遠象和領導風格;所以筆者在學校的內聯網上平台不斷發放一些與學校現況相關的文章,分享自己對學校發展、教育理念和如何配合教育政策與個人對最新的教育趨勢的觀點等,目的是讓合作夥伴都能互相了解未來學校發展的方向與期望,減少謬誤與矛盾。成功的思想教育是學校改革的第一步!
二、學校必須兼顧「組織穩定與維繫」和「持續改進與發展」,二者需要平衡
事實上,原校一定有若干現行運作是做得不錯和有需要保留的,所以新任校長必須懂得尊重已有的優良傳統工作習慣,包括良好的行政管理和教學政策等,以保留良好操作實務;避免因新人事新作風而導致凡事都改變,令人難以適應,最後導致組織不穩定,組織中人抗拒改變!當然,從積極面看,若因大環境的政策改變以致部分舊有措施運作失效,那便需由校長帶領校內團隊人員一起商議有效措施去改善,配合大小環境的改變而向前發展。
三、善用契機及借助外界專業力量,去建立團隊力量與發展創新改革思維
基於筆者在教育界服務多年,做過不同工作崗位,包括小學、中學和大學,故對學校教育行政和教學策略等都有一定的認識和經驗,也因此在業界中已建立了一個緊密的合作夥伴網絡關係,所以要調動一些校外資源和力量去幫助學校發展是可行的。例如筆者曾分別於兩所學校中引進大學的專家朋友們幫我校做顧問,主持教師培訓工作坊和列席指導校本評核與校外評核工作等,讓校內老師們有足夠的認知、感知和技術等方面的準備,更有信心地去迎接教育新挑戰;又例如學校需要若干發展基金、獎學金等去支援個別在經濟上有困難的同學,結果在多位有心人的努力之下,成功地為個別同學以至學校整體爭取到一個公平的學習機會和希望;另外,筆者也曾連繫地方組織、教育局、警務處、辦學團體所屬的志願組織和許多非政府組織的熱心人士等,一起為一些學習動機低和能力較薄弱的學生設計的校本調適課程,最終為學校帶來生氣和轉機。
四、建構團隊力量應放在整個學校改進計劃裏,並有先後緩急次序
基於任何教育改革項目最快者也需要用3-5年時間才會取得初期預計成效(Fullan, 2001a & 2001b),但改革步伐卻不能怠慢,所以必須由小成功開始。據教育改進學者的建議(Hopkins, 2001 & 2002),學校需設立一個5-7人的校本改進小組(英國一般稱之為 Cadre Team或 School Improvement Group),專為學校未來發展做鑽研、探究的工作,包括處理學校大小數據、搜羅及分析,然後參考相關教育理論和最新教育或課改政策,去訂定一個適合校情的長、中、短期發展計劃,作為改革依據。有關小組可由一位較有行政經驗、人際關係佳兼受各成員尊重的同工做統籌,成員不一定是同屬於學校行政人員身分(可避免身分重覆),但可以是一個包羅不同年齡、學歷、職級、科目專長和工作經驗的同工組合,最重要是屬自願性質和大家都有勇於付出及探究的精神;而為了配合小組的工作,全校都需要學習最新教育的資訊和相關政策,可透過校內或校外的教師發展活動去作持續進修,知識與技術與時俱進,因此有學者形容一個勇於持續改進的學校團體乃是一個學習型的組織。
五、學校改進計劃可從硬件與軟件的條件打造,和在學校的不同層面上推動
簡單地說,學校改進是可透過改善學校、課室條件和資源開發三方面去建造學校團隊力量,舉例(以筆者的第一間學校的「展能達善」計劃為例):
1. 在學校條件的提升方面
按時更新及增加學校設施和學校設備,如興建健身室、香草園、學生活動中心、攀石牆、蒸櫃、更衣室、獎杯櫃、2台電視播放校園資訊、改建禮堂舞台等,以配合學校的發展需要及滿足學生的需求。
以學校數據帶動改革,除收集教育局指定數據外,更收集不同學生的背景數據,以帶動學校改革及撰寫工作計劃。
重組學校的組織架構,以分擔校長的工作,例如校長以下有兩位不同功能的副校長,其下再分人事、財務、學生事務和教與學的管理委員會。
領導及賦權管理,施行集體決策系統,授權中層管理人員多做領導、策劃、組織、連繫及推行的工作。
常設學校改善小組,吸納不同年齡、職級及科目專才去參與學校改革工作。
引進校外資源,邀請大學教授擔任學校教育顧問及主持教師發展工作坊。另與本港或海外中學、大學結盟,協助推動學校改進計劃。
全校參與學校的發展計劃,做好 PIE(Planning,Implementation,Evaluation,即策劃、推行和評鑑) 的校本管理工作。
教育的推廣,印製學校概覽、教研錄、校長家事分享、學生詩文集及校刊等,以作推廣。
2. 教與學條件的提升方面
按能力分組及以小班形式教學,藉着英語及數學科按能力分組教學,能更有效提升教與學效能,包括從增潤或強化兩方面去鞏固學生學習成效。
教學改善計劃,學校改善小組就教學方面,提出改善策略,透過成功的示範教學,推動教師在教學上持續進步。
支持教師持續專業發展,學校為方便教師持續進修及達致教育局規定的每年參加最少50小時或3年內150小時的進修時數,多次批准教師參加在職進修課程,安排代課,並特多聘幾位合約教師和教學助理,一來減輕教師課擔,二來安排教師助理分擔教師的非教學工作。
鼓勵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特設教學設計及教學論文獎勵計劃,鼓勵教師多嘗試不同教學試驗計劃及建立教師分享文化。
多舉辦學術交流,學校不時舉行兩地或姊妹學校的學術交流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形式多元化,包括實地現場舉行教研活動式以視像會議形式進行「一課兩講」,提升教師的教與學效能。
推動多元課程,在不同時段按學生需要設計及提供適切課程,課程以切合生活、靈活有趣和鼓吹師生互動為主;另將學習平台由課室走到校外甚至境外,務求讓學生將學習與生活結合,利用探究提問與反思,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此外,透過學生自主學習,建立學生的自學和自我挑戰能力,希望他們最終能養成自我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及持續進修的習慣。
建構及推動積極的觀課文化,每年學校也會進行觀課活動,透過觀摩,教學質素持續進步。
加強拔尖保底策略,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額外的支援,以抽離或小組或課後加強輔導等形式進行,打好他們的學習基礎。
五、資源開發方面
連繫辦學團體及所屬教會,為特色學校提供資金、學生獎學金及教師發展津貼。另外,聘請青年幹事入校協助工作。
邀請適合人士擔任教育顧問,為教師提供培訓及教學支援。
與教育局保持良好合作關係,為學校發展及工作提供協助,如區域學校發展組、訓育組及缺課組等。
聯繫所屬教會,為靈育工作提供資助。
與警務處緊密合作,為已建立的「彩虹教室」提供協助。
聯絡非政府組織及社服機構,為「彩虹教室」、新來港學童計劃、歷奇活動、街舞及魔術訓練、禁毒、試工、義工活動等提供協助。
與海外、內地大學結盟及姊妹學校,為學生提供多元升學的機會。
善用家教會的資源,加強家校合作關係及為學校事工發展提供幫助。
善用校友會的資源,為學生建設支援平台,邀請傑出校友回校分享並鼓勵在校學生努力向上,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綜合以上所說,就算做好了上述各項的準備,也只是為建立校本團隊力量作了個開始,以後還需各位教育有心人聯同校長一起按校情變化而再行調整執行策略!不過筆者必須強調,校長是學校的靈魂,是領導效能的主要來源,其教育價值觀、領導行為嚴重影響校內運作與教學產出,直接或間接左右學生的學習成果。而成功學校管理的關鍵在於人的質素的提昇,如何領導及發展人的積極性,如何建立遠象和發揮有效團隊方面,當中校長的領導固然重要,但每一個同工的影響力也不容忽視!因為若要最終帶動學生成績提昇的,必然是教學人員的能力與及學與教能力的提昇,所以筆者認為:團隊力量的產生和教師領導的建立對學校最終是否改進關係至大。
Reference:
Fullan, M. (2001a). Leading in a Culture of chang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Fullan, M. (2001b).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opkins, D. (2001). School Improvement for Real. London: Falmer Press.
Hopkins, D. (2002).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for all. (2nd ed.) London:
Falmer Press.
Hopkins, D., Ainscow, M. and West, M. (1994) School Improvement in an Era of
Change. New York: Wellington House.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