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與共各美其美

中央民族大學成立於1951年,就是專門為面對少數民族而設立的。這裏教師的說法,中央民族大學的特點,恰恰就是不迴避差異,而且特意承認差異、突出差異,但又致力於差異之間的共融。

「美美與共,各美其美」,是費孝通先生在中央民族大學題詞中的兩句。最近有機會訪問這所中國各個民族集中的高等學府。去之前,多少帶點好奇,因為覺得這一定是與普通大學不一樣的院校。果然很不一樣,校園,只有36畝,在這爭相建設幾百畝甚至上千畝校舍的世代,算是非常小的校園。不過,校園很漂亮,樹的品種很多,深秋立冬,到處的銀杏黃葉,轉眼滿地落葉,煞是好看,引得許多人駐足拍照。

學術內涵 大學根本

這是一所985大學,也就是說,頂尖的、國家特別關注的、但也要求特別高的大學。985的概念,現在由「雙一流」的目標取代:「一流大學,一流學科。」流行的看法是,沒有一流的校舍,怎麼算一流大學?全國如是,中央民大也難逃建大校舍的浪潮:將在豐台建一個大校園,1,200畝,又會在海南建一座更大的校園。與學生座談,都捨不得現在的校園,不是固守,而是擔心「沒有人氣」,也是頗為合理的擔心。

這種擔心,許多學校都會有,但是中央民族大學也許特別有其特殊原因。許多大學建起了龐然校舍,一流的最新科技設備,所缺的卻是學術的內涵,缺少支撐的文化底蘊。中央民族大學卻似乎恰恰相反,設備並不突出,甚至可以說比較匱乏,但是卻有着深厚的學術能量與文化底蘊;而這種文化底蘊,卻恰恰是人際之間的和諧共融,也就是費孝通所說的「美美與共,各美其美」。

中央民族大學有學生1.6萬多人,少數民族佔55%左右,涵蓋全國正式承認的56個少數民族(中國的「民族」,也包括西方概念的種族〔race〕,此處不贅),但也包括一些人數極少的「未識別」的民族。

但是最值得注意的、也是使得筆者不斷思索的是,全校瀰漫的和諧共融氣氛。與學生座談,不管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的,都自然地流露出在共融文化中生活的幸福與感恩;漢族的學生一樣如此,即使在教工食堂遇上毫不相識的教師,都會流露這樣的氣息。學生還可以講出許多共同生活中經歷的,從誤解、彆扭、適應,到享受、感恩的過程。

學生畢業後的去向,不管什麼專業,也很多與民族共融有關,例如語言、考古、歷史、舞蹈、音樂、美術。繼續念碩士的是大多數,但是比一般的985要少,不少學生於大學期間才發覺自己民族的許多優勢和「美好的東西」,因此立心回到自己的家鄉工作;甚至有漢族學生開始愛上少數民族的文化和風格,希望到少數民族地區生活。就算是創業,也多多少少運用了他們的少數民族的特點。

教師也是如此。教師略多於1,000人,37%是少數民族;教授之中的比例還略高些,39%。在各院系訪問的時候,根本分不出他們的民族身份,真箇是打成一片。但他們又毫不忌諱自己的民族,反而是自豪地表明自己的身份──她是白族、他是土家族……那氣氛十分動人。

在教工食堂碰上毫不相干的教師, 也是主動介紹自己難得的經歷和感受。民族共融,看來是中央民族大學上上下下引為自豪的一個共識。

和諧共榮 幸福感恩

訪者無不動容,因為這是世界少有的範例。許多國家,都有種族問題,但是,一、一般只牽涉一兩個種族;二、那是在主流種族佔絕對優勢的校園中,處理少數族裔;三、無論如何努力,還是有種族之間有形無形的張力。同行的一位外國學者,說這種情形在世界上非常難得,值得寫一本書。

中央民族大學成立於1951年,就是專門為面對少數民族而設立的。這裏教師的說法,中央民族大學的特點,恰恰就是不迴避差異,而且特意承認差異、突出差異,但又致力於差異之間的共融。回頭看,也可以說是人類一個很特別的試驗,也是一個頗為成功的試驗。

聽從事中國少數民族研究的同事說,漢族學生的增加,是近年的事,開始感覺到,若整所大學絕大部分是少數民族學生,會產生「隔離」的效應,反而不利於少數民族與漢族的融合。

這個群體,假如放在全球的背景來看,其意義便遠遠超出多元文化之間的和諧共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人類似乎痛定思痛,因此出現很多致力於多元文化和種族和平共處的世界性理念。就教育而言,大的如UNESCO的成立,小的如聯合世界書院(United World College)開辦,都是以人類解消分歧、共融共處為宗旨。

但是環顧現在的世界,到處都是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思想、文化、宗教──而釀成對立、衝突、仇恨、撕裂,甚至釀成戰爭,互相毀滅。國際爭端、黨派紛爭、地緣衝突、宗教戰爭,無不是由於人類不善於處理互相之間的差異,而把差異輕率演化為不可調和的矛盾。不止如此,而且即使是知識分子,很多人都已經假設,一旦有差異,就一定是互相廝殺,成為一種普遍的哲學。

多元共處 世界渴望

從這個背景出發,中央民族大學的存在,應該是「求大同,存大異」的典範。突出多元差異,而又能夠和諧共融,就不只是一國之內的典範,而應該有全球的意義,她見證了一種回歸人類本性的哲學。簡短的訪問,無法深入了解這種濃郁的多元共融是如何形成的。生活在中央民族大學的仝人,也許因為生活在這種文化裏面,一切都是理所當然,taken for granted,因此未必會感到有深入研究本身的必要。

1996年,UNESCO的The 1996 Delors Report提出學習的四大支柱,裏面就有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會共同生活),但只是提出必要性;中央民族大學實踐,提出了可行性。

這就不只是這個群體的存在,而且她是一種哲學的見證;假如加以努力,中央民族大學完全有條件站到共融哲學的學術前沿。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民族學院素來是大師聚集之地,著名的學者如潘光旦、費孝通、翦伯贊,都曾經在這裏任教。他們所在的單位,現在把民族學、社會學、考古學融合一起,成為一個學院,可以說是打破學科人為分割的一種積極創舉。走訪各個學術部門,真箇是大將如雲,直覺自己非常渺小。這些都是長年累月在少數民族地區辛勤奔波,不斷創造學問的大師巨擘。

看來,中國的民族共融,裏面有許多學問等待發掘:一、比較容易感到的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傳統、不同宗教之間的互相認識,學會一起生活,而且享受這種相處;二、理論上,人們常說,多元是一種財富而不是一種包袱,話是這樣說,真正做到很難,中央民族大學則體現了這種理念。

與許多大城市一樣,北京街頭到處可以看到隨意放置的「共享」單車,已經成了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聯想起,正在逐步步向「共享」社會的時候,人類卻似乎很不懂得如何「共存」,中央民族大學卻提供很好的啟示。中央民族大學的精神,如何能夠傳播予更大的群體?傳到其他大學、傳到校園以外,能夠讓全球共享?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