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不斷發展,而且發展的速度愈來愈快。最近有幾個機會接觸與科技發展有關的訊息,與教育也不無關係。在此與讀者分享。
記得現任港大校長馬斐森獲委任前接受大學同事詢問,筆者在大會問:「你認為高等教育的前途是什麼?」答案是「科技(technology)!」當時有點意外,但又不完全意外。在西方,尤其是美英,許多人把科技看成是社會的前途,這與他們文化之中把物質和技術看得重於一切很有關係。
以「多元智能」聞名的Howard Gardner,1984年曾經寫過,認為有些文化把人與自然界的關係看得最重;而另一些文化則把人與人的關係看得最重(當時他是論述不同文化中對於「基本能力」的不同理解,此處不贅)。
以此推導,有些文化會把物質性的、技術性的、看得見的事物,作為觀察世界的主線索;馬斐森大概是屬於這種文化。
另外一些文化會把社會性的、意識性的、無形的方面,作為觀察世界的主要視角;後者這種視角,更多的會在意全球的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變化,認為那是更加根本的。
科技猛進 福兮禍兮
一般情形下,筆者會傾向於後者。比如說,全球的生產、市場、機構、消費……都在變化,而且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那是很根本的,科技的發展只是其中一個因素。還有一種看法是,科技的發展是永恒的,並不是今天才產生影響。記得1960年代,電視剛剛進入家庭,香港有好心人編了一首粵語童謠:「睇電視,害處多,電視教壞啲細路哥!」現在聽起來,當然有點滑稽,但是也說明,一項新的科技發明進入生活,人們不太清楚它的影響,總是有點提心吊膽,很容易把科技的負面影響放大了。但是,幾十年下來,電視已經不由分說地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好處與壞處,人類都要與它共存。
1997年,訪問新加坡ICT的教育計劃。教育部負責人說了一句話:「ICT is most advanced when it is taken for granted(資訊科技最發達的時候,也是人們不再在意的時候)。」的確,現代的城市人渾身都是電子儀器,但再也沒有人在意電子手錶、智能手機內裏的科技乾坤。
當年電視機的出現,其影響也許不如電的發明。而電視機也許不過是繼電報、電話、收音機之後的進一步發展;也可以認為電腦、手機的出現,也不過是這種發展的進一步,不必大驚小怪。今天,不管在什麼地方,手機已經不由分說地成了人類生活的一部分。不由分說!不由分說!
不過,今天科技的許多發展,的確是前所未有的突破。不管將來會不會習以為常,這些發展,的確會對人類生活引起根本性的影響,不由得我們此時此刻不去注意。
尤其是教育——科技的突破性發展,我們的下一代有準備嗎?或者換一個角度,我們的下一代也許比我們更能適應新一代科技下的社會,我們能夠理解他們嗎?
科技發展 中國奇蹟
近來有機會訪問深圳的幾個機構。訪問的機構,包括小型飛行器、基因工程、人形機器人、物聯網、南方科技大學等。校友中不乏科學與工程出身的,還是覺得大開眼界。有些在電視節目中看過,尤其是英國廣播電台(BBC)的介紹,但是親身交談,還是不無震撼。
深圳之震撼,在於科技創新創業的,都是年輕人,許多單位,都是20多歲的小伙子;30多歲已經算是年紀較大的了,此其一。
深圳的供應鏈——研發、生產、營銷、融資、法律等等——非常齊備,而這是世界其他地方難以匹比的,此其二。連帶深圳的人才鏈也非常齊備,有轉過來吸引了全國甚至全世界的人才,在此融合滙集。雖說國家對深圳有許多優惠,政策比較靈活,但是畢竟超越了許多發達國家,從這裏看到科技發展的前沿。
但是假如說有什麼我們的腦袋不適應的話,那就是中國沒有我們境外、國外的許多顧慮。突出的如私隱問題、人工改造的倫理問題(ethical issues),因此發展起來就毫無障礙,勢如破竹。基因改造,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還有低一點層次的例如詐騙(例如不絕的電話詐騙)、偷竊(例如共享單車的大規模失竊),也可以因為科技的發展而層出不窮。如何看?一種看法:這都是科技的無障礙發展惹的禍!另一種看法:這是科技發展難免的,不能怪科技。無論如何,科技不會因為這些問題的出現而停止發展,而這些發展又不是任何人可以阻擋的。
後來在饒宗頤學術館聽了郭毅可教授的講座,才知道後面有更加深層的變化,以前沒有想過。郭教授是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數據研究所的所長。郭教授的講座內容很豐富,這裏只是引用筆者片段的理解。他認為,數據已經從純粹的資訊演化為資產,又會進一步演化為資本。
這種資產,有異於工業社會的商品,因為它是一種共享的資產。而其價值,就在於共享的大數據;大數據的使用,又會產生新的數據,因此它的價值在於使用中不斷增長(而不是不斷消耗)。而且,數據沒有排他性,不會因為某個個人的使用而妨礙別人的使用。
因為有了大數據,就有了超越人腦可以操作的機器智能(郭教授堅持認為,不應該稱作人工智能);其最後結果,就是機器智能可以代替人類做許多人類正在做的工作。郭教授的推論,就是人類於是可以潛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所有的生產與服務都可以由機器智能代勞。
而由於大數據的「共享」特點,擔任中介角色的中心機構(例如醫院、餐館、超市)就成為不必要,郭教授認為,必然有一個「去中心化」的而進入一個「P-P(人到人)」為主的社會;他甚至認為,這也許更接近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社會。如此推導,自古存在的貿易、貨幣,都會成為不必要。
的確,我們有一位外籍同事,是中國通。最近在內地乘高鐵,掏出錢包拿現金,被周圍的人投以善意的微笑——人家都用「支付寶」,不用現金了。
郭教授是一位科學家,論證很嚴謹,但是震撼之餘,也引起了不少疑問。最核心的問題是:機器智能代替人,最終的目的是什麼?後面潛在的問題是:機器智能是否真的可以代替人?機器是否可以有情感、有創意、有幻想?更實在的問題是:機器智能,會不會製造大量的失業?
大數據兮 私隱安在
最近一期Educourse(專門討論ICT的教育雜誌),刊登了IBM教育負責人Michael King的長篇論文。他引用一個較早以前的數據,1985年,銀行剛剛開始有機器提款,當時美國全國有提款機6萬部,櫃枱服務員48.5萬名;到了2002年,全國ATM達到35.2萬,櫃枱服務員卻有52.7萬,不減反增。他的觀點與郭教授相近。後者認為,人類會不斷為自己創造可做的事情,不斷豐富自己的生活。
相反的看法是,人類不斷增加自己生活姿采的同時,卻也不斷在惡化自己的環境;在享受今天生活的同時,卻為下一代留下了許多負累。
King的文章,篇幅頗長。他提出高等院校須要建設「智能校園」(cognitive campus)。總的概念,頗有新意,就是要下一代在校園便要優先經歷大數據的世代。不過,他提出的3個方面:教學手段、就業資訊、行政管理,似乎停留在舊的觀念,不過運用新的科技手段而已,而沒有考慮到一些基本的觀念,都在面臨巨大的挑戰。
郭教授和King都承認大數據面對的一個最大的挑戰,那就是私隱。大數據的前提,就是累積愈來愈多的個人數據,才能迅速地提供有用的訊息,才能成為資產。King文章的後半部,就提出如何為下一代準備大數據帶來的挑戰。不過只是虛的概念,真正施行的,蓋有之矣,吾未之見也!
無論機器智能的發展,還是對大數據的認識與使用,香港都正在迅速墮後;而對於下一代的教育,更似乎不在我們的雷達網之內。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