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風光》80年 King Sir八十大壽

——浸大校友演舞台劇 頌揚貢獻回饋母校

《小城風光》描寫美國一個小鎮兩家人的悲歡離合,故事講述一位因難產去世的少婦,執意回到少年時期,「看到」年輕時的爸媽,一切都彷如昨天那麼平凡美好,她卻無法承受生命中的流光易逝。

今年是美國劇作家曹爾頓‧懷爾德(Thornton Wilder, 1897-1996)的著名舞台劇《小城風光》(Our Town)面世80周年,首位把該劇介紹給香港觀眾的戲劇大師鍾景輝博士(King Sir)今年剛巧也是80歲。浸會大學尚志會將於11月12日在新光大劇院上演舞台劇《小城風光》籌款專場,以頌揚King Sir對香港舞台表演藝術逾半世紀的貢獻,並回饋母校,所籌得款項將用於大學整體發展。

尚志會會長徐國榆(左一)與一眾台前幕後及浸大校友合照。
尚志會會長徐國榆(左一)與一眾台前幕後及浸大校友合照。

King Sir上課 不計學分也要聽

浸會大學尚志會會長徐國榆表示,今次演出特別邀請旅居新西蘭的資深藝人張之珏,連同演藝學院前駐院藝術家暨講師傅月美聯合執導。張之珏為浸會校友,為著名電視、電影演員、電台主持及導演;傅月美則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為資深舞台劇演員、導演及導師。
畢業於浸會傳理系的徐國榆回憶當年受教於King Sir門下時表示:「當年上King Sir的課,不理有沒有學分,總之他教的課,我一定去聽。」他指出,70年代以前,香港戲劇界沒有什麼專業教育,很多演藝界精英都來自浸會學院King Sir的課堂,包括毛俊輝、張之珏和林尚武,「他們三位浸會校友,都飾演過《小城風光》喬治‧吉博斯一角,浸會無疑跟《小城風光》結下了深深的緣份。」
張之珏則表示,是次演出不僅保留原著的象徵主義風格,亦會加入現代元素,特別是布景設計、視像錄影、燈光音響等方面,務求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蘇玉華:一生人應該要演一次

《小城風光》由著名編劇海滴翻譯,參加演出的演員包括李司棋、謝君豪、蘇玉華、葉進、楊英偉、譚偉權、施淑婷、劉錫賢、黃文慧、何浩源、魏惠文、黃雋謙、林芷沿、陳建文、盧嘉能等,其中不乏浸會大學校友。
演藝學院畢業的演員蘇玉華表示,很榮幸有份參演《小城風光》,「10年前我在美國居住了一年,當時在紐約看過這個舞台劇,覺得很感動,認為一生人應該參與演出一次,今年有機會參與《小城風光》的團隊,夢想成真,感到很開心,很榮幸!」

「樓神」趙國雄(左三)做專場演出籌委會名譽主席。
「樓神」趙國雄(左三)做專場演出籌委會名譽主席。

另一位演藝學院畢業的演員譚偉權談到King Sir與演藝學院的關係:「沒有King Sir,就沒有演藝學院!」譚偉權回憶在學院時,King Sir執導他演出的第一部舞台劇《油脂》(Grease)。此後他演出多個舞台劇和音樂劇,與King Sir結下不解緣。因此,這次「都是因為King Sir,接到電話便立即答應演出。」

向死而生 流光易逝珍惜眼前人

《小城風光》描寫美國一個小鎮兩家人的悲歡離合,故事講述一位因難產去世的少婦,執意回到少年時期,「看到」年輕時的爸媽,一切都彷如昨天那麼平凡美好,她卻無法承受生命中的流光易逝,慨然說:「我受不了。他們是那麼年輕漂亮。為什麼他們會漸漸衰老呢?媽媽!我在這兒。我已長大了。我愛你們,我愛一切事物──我不能毫不在乎的觀察一切事物。」然後,她毅然告別過去的一切……
《小城風光》充分利用舞台「穿梭時空」的特色,以象徵手法探討愛情、婚姻、死亡。探尋人生意義,道出人生哲理。劇中,蘇玉華與李司棋分別飾演親家,由謝君豪以敍事方式道出小城故事。

浸大尚志會籌款演出公報和昔日《小城風光》公演的演職員表。
浸大尚志會籌款演出公報和昔日《小城風光》公演的演職員表。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