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言阿羅漢,漢魏初譯時稱為應真。應者,應化之意;真者,真人之義。應化之說,取義於佛經;真人之說,取義於蒙莊。
經稱阿羅漢,概有怖魔殺賊之內涵。所謂魔也賊也,統指身心煩惑之表相也。
由平白凡夫修證而得羅漢之果位,以其能斷三界系縛之煩惑而證道果者,唯其中有多分斷、少分斷、全分斷之差別,故有四果四階之類別,有一生證得、七生證得之分齊。而得大阿羅漢果者,臨終皆灰身滅智,泊焉歸寂。
唯心轉物
但相傳佛敕阿羅漢弟子中,如大迦葉、賓頭盧、羅睺羅、君屠缽嘆等四人,皆遵遺命而留形住世,以洎劫末而待當來劫中之補處世尊。蓋亦以說明形壽世間之可以唯心轉物之旨也。
由於此說,唐代文化藝術中,即有貫休和尚臆繪十六羅漢之創作,後世復擴而充之,而有十八羅漢,甚之五百應真、八百羅漢之傳述,繪畫、雕刻、塑造之藝術傑作,皆由此而產生。而觀音堂、羅漢殿之普及,尤數概見。
為此,老古出版社特將由法國同人寄來前人專著《法住記及所記阿羅漢考》一書,重刊應世,俾廣研究之知見,亦一難得之勝緣也。
本文選編自東方出版社(簡體): 南懷瑾先生著《中國文化泛言(增訂本)》,後刊於南懷瑾學術研究會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