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於2017年5月11至13日獲邀前往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在「2017亞太無形文化資產論壇」(圖一)作出分享,更與當地38位專家學者及來自泰國、印尼、日本、馬來西亞、圖瓦等亞太地區的專家學者(圖二)交流無形文化資產前瞻教育的可能與方法,開拓了嶄新的視野。教育項目是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施政重點,現藉本文向林太就「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政策」提供個人的管見。
「2017亞太無形文化資產論壇」主題為「無形文化資產的前瞻教育與當代實踐」,議題涵蓋「傳統與當代:無形文化資產保護制度與教育/學習」、「專業人才育成之當代課題」、「地方學與教育協力網絡建構」、「社區/社群永續發展與培力/培育機制」及「當代社會脈絡下傳統文化的再生與學習」等五項,並以「無形文化資產的永續發展與教育」為題,邀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施國隆局長、日本亞太地區無形文化資產國際研究中心(UNESCO贊助)岩本涉所長、泰國清邁小人物保存組織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Ms. Angela Srisomwongwathana,為本次論壇進行專題演講。論壇最後安排「青年圓桌會議」,讓當地年輕無形文化資產繼承人及研究學者現身說法,分享傳承、教育及學習的親身經歷及感受。
保存文化資產的思考模式
論壇開首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施國隆局長致歡迎辭,並主講「台灣無形文化資產的教育推廣政策」專題講座,重點是講述政策上如何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決議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接軌,當局在2016年7月27日新修正的《文化資產保存法》中把台灣的無形文化資產按公約的五種類別歸類,並分析如何在教育、學習及推廣政策方面傳承無形文化資產。相對香港,雖然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在2015年5月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組升格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並深化在確認、立檔、研究、保存、推廣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的工作,但在教育層面上卻乏善可陳。筆者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曾在會議中建議民政事務局需加強與教育局溝通,合力就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方面作出突破的發展,但至今尚未見到一絲曙光。
議題發表方面,令筆者最感興趣的是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菅豐教授講述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與公共民俗學——共學的態度與方法之必要性」,他提出「由下而上」的「共學(collaborative learning)的思考模式,透過「平行對等」的「共同治理(collaborative goverance)」的社會治理方式,以「尊重擁有、管理無形文化遺產主體」的態度,方能有效保存維護(safeguard〕無形文化資產。菅豐教授在分享時以日本國家指定的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新潟縣抓牛角習俗」為主題,講述他在「共學」的過程中,如何向「遺產的承繼者」學習內部觀點所認知的無形文化遺產的價值與重要性,同時又了解到他們目前面對的困難。菅豐教授最初由作為一位外來的學者認識「遺產的承繼者」,至後來直接參與「抓牛角習俗」,自己成為「遺產的承繼者」,最後由於在「共同治理(collaborative goverance)」的社會治理方式下,令「抓牛角習俗」不致因為日本政府修改「愛護動物法案」而遭受取締。菅豐教授的個案令筆者想起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主任廖迪生教授保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澳端午遊涌」及「大坑舞火龍」的例子,不過前者是廖教授土生土長的地方,後者卻是以外來學習身份協助。經過廖教授多年的努力,加上民間團體的協作,上述兩項風俗已得到保存及持續發展。筆者以為未來特區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或提供誘因,令專家學者可以親身走進社區,跟「遺產的承繼者」雙向共學,以保存有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以外來者身份保存文化資產
泰國小人物保存組織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Ms.Angela Srisomwongwathana分享的「無形文化資產守護與青年參與」也十分具啟發性。Angela在2004年創辦了小人物保存組織(The Little People in Conservation Group〕,多年來在當地進行文化資產保存工作。Angela最初以外來者身份走到清邁蘭納一間佛寺,跟佛寺僧侶及當地村民協力保存寺院的文化資產。Angela強調「小人物」指的是非學術、非官方、沒有權力的平民,強調保存力量必須從民間出發,由當地社群自覺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性。筆者半世紀在長洲成長、學習及工作,見證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洲太平清醮」的變遷,商業化及庸俗化造成了遊客「量」的增加,但風俗本「質」的劣化卻是不爭的事實,其中近年齋戒期「葷素之爭」更鬧得沸沸揚揚。筆者是次參與論壇,在「地方學與教育協力網絡建構」的場次中以「以區為本:香港長洲無形文化資產與中學的在地教育」為題,分享自2010年以來,我在長洲推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的經驗。在當天晚上大會接風宴中,有台灣學者問我有關計劃對學生有甚麼具體的影響﹖我的回應是他們學懂了尊重傳統風俗,其中最明顯的表現是不少舊生在臉書中表示在齋戒期會不吃葷腥,更呼籲親友及遊客尊重傳統。相關計劃得到優質教育基金資助,希望日後有更多「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的項目能夠獲批資助。
跟我同場次分享的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吳茂成執行長分享的「大廟興學:台江區域地方學與公共治理的可能」亦令筆者眼界大開。大廟即村廟,「大廟興學」指利用廟宇的公共力量,出錢出力,結合教育機構及非牟利組織,興辦各類社區學習課程,以及公共參與活動。當地人以「大廟」為教室,透過學習,加強社區凝聚力。傳統廟宇昔日具有「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社會參與」及「社區整合」等功能。昔日香港上環文武廟不僅是供奉文、武二帝的地方,也是華人議事及仲裁的場所,更是全港首間民辦義學。華人廟宇委員會共有24間直轄廟宇,轄下「華人慈善基金」除發放緊急援助予本港有需要的華籍人士外,亦提供撥款予其他機構以舉辦各種類型的慈善活動,包括推廣德育、教育或文化的活動。筆者以為華人廟宇委員會應該可以再走前一步,主動結合教育機構及非牟利組織,以轄下廟宇為「教室」,以加強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
文化資產繼承人的圓桌會議
論壇最後一個環節是青年圓桌會議,幾位年輕無形文化資產繼承人及研究學者向與會者親述個人的困境——缺乏支援,加上前景暗淡,不禁令我想起日前剛接受傳媒訪問的一位熱愛傳統海陸豐麒麟札作的舊生黃烈褀。親人的反對,無阻黃烈褀對麒麟札作的熱忱,但現實迫人卻令年輕的「遺產的承繼者」沮喪,他在訪問中亦投訴政府未有具體支援「傳統工藝」,縱使在康文署舉辦的活動中亦以「價低者得」原則在內地購入札作工藝品,未有考慮本地札作人的生存空間。
青年圓桌會議其中一位「獅藝運動」傳承人吳登興先生反映他在學校推動獅藝的困局,其中一點最令筆者有同感的是——原來政府部門都是各自為政的。在台灣,是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專責推動文化資產業務,包括無形文化資產。在香港,非物質文化資產是由民政事務局主理。相同的是兩地的教育部及教育局均未有同步配合,令相關文化資產的傳承與教育有嚴重落差,令保育工作一直強差人意。愚以為必須在「局」級以上的「司」級從中協調,成立「跨局」的工作組,方能好好落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公告》的實施指南中「以適當的方式將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學習列入學校的正式課程」的要求。中國國務院曾發出「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呼籲「教育部門要將優秀文化遺產內容和文化遺產保護知識納入教學計畫,編入教材,組織參觀學習活動,激發青少年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因此,我認為候任行政長官有需要責成未來的政務司司長促成「跨局」的工作組,以達成中國國務院的要求。
「2017亞太無形文化資產論壇」已曲終人散,筆者正忙於準備兩個申請優質教育基金的計劃書,以繼續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在地教育」。現階段希望教育局可以把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列為優先項目,亦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教育經常性開支可以撥部份經費以支持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