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超穩定結構呢?我想很多人都會有一個感覺,但是很難講清楚。其實我也想不清楚。但是我想在這裏舉三個例子。
超穩定結構是尊重中華文化道統
第一個例子:明朝晚期,天主教教士利瑪竇奉派到中國來傳教。他起初認為中國是一個佛教盛行的國家,所以剃了光頭,掛着珠子,把自己裝扮成佛教僧人的樣子,想借僧人的身份接近中國社會。後來他發現,社會一般人並不尊重僧人,只看重儒者,所以他又戴上他自己設計的儒冠,學習儒學經典,自稱西儒。這樣他果真受到廣東和江蘇官紳的重視,最後還到了北京,勸化了不少士人信奉天主教。通過在中國20幾年的為學和傳教經驗,他做出了對中國天主教徒的「特別照顧」:他說他所信仰的「天主」就是中國古籍中的「上帝」,所以中國人只要能重新認識古已有之的上帝就可以;他還同意中國天主教徒可以祭拜祖先和孔子,認為這是對古人的崇敬而不是對神的崇拜。從利瑪竇的經驗來看,西方教會可以到中國自由傳教,但是要做出成績就不能違背中國社會的傳統。
第二個例子:李贄和利瑪竇是同時代的人。他是中國的穆斯林,也是一個反對禮教的士大夫。他覺得人趨利避害,自己為自己是正常的事情,理學家們所說的「去人欲而存天理」不是虛偽就是陳義過高。但他終於不被其他士大夫所容,也不見容於皇帝,最後被送進監獄,自殺身亡。
第三個例子:當穆斯林文明最初進入中國時,皇室沒有干預,但是在中國思維方式的影響下,穆斯林對伊斯蘭的闡述就不得不為遷就中華文化道統而有所變化,因為這樣才能在中國社會中紮根。就在李贄出生的第二年,山東濟南南大寺的掌教阿訇陳思(一位精研儒學的穆斯林學者,兼通漢文和阿拉伯文)為他主持的南大寺寫了一個銘文,叫做《來複銘》。從銘文中可以看出,伊斯蘭教的教義(Kellam)已經和儒家文化相互滲透相互融合了——「無極太極,兩儀五行;元於無聲,始於無形⋯⋯。繇太虛,有天之名,繇氣化,有道之名;和虛與氣,有性之名;和性與知覺,有心之名。存心與性,以事其天;慎修厥身,以俟此命;主敬窮理,以養此性⋯⋯。不爾,天顧畀之,人顧棄之,其將何以復帝者之命?」這些文字仍然留在濟南南大寺的前面。這篇銘文雖然沒有放棄「信主獨一」的基本教義,但是它所用的詞彙和說理方式卻來自宋明理學。
以上三個例子也許可以說明什麼是超穩定結構。至於中國為什麼會出出現「超穩定社會」,學者並無定論。我根據自己的閲讀與體驗,大致可以看到三個彼此相關的原因。
中國文化受地理環境影響
第一,自從春秋戰國以來,中國社會的主要經濟活動是農耕,而經濟發展基本上是重複性的勞動,只有因為人口增加而出現的規模的擴張,很少出現技術上或是制度上的改變。自從西周封建制衰落或解體以後,小農自耕成為經濟常態,即使有人成為大地主,一般在幾代之後也會因為子孫重複分家而重歸於小農經濟。
第二,自從秦始皇以後,中國的政治常態是大一統下的中央集權制。即使出現過若干次分裂的局面,但各個分裂政權的理想和作為仍然是中央集權,希望自己可以一統天下。這個制度到了明、清兩代更是加強了而不是消弱了。歷來的中央政權都刻意地重農輕商,這個基本國策絶對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第三,自唐代以來,直至20世紀,中國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內容幾乎沒有什麼改變;科舉取士的制度更是助長了或是造成了士人意識形態的固定化和趨同化。
以上三點相互作用,可能都與中國的地理環境有關,也就是說,一直到近代科技突飛猛進之前,以上的幾個穩定因素可能是中國人所居住的環境的最佳化選擇。
中美的結構截然不同
中國人口密度太高,可耕地很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非常近,所以必須要考慮到人際關係,不可能逃離人際關係網的。我坐飛機有過這樣的感悟:假如在美國的的農業區上空,大約大概每兩公里才會見到一戶人家,每家都附有獨立的穀倉(silo)。假如在中國的農業區上空飛行,不到一公里就會見到一個村落,每個出落都有成群的農舍。美國的確是得天獨厚,歐洲都不是這樣。但是歐洲傳統上沒有土地自由買賣,因為土地屬於貴族,而貴族實行的是長子繼承制,所以莊園還是比較大的。按照中國的習俗,所有兄弟都可以分家產,所以田產愈來愈小,基本上沒有大地主。大家都是密集住在一起的小農,鄰居很多,不少還是親戚。這樣說來,中美兩國的人際網絡和親屬關係絶對是不一樣的。
即使今天中國已經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但是對於父母和長輩的尊重和聽從還沒有消失。這裏講一個我這次來北京之前在香港聽到的一段對話。在電梯裏,兩個明顯是內地來的中年婦女在談話。一個問:「孩子多大了?」另一個答:「26了。」又問:「該抱孫子了吧?」再回答:「我不許他成家!30歲之前我不讓他結婚。」這樣的對話在美國是絶對聽不到的。
雖然現代許多年青人基本上是經濟自主的,但是家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許多時候父母能夠給子女提供較好的居住條件,也能為子女謀取較佳工作機會。這往往是家庭聯繫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傳統的人倫關係必然仍在起作用,家人之間的相互依賴要比我所知道的歐美社會大多了。
那麼這個超穩定結構到底以什麼為基本支撐呢?讓我講一個故事。我剛去美國的時候,學到一個遊戲,叫「大富翁」(Monopoly),意為壟斷。這個遊戲和我在台灣時知道的「陞官圖」遊戲有很相似的地方。相當一部分是靠骰子或陀螺來定勝負;「陞官圖」的起點是白丁,「大富翁」(Monopoly)的起點是赤貧。但是「陞官圖」的獎勵是取得功名官職,一級一級的往上升,路線可以是德行、能力,也可以是賄賂。「大富翁」(Monopoly)的獎勵是現金、股票、房地產,明顯體現了資本主義的運行。明朝、清朝、民國時代「陞官圖」一直很流行,聽說現在又有人把「陞官圖」改成了電腦遊戲。
依我看,宋代以來形成超穩定結構的主要原因是科舉制度下的功名利祿使士大夫成為官僚階級,獨佔權力,掌握各種資源。一個士大夫不論在宦海裏是浮是沉,他的子弟一定還是讀書求功名。而不靠功名賺了大錢的商人,也要讓子弟做讀書人,以便考得功名後可以傲視鄉里,光耀門楣,保護家產。商人不把賺來的錢投資在工業上,而是去買田產,參加農業社會的再循環。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容易保持穩定,但是對於社會發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從活字版到萬維網系列之六
下文預告:大國崛起之路——西學東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