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油價可以說是中國以外環球股市的最重要主導因素之一。由於油市崩盤釀成超級俄羅斯氣旋席捲全球,俄羅斯金融體系風雲變色,觸發歐美股市周初大幅下挫,本港股市大受拖累,儘管內地股市大幅上揚也無補於事。
本港股市投資者較多從相對窄義的角度看待油市的升沉。那不外就是三桶油(中石油[857])、中海油[883] 與中石化[386])尤其是中海油股價對油價的跟隨;航空股逆油價而升以及諸如油田設備與工程股份的蒙塵。細究起來,油價下跌對上市公司股份有負面也有正面效應,奈何周初股市受這般嚴重衝擊呢?
國際政治大博弈
油價在新世紀曾經歷過急速上升與大幅下挫的市場變化。金融海嘯使油價在不到兩年從超過140元/桶的歷史高峰,急墜至低於40元。論跌幅遠超本輪油市下跌近半的幅度,很明顯這次並非尋常市場價格的短期波動了。它包含了從國際政治的大國博弈、利益爭奪、地緣政治結構的巨變到金融市場資金鏈條繃緊等多個層次的問題,真正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會是影響深遠的事態發展。
油市現在發生的事絕非無因之果,不要期望會如金融海嘯那次因突然衝擊出現的價格急墜,爾後又很快復原。今天油市發生的事是科技與市場變化雙重因素推動的。一方面,美國的頁岩氣油革命扭轉了美國對外部油源的依賴;另一方面中國大規模工業化越過了高潮階段,對石油需求的增長已不若前數年之強勁。
人們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於世界石油資源分布極不平衡,主要蘊藏集中在中東地區,使中東成為現代工業最主要的血庫,從而成為各方利益爭奪的紛爭之地。控制中東無異控制世界命脈。而石油儲量豐富的國家奇貨可居,成為大國拉攏的對象。在這樣的背景下,油儲最豐的沙特成為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角色,是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國。
頁岩氣革命徹底改變世界能源格局,美國對外能源依賴大幅下降,使中東地位有下降趨勢。沙特為保住自己在能源世界的重要地位,採取壓低油價的策略以迫使高產油成本的產油機構退出油市。沙特出此招背後的理由是它的採油成本在產國中相對較低。
低油價對產油國不利尤其是對高採油成本的產油國最為不利。俄羅斯就是產油成本高過沙特甚多的產油國。本來沙特推低油價的目標主要是頁岩油氣生產商,但油價降到目前水平最受傷害的反是俄羅斯。因為美國油商,尤其是頁岩氣油生產商已在期貨市場為未年兩三年的產出作了對沖。如果把油市的崩盤看作是沙特、美、俄的博弈,俄羅斯是最大的輸家。
蘇俄民族主義夢碎
蘇聯共產帝國廢墟中誕生的俄羅斯在經歷了葉利欽試圖融入西方陣營的努力而無大成後,由於俄羅斯傳統與政治現實的雙重作用,產生了試圖重建帝國的民族主義迷夢。普京利用這種民族主義情緒作為他建立統治合法性基礎的工具,提出強國夢以强化國民凝聚力。
俄羅斯人民從唾棄共產帝國到民族主義高漲試圖重溫舊夢,真正是充滿矛盾的歷史弔詭。細檢現代人類社會,要建立一個長盛不衰強權,一定要有感召全人類的意識形態或理論學說。在我看來至今只有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上世紀七十年代前的共產主義思潮,具備這種感召力。從而出現西方和蘇俄的兩大強權。因為共產主義思潮與現代社會的要求並不相適應,尤其是當這種思潮外化為國家形式與經濟制度時,其缺失與弊端就隨時間推移而不斷顯露出來,最後被歷史所遺棄。反而自由平等的民主制度,它符合現代社會高效開發人類腦力資源,以造福人類社會的更多成員,及使世界大同的三大要求,在幾百年的實踐中證明了它的成功,從而產生巨大感召力。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日常所用幾乎全為這種制度下,那些國家精英的發明;而成熟的自由民主社會,社會經濟雖或有周期性的盛衰甚或嚴重的困難,但到頭來都有能力通過技術與制度的創新,不斷從一個高峰邁向新的高峰。這種感召力是巨大的感染,且有感化的效能。說它是軟實力,有時它比刀矛槍炮更硬。中國歷史鼎革時刻常有「天下傳檄可定」的說法,也正是感召力的一種表現。
這種意識形態理論學說與制度產生的感召力,是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有別的一種現象。在前現代社會有不少的帝國如蒙古帝國、奧斯曼帝國並不假什麼感召力,也建立並長期維持龐大世界帝國,這是因為傳統社會可以力征而經營天下。而且征服者多為有畜力可加利用的遊牧民族。誠如張信剛教授所說馬在文化發展中具不可忽視的角色,因為「戰將全憑馬力多」。
現代社會腦力是更重要的力量源泉,馬力早已瞠乎其後,乃至不知到那裏去了。只有能夠感召全人類的理論學說與社會制度才有可能無敵於天下。現代之世多少英雄好漢,不世天才或着眼於全人類,或局限於一國一族,奮其智能表演一番,結果前者功成赫奕,萬世留名;而後者誠也有顯赫之時,但多飲恨告終。納粹帝國與大東亞共榮圈都是例子,因為它們更多倚仗的是民族主義,沒有感召全人類的魅力。
俄羅斯的精英在放棄共產主義後,竟走向民族主義的陷阱。同時企圖以此重建崩解的帝國,再溫舊夢。是不自知不察世界大勢之頑冥不靈也者。俄羅斯的民族主義不要說感召世界,連自己的兄弟都感召不了,被稱為小俄羅斯的烏克蘭竟捨它而去。古人尚且認為「毛羽不豐者,不可以高飛;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重建帝國不異緣木求魚。
俄國未有韜光養晦之智
俄羅斯以三分之二出口商品為能源輸出顯示,其經濟近似於以賣血為生的窮漢。在油價高企的年代,俄羅斯因為石油賣得了錢,經濟有些起色,很快想把這些錢用來重整軍備與西方抗衡。這樣做有兩大弊端,一則消耗經濟資源,當年蘇聯崩解的原因之一乃不勝軍備重負,俄人不暇其哀,這麼快就重蹈覆轍,令人哀之;二者重整軍備擺出咄咄逼人的姿態,最終導致與西方的對抗,絕對不利於本身的經濟發展與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結果烏克蘭事變一起,普京以為毛羽已豐,吞併克里米亞,出兵烏東,企圖肢解烏克蘭,造成與西方的對抗而受到西方的嚴厲制裁,最後導致俄羅斯金融體系瀕於崩解。在這方面鄧小老當年韜光養畮的十六字真言實在高明很多。
俄羅斯的石油經濟已走到盡頭,普京的好運也到了盡頭。油市崩解不是市場循環,也不是純粹國際政治因素使然。俄羅斯重建帝國的迷夢至此已歸於破碎。俄羅斯精英應該重新審視他們國家的路向。
油價急跌,盧布與俄股插水及俄央行大幅加息,受衝擊最鉅者當然是俄羅斯。但餘波不免殃及歐美乃至全球金融體系。因為金融鏈條可能受損,比如俄央行欲以外儲干預匯市,阻止盧布急墜,而俄外儲有很高成數並非現匯,需要在流動性不一的市場變現。如果需要變現的數量過大,可能出現市場過分波動,甚至雪崩,影響歐美市場穩定;同時俄羅斯擁有全球最大的核武庫,迫得太急殊非上策。在目前情勢下,俄羅斯根本無回天之力,西方無需此時再加壓力,這只會適得其反。讓油價略為企穩,盧布與俄股稍為喘定更符合西方及全球利益。大家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