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的人去了哪裏?

他們的兒子是不會因為自殺而被褫奪快樂再生之機會的,就如一個學生不會因為答錯考卷中最後一道題目而被褫奪進入大學的機會一樣。
封面圖片:目睹自己兒子自殺已經是很大的折磨,想像兒子死後要經歷那麽大的痛苦更是往傷口撒鹽。(Pixabay)
 
一天黃昏,一個佛教家庭來電,說他們剛與警察會面完畢,現在正要來找我。當天早上,他們發現17歲的兒子吊頸自殺,這是所有父母最害怕的惡夢。
 
大多數年青人的自殺都是完全無法預料的。那男孩有很多朋友,也沒有任何憂鬱的迹象。他在學校似乎很快樂,快要考大學入學試。大家都預期他會考得很好,沒有任何預兆他會自殺。
 
男孩的父母備受罪疚感煎熬。他們反覆地問自己:之前可以做些什麽來避免事件發生?幸運的是,佛教不會將個人的錯失放大,讓它們長大成為噬人的罪惡感。我對他們說,錯不在他們,自殺會發生在最愛護孩子、最勤懇的父母身上,他們接受了我的說法。

 

重生憂慮

 
接着,他們表達了某種憂慮。這種憂慮,我只能形容為因不知道自殺的兒子死後何去何從而產生的恐懼。作為佛教徒,他們接受輪迴的存在,但也聽說過自殺的人死後會入地獄。
 
目睹自己兒子自殺已經是很大的折磨,想像兒子死後要經歷那麽大的痛苦更是往傷口撒鹽。不管我們是否相信死後還有生命,我們都喜歡聽到別人說死去的親人「去了一個更快樂的地方」。試想想,要是他們現在身處一個很差、非常不好的地方,家人心裏頭會是怎樣的滋味。

 

放大錯失

 
我知道他們的兒子要是沒死的話,該是很快要考大學入學試,就問他們他會考多少科目,每門科目要考多少卷。對於我在那一刻竟然問這樣的問題,那對父母感到有點迷惑。出於對我的尊重,他們回答說他本來是要考四個科目,每科考兩卷。然後我就問,每卷平均有多少試題?他們回答說每卷有大概八道題目。
 
我說:「就是說,要考進澳洲大學,一共要考64道題目。某個學生要是其中63道題目都答得完美無缺,最後一道題目卻答得一塌糊塗,那他還能考進大學嗎?」
 
那對父母微笑着說:「能。當然能。」他們明白我打的比喻。
 
他們的兒子是不會因為自殺而被褫奪快樂再生之機會的,就如一個學生不會因為答錯考卷中最後一道題目而被褫奪進入大學的機會一樣。他們的兒子是個很善良的好孩子,他在人生的考驗中交出過很多優秀的答案,所以,必定會有幸福的重生。 
 

Ajahn Brahm 阿姜布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