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中國股市升急跌長

中國股市真正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非一般的股市。大部分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為背景的股市多是升市時間長,但下跌急劇且短暫:中國股市剛好相反,上升急劇且短暫,然後是漫長淒厲的下跌。中國股市之與別不同肇因於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首先是政府主導經濟,掌握分配資源的基礎權力。尤其是通過產業政策由政府確定優先發展什麼,把資源向什麼行業傾斜。這樣不但實體經濟的經營者圍繞政府指揮棒轉,股市中人更是唯政府馬首是瞻。
人們用「股瘋」 來形容中國股市月來(嚴格說不過半個月強)的狂態,可以說是相當恰當的。
 
三周前人行啟動減息周期,滬股指數從11月20日至12月8日12個交易日,除去一天輕微下跌2點外,狂升11個交易日,合共上升570點,幅度達二成四。升幅相當驚人。更令人震憾的是其成交額,滬股從今年成交低位的500多億,增加到12月9日的7950億,多了10多倍。滬深兩市總市值只為美股的四分之一,日成交額竟高出美股最高紀錄的將近一倍。滬股日轉手率超過5%,即20個交易日所有流通股份全部轉手。至於成交集中三數隻當炒股份的程度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政策市與板塊輪動

 
中國股市真正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非一般的股市。大部分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為背景的股市多是升市時間長,但下跌急劇且短暫:中國股市剛好相反,上升急劇且短暫,然後是漫長淒厲的下跌。
 
中國股市之與別不同肇因於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首先是政府主導經濟,掌握分配資源的基礎權力。尤其是通過產業政策由政府確定優先發展什麼,把資源向什麼行業傾斜。這樣不但實體經濟的經營者圍繞政府指揮棒轉,股市中人更是唯政府馬首是瞻。同時中國傳媒幾乎全部為政府所擁有,以向國人作宣傳而不是傳播資訊為首務,很多時只傳達政府想讓人民知道的那些東西。這樣舉凡國務院及其經濟職能機構的決定,不管是宏觀方面的貨幣財政政策,還是微觀方面的行業重組,企業合併分立,乃至政府的經濟行為,也不管是影響深遠的計劃,還是短暫的權宜安排,悉受無條件的頌揚,動不動被稱為國策,只宣傳政府經濟政策的積極方面。這種政治環境使中國民眾有一種相對一致的,對政府決定的迷信與一面倒的反應。政策市及板塊極速輪動長期是中國股市的炒作特點,其實也是因為上面的原因而形成的。說來這次股瘋也不過是政策市與板塊輪動的極致表現罷了。中國股市只要經濟制度沒有改變,產業政策繼續作為政府主導資源傾斜分配的工具,中國的股市形態就會繼續與別不同,繼續是非一般的市場。
 
中國稱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由政府主導的經濟制度是中國30多年的高速發展的基本原因之一。但這種制度與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有着根本的區別。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有機體的重要器官移植到中國這樣的機體,實在是一個大課題、大工程。以近期的股瘋而論,資金一窩蜂擁向數量極少的大型金融股,在指數大幅上升,而大部分最需要融資以便去槓桿化的股份卻被拋售,對於政府希冀搞活股市,以協助深化經濟改革的籌劃並非好消息。同時令人震慄的天量成交,也使政府的貨幣政策受到考驗。而老子之所謂,「大軍之後,必有凶年。」過度的投機必帶來泡沫,由此產生的風險尤其是與政府相連繫的泡沫更可能帶來政治後果。總之,政府以為借用自由經濟的股市可以直接服務於中國特有的經濟體系,明顯是過於簡單的想法。
 

股市改革錯失時機

 
這次政府啟動牛市的做法失在用力過猛,且只着眼於扭轉市場的趨勢而疏於市場制度的改革。大約是滬股沉屙己久,百端罔效,主事人擔心和藥不足以治之,遂咬緊牙關,投以猛藥厚味。滬港通不行繼之以減息。最不可取是被視為中國政府智囊的社科院竟然也來趟股市的渾水,聲稱滬股直上5000點。股市投資為私人行為,對股市前景,自有私人逐利領域的投行,投顧一類機構優為之。何勞高高在上的社科院越俎代皰也者。股市預測向是不易為亦不討好的事兒,社科院的作為實在不智。
 
現在中國股市的狂態正如一句文革流行語所說,「這次群眾真正發動起來了」, 而始作俑者卻慌了手腳。股市自有其內在邏輯,雖然中國股市有與眾不同的邏輯,現即難以常理喻之,但很難按政府的規劃,用作得心應手的工具,不管是國企改革的工具,還是去槓杆化的工具都是如此。股市只能達到均衡:發行人與投資者利益的均衡才能是健康的股市。中國股市又一次錯失了在最佳時候改革的機會。比如在低潮時實現T+0交易,使股指期貨能與現貨市場同步交易,實現衍生工具穩定市場的功能,而不是一哄而起,又忽復星散。現在亂哄哄時刻,雖欲改也不可得矣。
 
筆者想提醒投資者的是,滬股擠向金融股的火山噴發正在過去,有跡象顯示正重回板塊輪動的舊軌,除非貨幣政策又有新猷,指數再急劇向上的機會已經減低,應該引起注意,並作相關部署。
 

駱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