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的比較優勢,國家規模與產業聚合

全球化發展至今,雖然中國得益最多,但中國也存在隱憂。而隨着中國薪資上升,企業移向工資有比較優勢的地方,中國可能重蹈西方的覆轍。
封面圖片:經過四分之一世紀的全球化,創新的西方精英與要求較低薪酬的中國勞動者形成的生產組合,構建了世界工業的新格局。(Pixabay)
 
比較優勢的理論一直是支撐國際貿易的基礎理論。這100、200多年前由英國古典經濟學家戴維·李嘉圖構建的理論認為,國與國或更準確地說經濟體之間通過貿易有助於提高雙方的福利。具體地說經濟體之間分別生產自己有優勢的產品,然後交換,雙方都可獲得利益。譬如說甲國種植小麥有優勢,由同樣的投入比乙國生產更多的小麥,這種優勢可以是土地氣候等因素構成;而乙國則在大麥方面有優勢。這樣甲國生產更多的小麥出口乙國,換取該國生產的大麥,兩國都在投入相同努力條件下獲得更多的大麥或小麥。這被稱為絕對比較優勢。
 
李嘉圖進一步論證,即使甲國在種植小麥和大麥都比乙國佔有優勢,也可以通過貿易使雙方都取得利益。那就是甲國如果在小麥方面的優勢大過大麥,譬如說一倍,這樣甲國專事生產小麥,乙國專事生產大麥,交換後雙方得益。這是相對比較優勢。
 

工業經濟與投資自由化

 
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用在農業經濟這種一個國家全部以本國稟賦生產出產品,然後進行交換的條件下,國際貿易確實為參加國帶來福祉。對於農產品而言,比較優勢表現在土地氣候這些無法移動,不可引進的因素,比較優勢相當穩定。除了在種子選擇與改良方面或社會激勵制度出現突破才可能改變這種優勢。
 
工業經濟的出現使比較優勢的含義和穩定方面帶來和農業經濟非常不同的改變。工業經濟一方面生產方式隨着技術進步不斷改變,一個國家或者毋寧說一個企業,你今天擁有更好的技術從而有比較優勢,明天其他地方研發更好的技術,優勢自然發生轉移。另一方面工業經濟的生產要素相對方便作出重新組合,尤其是運輸成本明顯下降的情況下,企業家的功能就是在各種要素的組合中擇其最優者進行營運。在投資自由化乃至全球化蔚成潮流之前,各國的要素組合都只在國內進行,其產品的質量高低,與價格平貴可以是國家比較優勢的體現。
 

全球化下的產業聚合

 
隨着投資自由化,尤其後來全球化的興起,軍事以外的工業設備可以全球流動,也就是新的技術可以很快向其他國家轉移,只有人手沒有實現跨國的自由流動(歐盟例外)。工業經濟的比較優勢因此不再以原來的形式體現,而是更多地體現在各別的要素層面。工業生產涉及多種要素,幾乎所有工業生產都需要各種不同技能的人手作為其中一項重要的要素參與。
 
這樣工業生產的人手參與這種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主要體現在薪酬上。在投資自由化之前,歐美日本的只具一般技能的勞動者因為更早與新技術新設備結合,生產出產品從而有較高的薪酬,隨着全球化興起,新興國家特別是中國,大量要求較低薪酬,從而具備比較優勢人手的加入,世界工業生產的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投資自由化使歐美日本的工業生產,尤其是只需要較低技能人手的工序大量搬往中國。
 
現代工業的主要領域制造業的全球分布格局,除了勞動者對薪酬要求差異帶來的比較優勢這一因素引,還因為製造業具有明顯的聚合特性。製造業的分工非常精細,一件最終到消費者手中的產品,尤其是複雜的電子產品,可能由幾十幾百甚至更多的企業分工生產各種零部件,這些企業形成產業鏈,它們如果聚合在地理相近的鄰近區域,有利節省物流成本。這樣龍頭企業的搬遷,將帶動整個產業鏈中的相關企業一起遷移。這種聚合效應基本上只建基於一個國家規模尤其是人口規模這一因素。可以說是人口大國在全球化下的額外收益。在聚合效應下,生產企業泥沙俱下,無法抗拒產業鏈的遷移,不管你本身優勢何在,只有跟隨。
 
中國作為後發國家,勞動者接受較早發國家為低的薪酬,存有比較優勢,吸收一部分人手職位到中國,如同上世紀60、70年代的東亞小龍小虎般,本來不會產生太大問題。畢竟這些亞洲國家沒有足夠的人口規模,通過產業聚合使整個產業鏈轉移過來,從而吸乾先進國家的人手職位,或者說使全球大部分人手職位囊括殆盡。所以當年小龍小虎興起沒有帶來太大全球性問題。中國的人口規模使中國足以通過聚合效應撬動整個世界,使全球製造業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在中國這一龐然大物吸吮之下,其他地方,包括先進的,後進的經濟體率皆枯坐。世界因之大變。
 

工業經濟的比較優勢與其他產業的差異

 
比較優勢在工業領域內因為技術的演變,勞動者要求薪酬的相對水平而經常發生變化。當變化形成趨勢時,伴隨產業的聚合,使國家之間的盛衰容易易位。最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故事就是中國的崛起。與工業經濟的這種全球化促成的急速演變相對應。但農業和軟件產業乃至服務業的風景有所不同:所受到的全球化下的比較優勢的影響與工業制造業不可同日而語。對比中美農業生產情況的報告稱,中美兩國現在的農業勞動生產率相差100倍,與四分之一世紀前的差距收窄幅度不大。而製造業方面只相差四至五倍,差距收窄了很多。
 
很明顯,農業的比較優勢不止勞動者薪酬一端,因為沒有工序乃至產業鏈的遷移,因而比較優勢相對穩定。軟件業因為沒有物流成本,從而沒有產業上的地域聚合,因此在軟件生產方面,全球生產分布格局與制造業極為不同。關於美國上世紀經濟史的專著所收集整理的數據顯示,美國的勞動生產率在1932至1970年這一區段增長最速達2%,及後降至1.5%,最近十年更降至0.5%。工業領域技術進步最快,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工業領域的貢獻至大。1970年後,美國開始把工序遷往東南亞,最近十年更大規模遷往中國,這些程度不同的制造業搬遷,就是這樣影響美國經濟的了。
 

低薪酬的比較優勢 + 產業聚合會不會使世界貿易體系崩解

 
經過四分之一世紀的全球化,創新的西方精英與要求較低薪酬的中國勞動者形成的生產組合,構建了世界工業的新格局。西方的勞動者被摒出生產組合。因為世界以國家為治理單位,而西方又實行民主政制,利益受損的西方民眾手中有選票可以表示自巳的意向。這就是特朗普勝選的原因。
 
這可能是現代世界經濟從未經歷過的大問題。世界貿易本來是通過各個國家按照各自的稟賦,揚長避短,實行分工以生產自己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來交換其他國家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從而構建起世界貿易體系。但發展至今,經濟中最重要的領域之一製造業,比較優勢幾乎完全歸結為勞動者的薪酬差異,因為在投資自由化下生產設備乃至原材料都可以在全球流轉。在工業經濟產業趨於聚合以及規模效益的條件下,生產向個別國家集中,實際上是個別國家受益,其他國家受損尤其是其以製造業從業者。這樣的體系是不是可以長期維持呢?首先是特朗普會不會如競選時所說築起關稅壁壘?如果是這樣,那必然使世界貿易體系帶來衝擊,進而如果大家爭相效法,造成惡性循環,則世界貿易體系崩解殊非危言聳聽。
 
全球化發展至今,雖然中國得益最多,但中國也存在隱憂。而隨着中國薪資上升,企業移向工資有比較優勢的地方,中國可能重蹈西方的覆轍。

駱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