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傳神的輓聯快將消失了嗎

輓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行將消失了嗎?
封面圖片:現在人們已經不常寫輓聯了。(Pixabay)
 
1984年11月30日,香港《工商晚報》停刊,同年12月1日,《工商日報》停刊;曾在該報擔任總編輯達54年之久,將「人有人格,報有報格」掛在嘴邊的胡秩五,以高齡辭世,報失耆英。名報人《成報》總編輯宋郁文與陳錫餘教授兩人,合送輓聯:
 
報以為家,身常許國,於今人報云亡,贏得千秋青史在;文能濟世,道足匡時,從古雄文不朽,全由一點素心知。
 
「人報云亡」,紙媒銷沉,前輩凋零,惹人熱淚!
 
東主何鴻毅則輓以:
 
於我先祖補闕拾遺,於我家君直諒匡扶,於我小子耳提面命,於我後輩訓迪思懃,更蕭規曹守,四代咸義蒙恩,情懷何極!
 
仰公立身勤廉守信,仰公待人誠真醇厚,仰公學問韜玉藏珠,仰公處世謙和端正,且讜論諍言,朝野翹瞻山斗,道範長存。
 
(先祖:何東爵士;家君:何世禮將軍;山斗:泰山、北斗)
 
1982年,前香港《新聞天地》、《波遂六十年》作著胡光鑣夫人辭世,胡氏夫婦為本人長輩,曾撰一輓聯哀思之:
 
十載相知,垂詢若母,反饋愧無不死藥;一朝遽去,含卹何人,哀吟徒有蓼莪篇。
 
一對寫實、簡潔而又鏗鏘有力好輓聯,可能比一篇長祭文更感人,更易記憶,是一張人生記敘操守和事功民望成績表,固不在強求用詞對偶之工整,字韻之諧協與否;可惜,當今之世,國學已經式微,能為此道者,有如鳳毛麟角,輓聯撰作幾乎已淪為禮儀業者「專長」。
 
尤有甚者,就台彎而言,紅白二事,致送喜幛輓聯,幾乎是民意代表與選民打交道之主要手段之一,因為選民眾多,輓聯形式遂不免淪於虛情假義、千篇一律規格化、扁額化,陳腔濫調之語,大有取代輓聯之勢;如:音容宛在,天妒英才,教範長存,勳猷卓著,母儀足式,懿德永昭等諸如此類。政黨輪替後的台北市政府,強下行政令不准懸掛輓聯,一律改為弔誰都一樣的電子輓聯。
 
所謂上行下效,負責執行的單位,拿著雞毛當令箭,過度執法之下,竟連民眾家屬所撰,掛在靈堂的輓聯也將之強行柝去,搞致輿論譁然。
 
輓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行將消失了嗎?

彭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