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學生的課外活動組織,以前大多數屬於體育、音樂、藝術、興趣、宗教等等,再就是制服團體,近年又增加不少服務性的或是倡議性的學生團體。原來在大學才會有的課外活動,愈來愈多在中學發生了。(亞新社)
上周提到香港的學校已經相當廣泛地與校外的機構結成夥伴,為學生提供多元的學習活動。根據初步的抽樣調查,這些學習活動種類繁多,真箇是百花齊放。有些朋友知道了這種情形,認為應該有一個機制把這些活動統籌起來;又或者認為應該有質量監管,否則會質素參差;又有建議建立報告或者評估機制。
課外活躍 香港特色
萬萬不可!這是筆者的第一時間反應。
香港的學校出現這種學習活動繽紛活躍的情形, 有其歷史的淵源,也由於近年課程改革的要求,但是更主要的是反映社會上新的要求。
學校有正規課程以外的活動,在香港可說是常態。香港學校的典範是50年代首批由政府納為資助單位的22所「補助學校」(Grant Schools);補助學校都雖然是教會辦學(天主教會、聖公會、中華基督教會、循道會),但是頗能融合中西教育的觀念與傳統。筆者曾經如此分析,其中較突出的西方教育傳統是效法英國公學,有大量學生自治的課外活動;其中較突出的中國教育傳統是校內都相當注重「德育」。簡單來說,補助學校的基本宗旨是「全人教育」,雖然當時的初衷是培養社會的精英,與現代的學校不全一樣。
現在回頭看,課外活動與德育,兩者均包涵着傳統教育的智慧。現在細想,用現代的學習話語來說, 課外活動是參與式的體驗學習,德育則是熏陶式的沉浸學習;但是兩者都是在學識(知識與技能)以外的學習,也都是超越課堂的學習。
後來,70年代,開始普及中學教育,大規模擴展的公立學校,雖然面對的是全民教育,堪稱有教無類,但大多以當時社會上最受尊崇的補助學校作為藍本與模範。因此,雖然入讀學生已經不再是頂尖的精英,但是絕大部分學校都傳承了補助學校的辦學模式:中西合璧、注重德育、重視課外,一直延續到今天。
有外國朋友認為,香港的學校有一種不服輸的態度,人人都希望能夠「優秀」。也許是形成今天香港學校特色背後的原因。
香港的學校,極少是純粹課堂教學的;香港的教師,也極少把自己的職責局限在課堂教學的。外國朋友到香港參觀,知道教師工作到很晚才回家,都覺得不可思議。香港的學校和教師,承擔着的是「全人教育」,也就是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樣做,毫不容易,毫不簡單。
多元經歷 全人教育
在不知不覺之中,這種演化過程比起其他教育體系,有它特別的地方。大多數其他地方,普及教育基本是以最低廉的成本建立簡單的學校制度,讓大多數青少年學會基本的知識與技能;教師也只是負責課堂教學,甚至教師職工會也規定教師只能夠擔任課堂教學的任務,只有少數的私立學校才能保留精英教育時代的教育特點,即保持比較全面的學習活動,保持「全人教育」的基調。
香港過去受英聯邦的影響,教育政策往往也是以英倫馬首是瞻,但是沒有走上英、美、澳、加等地的道路,沒有讓新興的公立學校淪為純粹的灌輸知識與訓練技能,那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現象。也因為如此,香港的學校中,比較普遍地提供多樣的課外學習機會,就成了常態。如上周所述,一所1000多人的學校,有50至60個課外活動組織,毫不奇怪,但是現在的情形是,課外活動的內涵又有了新的演化。
學生的課外活動組織,以前大多數屬於體育、音樂、藝術、興趣、宗教等等,再就是「制服團體」(童軍、救傷隊、交通安全隊等),近年又增加不少服務性的或是倡議性的學生團體,伸展到校外的組織也愈來愈多;也就是說,需要學生參與社會活動、思考社會問題的機會愈來愈多了。另一個說法是,原來在大學才會有的課外活動,愈來愈多在中學發生了。
同時,離開學校而在社會上進行的學習活動也愈來愈多了,而提供機會讓學生能夠在社會上學習的機構也愈來愈多,逐漸形成一種風氣,許多機構都覺得自己應該、也可以對學生的學習作一點貢獻。這方面,全球化的「機構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也增加機構對於學校作出貢獻的動因;不少機構,尤其是大機構,都撥出一定的資源,要盡「機構社會責任」的義務。
社會體驗 素養之本
也就是說,學生的學習經歷已經從課程以內,延伸到課程以外;從課堂之內,延伸到課堂之外;課外活動,也從校內延伸到校外。從一個角度看,這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以說是反璞歸真——沒有學校以前,青少年就是在大自然裏面、在社會上(雖然也許是農村小社會)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現在的發展只不過是打開學校的大門,讓學生重歸社會。假如我們把學生社會性的素質統稱為素養,那麼,真正的素養只有在真正的社會裏面才能學到,也可以說才能養成;也可以稱為體驗學習,也就是沉浸在社會裏面,通過親身的體驗,學會許多待人處事的道理,建立自己的原則,從而塑造自己的人生觀、社會觀。
這也打破了一個教育的舊有觀念,認為學校是純粹讀書的地方,在學時期是一個吸收知識的時期,實踐與應用,是離開了學校以後才做的事。這可以說是一種誤解,現代的學習理論告訴我們,「理解」和「運用」,是互相交叉滲透的;社會的發展,社交媒體的發達,已經不可能把學生與社會隔離,不是學校要提前送學生到社會上,而是社會已經對學生打開了大門。
在社會上的體驗學習,也表現了人類學習的總體性特點。社會上的活動是多元燦爛的,但是學生的學習經歷不可能包羅萬有,不可能全面覆蓋,只要是參與到某種的社會活動,就會通過親身體驗,潛在地歸納自己的經驗,並且舉一反三,逐漸形成自己的素養。而不是分割性地一個項目學一樣東西。
所以本文開頭說,進入社會的學生學習,千萬不要引入「統籌」、「問責」、「評估」、「質量管理」的套路。香港是一個百花齊放的社會,不要期望把在社會上的體驗學習,弄得齊齊整整、嚴控質量。
多元的社會、校本的教育,正是香港的特色,否則,只會把蓬勃的社會體驗學習,扼殺於陳舊的行政觀念之中。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