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拉松的經濟潛力

隨着內地經濟蓬勃發展,市民生活水準提升,關注健康和運動的意識加強,近年馬拉松風氣因此大盛,更重要的是推動「路跑產業」可以帶來無限商機。
封面圖片說明:2013年深圳「恒生慈善跑」。圖為恒生中國行長林偉中先生(第二排右8)及作者在深圳站開跑前與同事合照。(作者提供)
 
2015年4月24日,安徽合肥三十崗馬拉松即將舉行,焦點落在88歲的張亮友身上。他參加長跑已超過半個世紀,有感年事已高,他在完成今次賽事後就不再跑馬拉松,結果他用了7小時跑完最後一趟馬拉松。
 
1957年安徽破天荒舉行了中國第一次馬拉松比賽,當時任礦工的張亮友,以 2:52:34首先衝過終點,這項紀錄後來獲得國家體委確定,令他成為「中國馬拉松第一人」而名留史冊。 2008年北京奧運會,張亮友亦曾擔任火炬手之一。
 

內地馬拉松風大盛

 
34年後,中國在1981年才舉辦了首次國際馬拉松賽事,就是第一屆北京國際馬拉松。當年連同中國跑手在內只有86名選手參加。今年9月舉行的第36屆賽事,報名人數高達6萬6千多名,刷新了中國全馬報名人數的紀錄。
 
據中國田徑協會發表的報告,2015年的「官方」全馬賽事只有53場,數字上難與美國的1,100場(資料來源:Running USA網站)相提並論,隨着內地經濟蓬勃發展,市民生活水準提升,關注健康和運動的意識加強,近年馬拉松風氣因此大盛,更重要的是推動「路跑產業」可以帶來無限商機。

 

推動「路跑產業」

 
去年,中國田徑協會與 ACNielsen 發表了《2015年中國跑步人群調查研究報告》,發現跑步者每年在購買運動服裝、跑鞋和其他跑步裝備的人均消費達人民幣3,600元,而準備挑戰馬拉松的跑手,購買裝備的人均消費更接近人民幣4,600元。如果能夠將大型馬拉松比賽「盛事化」,除可以從冠名贊助、廣告和電視轉播等帶來直接收益外,跑手和觀眾在參與比賽之餘,亦能對當地的飲食、購物、住宿、交通、旅遊起刺激作用。
 
近年世界「六大」馬拉松賽事帶來的經濟效益共超過港幣100億元,根據顧問公司 AECOM 的分析,「六大」中規模最大的紐約馬拉松在2014年產生的經濟效益達4.15億美元,而亞洲唯一的「六大」賽事東京馬拉松,2013年帶來的經濟效益亦達2.66億美元。
 
2008年廈門國際馬拉松。作者( 左3)與眾跑友參加2008年廈門國際馬拉松。
2008年廈門國際馬拉松。作者( 左3)與眾跑友參加2008年廈門國際馬拉松。
 
現時中國獲國際田徑總會(IAAF)認證制度認可為金標的全馬賽事只有北京、上海和廈門三項。廈門馬拉松自2008起已獲認可為金標賽事,今年廈門馬拉松各項賽事就吸引了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8,000名參加者。根據主辦單位的資料,去年這項賽事為廈門市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是2.07億元人民幣。
 

完善賽事質素

 
同樣自2008年起獲認可為金標賽事的北京馬拉松,為了進一步提升賽事的水平和品牌價值,自2010年起不斷改革,除了傳統的馬拉松賽事外,增加了包括「為公益而跑」、「企業體驗計劃」和「親子跑」等各具特色的項目。
 
由於馬拉松運動在中國不斷升溫,具規模的賽事都能吸引知名企業贊助。例如黃河口(東營)國際馬拉松連續七年由萬達集團冠名贊助、2016年上海國際馬拉松的贊助企業包括 Nike、興業銀行、BMW、北京馬拉松自2011年起由北京現代汽車冠名贊助,而廣州馬拉松則由2013至2015年由廣汽豐田冠名贊助。 
 
根據 runrepeat.com 就歐美12個大型馬拉松賽事進行的研究顯示,由2009年至2014年期間,參與馬拉松賽事的總人數上升13%,其中來自中國的參賽者增幅達260%,反映了內地跑手對優質賽事的需求。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馬拉松運動有龐大發展潛力,如果加強以商業模式運作及不斷完善賽事質素,可以說是「錢」途無限。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張樹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