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鄧小平與美國第39任總統占米.卡特(Jimmy Carter)。(Wikicommons)
鄧小平是中國共產黨的異數
鄧小平可以說是共產黨的異數,也是中國的福星。這位自稱為中國第二代領導核心即紅朝太廟居太宗之位的20世紀中國真正的健者(我所以稱之為真正健者,是因為20世紀的中國政治人物在推動中國成功向現代發展的功業方面,沒有任何人可與之比肩),在建立紅色中國所起的作用或說所立下的勛勞並非最大。至少與林彪比是瞠乎其後的。由於他早年與紅朝開國之君在黨內鬥爭中站在同一陣線的關系,那就是共產黨還在搖籃的井崗山時期,鄧與毛的親弟被黨內對手打入另冊,從而使鄧與毛有特別的淵源。再加上他本人的能力,鄧在中共黨內軍內地位不斷上升。尤其是紅朝立國後,鄧迅速從方面大員被擢入中樞,進入最高決策核心,掌握巨大權力。毛曾說鄧是他的副帥,可見在毛時代鄧已位極人臣。周恩來在文革前曾對人說,我們都是跑龍套的,只有林元帥和鄧總書記才是真命天子,即接班人。這句話中的我們指的是當年七大常委中的另外四人即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和陳雲。可見鄧當年距離紅朝的瓊樓最上層只不過一步之遙。
要不是發生文化大革命,紅朝政壇重新整合,鄧兩度下野,而是順當接下毛的班,鄧會不會推行改革開放與世界接軌從而重建中國現代性的政策,這是一個只有天知道答案的問題。
因為文化革命,鄧小平被整肅打倒,離開最高領導層。這一方面使他失去權力,領受失敗的滋味;同時使他有閑暇對過去人生進行反思。孤寂失落的日子有助於喚回理性,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最適合進行比較,得出有意義的結論。作為毛澤東的副帥,他有詳細觀察毛澤東作為權術大師所作所為的便利。林彪作為與鄧小平同一等級的毛澤東股肱重臣在他敗亡後,被披露對毛常有微言,甚至不恭。鄧小平不可能在檢討人生時沒有相似的想法,不然不會在後來推行了一條與毛澤東可以說完全相反的路線。而鄧的人生經歷中可以提供對比的思想資源莫過於他早年在法國的長達六年的生活經驗。那時他是弱冠青年,是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時候。鄧那時的思想有沒有打下階級的烙印,什麼階級的烙印姑不去追究他。法國作為理性思想的發源地,在當時是西方先進國家重要成員。其社會意識比之中國有更多現代性自不待言。即便是左翼乃至法國共產黨人也絕不會是反現代性的中國農民意識。非常可惜,作為封閉政治黑箱,紅朝不會揭露鄧在這段落魄時問的真正心路歷程,只有作合乎常理的推測。
文化革命:鄧小平的禍福之倚
鄧小平最後脫頴而出完全可以歸因於文化革命,尤其是文化革命出人意表的權力格局演變。這種演變徹底消耗的毛澤東的力量基礎。大家知道,文化革命隨著毛澤東生命終結而宣布徹底失敗。毛澤東留下權力班子把追随毛的文革派包括他的妻子江青一網打盡,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羞辱了毛澤東。其實文革早在1971年就已經被林彪宣布失敗。毛夫人和她的小團體根本只是依附于毛身邊的墨客,完全沒有政治力量。為什麼說文革早就失敗了呢?很明顯政治是講究力量的。毛澤東的力量建基於兩個基礎:一個是他作為開國之君的聲望,這是虛的;另一是他在軍隊的力量,這是實的。前者作為過去的累積加上黨媒的造神宣傳。由於中國在毛治下,經濟蜩螗,民生困頓,民心早已放失,毛的聲望早已受到損害。而毛在軍隊的最重要支撐力量是他的嫡系,由林彪統帥的從井崗山下來的紅一方面軍直到席捲全國的第四野戰軍。與林彪的決絕,迫使毛澤東自己整肅自己的力量,其窘境與老父手刃賴以繼後香燈的獨子無異,就是毛澤東自己消解自己的力量。要不是這一變局,鄧即便當上黨魁,毛林體系的武力必有所牽制。說林彪自我爆炸與說毛自我爆炸是同一回事。從政治倫理層面看,鄧小平能大展拳腳,實行與毛完全相反的路線還在於他的黨首位置非由毛欽賜或禪讓的,而是來自非毛力量的擁戴。這樣鄧才可以擺脫毛政的窠臼,另開新天。如果毛沒有文革或者文革沒有給林彪搞栽了,而真的由鄧接班,則鄧所受制肘必多,難以大展宏圄。至少,鄧不會把江青娘娘送上審判台,乃至最後在讓她獄中自我了結。更大可能是優容之,讓其閉嘴。在紅朝體系下,很難象蔣中正之對待宋慶齡般任其胡來。
改革開放與世界接軌 成就中國真正的健者
鄧小平改革開放首戰是解散把農民緊緊固定在土地的人民公社,那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荒唐低效的制度。對幾乎所有相關方都是如此。然後是出訪美國,為後來全球化大潮中中國攫取幾乎所有利益,帶來崛起作了鋪墊。後來就是放棄計劃經濟,向市塲經濟轉向,造就今天的強盛中國。特別值得大書一筆的是鄧小平甫執掌最高權力,就作出決定,讓中國的優秀學生到西方日本留學。這是否與鄧少時經歷相關姑且不論,但這一措施對中國的進步與國力提高的貢獻,絕不亞於其他改革措施。看看今天,紅朝文宣機構向國人自誇,中國科技實力已躋身全球第一梯隊。如果沒有鄧的遠見卓識,如何臻此:今天七八成中國最頂尖的科學家系出歐美名校。
鄧小平對中國崛起可以說是功首。由於難以逾越的局限也留下了巨大問題。這些問題大抵是鄧的改革不夠徹底所造成的。總的說鄧政是重啟中國中斷30年的現代轉型。解散束縛佔中國人口幾近九成的農村人民公社,使農民獲得自由就是一種現代性,搞好與各國尤其是西方國家的關係,在經濟文化乃至思想意識方面與世界接軌,讓大量中國學生踵武鄧當年後塵到西方接受教育,實行市場經濟全都有益於中國增進現代性。但是留下毛澤東移自蘇聯的政治制度,以及在市場經濟之前加上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限定詞。
對於鄧政的局限和它帶來的,逐步浮現的問題,有些是當年因為各種原因需要這樣做,有些是當時問題並未浮現或解決的時機尚未成熟。所有這些本來應該由後繼者繼續鄧的方向把改革進行下去,而不是回過頭來實行非鄧政策,更不該從毛那裏找批鄧的思想資源,重回非現代性的毛時代。
鄧的新政從國家層面說是經過毛的胡鬧,經濟極為落後;就個人層面說鄧年過古稀才執掌帥印,多少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必須馬上行動,從經濟入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可以站住腳跟。在客觀上當年全球化大潮乍起。西方先進國家趁蘇聯崩解,計劃經濟落幕之機,把生產工序移向生產成本低的國家。實際上有份競爭西方國家移出工序的欠發達國家極多。僅人口大國就有中印俄。在這一過程中,有強大國家組織能力的大國將捷足先登,拔下頭籌。當年蘇聯正在為計劃經濟留下的屍體發愁加上國家解體帶來的混亂,無暇他顧而坐失先機。印度的國家組織能力相對孱弱,放棄計劃經濟的時間也遲於中國。中國憑著農村改革的初戰之勝和與人民求富心切,在國家強力組織與參與下,用盡一切方法包括對外提供極優惠的稱為超國民待遇條件;對內給這場大戲的主導者以最有效的激勵,我這裏指的是賦予官員全權處理招商引資乃至所有經濟發展大權,並實行誰發展好經濟誰升官的銓敘政策。所有這些都極為有效,結果成功橫掃全球人手工序職位,在全球化中脫穎而出。不要說印俄,連歐美日都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要知道全球化是一場利益轉移,它不是轉到這邊就是轉到那邊。當年就是中國出了鄧小平才攫取全球化幾乎所有利益。鄧小平的功業光耀千秋殆無疑問,是20世紀中國政壇真正的健者。
鄧的措施作為當時的最佳選擇,但不表示它不會有負面效應,更不表示它可以永遠持續下去。尤其是全球化作為利益轉移必有枯竭的時候,畢竟你不可能把全世界的利益都轉移過來而讓人家喝西北風。即便你真有功力臻於這樣的境界,那也意味著到那時你能轉移的只是西北風了。
全球化今天已經過了頭了。當年的最佳應對所產生負面影響也浮現出來並帶來嚴重後果:官員貪腐,環境污染和道德淪喪。這是後來人必須應對的問題。但我們不能因此而責難鄧小平尤其是鄧小平路線,更不應從舊篋笥中翻出毛選,以毛澤東思想清算鄧小平。毫無疑問鄧政的現代性比毛政實在高千百倍,只要我們不是想退回前現代,鄧政是應該堅持的,尤其是與世界接軌的思想。不管怎麼說中國的前途在世界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