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名在阿德雷德大學念書的女孩子打電話給我。她患了嚴重的焦慮症,只願留在床上,不敢外出。大學的醫生和心理學家都在幫她。她的舅舅是我佛寺的信衆,是他建議她打電話給我的。
那女孩在電話上說,她已經好幾個星期沒有下床。她很感謝男朋友,因為他為她做飯、清理、做家務。如今這樣的男朋友可真難找啊!我問她:「焦慮襲擊你時,你的身體哪個部份感覺到它?」
她聽了有點迷茫,問:「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我解釋說:「每一種情緒都有相應的身體感覺。所以,我問你,你的身體哪部分感到焦慮呢?」
她回答說:「我不知道。」
我說:「那麽,先把它找出來。然後,再打電話給我吧。」
那女孩幾天後再打電話給我,說注意到胸口中部之下有一種感覺。
我問:「請描述一下那感覺。」
她說:「我不知道怎樣描述。」
我說:「那麽,待你能描述那感覺的時候,再打電話給我吧。」
三四天後,那女孩再打電話來,令人驚奇地,她詳細描述了每次焦慮來襲時胸口的相應感覺。
我讚賞她說:「太好了。現在,每當你注意到身體上這感覺要開始時,把手放在胸口上,帶着愛心輕輕地按摩,時間愈長愈好。要是目前的狀態令你做不了這事,讓你男朋友替你按摩那部位。幾天後,再打電話給我。」
當她再打電話給我的時候,我問她,當他按摩那部位時,身體上的感覺怎麽了。
她回答說:「那感覺消失了。」
我繼續問:「那焦慮的情緒呢?」
她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大聲說:「也消失了!」
現在,她掌握了駕馭焦慮襲擊的方法。我要她找出與焦慮相應的身體部分和感覺。只要能夠覺察,就能輕而易舉地以慈悲之心去釋放那感覺,焦慮情緒也會減輕。我所做的,還包括讓她自我治療,重建她的信心。
每種情緒都有相應的身體感覺,但我們常常不覺察那感覺。從精神層面上去處理情緒問題,只會令人非常迷茫。所以,我們要處理身體上相應的感覺。一旦那感覺消失了,那情緒源頭也會消失。
不久後,那女孩返回學校。她是個聰明的女孩,而且很用功學習,以一級榮譽畢業。她很欽佩我,並提名我競選「年度最傑出澳洲人」!我雖然沒有當選,但很感謝她的善意。我更欣賞的是她堅持要我在她於2009年12月舉行的婚禮上,主持婚禮儀式,祝福她和新郎。那位新郎,正是在她臥病在床的日子裏,照顧她的男朋友。
出版資料
書名:好?壞?誰知道?
譯自:Good?Bad?Who knows?
作者: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
譯者:林天賜
編輯:汪橋
校對:李衎政、林麗森、梁文威
出版:覺智國際基金會有限公司
版次:2015年10月22日初版一刷
國際標準書號:ISBN 978-962-7287-15-5
定價:港幣88元正
分類:快樂—宗教—佛教
(覺智國際基金會授權轉載,文句曾經潤飾。)
(封面圖片:Pixabay)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