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港大同學會小學要筆者為該校構思校訓。如所周知,港大的校訓是「明德格物」。由於港大同學會小學乃由港大舊生創辦,所以筆者便提議以「明德惟志,格物惟勤」作為校訓。14年轉眼過去,港大同學會除小學外,又創辦了港大同學會書院,而小學與書院,均以「明德惟志,格物惟勤」作校訓。
今年3月14日,港大同學會書院邀請筆者往該校,為全校同學講解校訓。大家都知道,「明德格物」,乃出自《大學》,《大學》本為《禮記》中的一篇,到了宋代,始從《禮記》中抽出,與原亦在《禮記》中的《中庸》,再加上《論語》、《孟子》,合為「四書」。
《大學》一書,所載者乃古代大學所以教人之法,開首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之道」,即大學的路向。大學,指相對於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代八歲入小學,學習「洒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十五歲入大學,學習「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中,前一個「明」字作使動詞用,即「使彰明」,也就是發揚、弘揚的意思;後一個「明」字是形容詞,明德,即光明正大的德性。
在上述《大學》開篇第三句的「親民」,程頤說「親」當作「新」,即革新之意。新民,即使人不斷革新、不斷進步。至於第四句的「止於至善」,意思是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大學》接着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知止」,謂能夠知道所當止的目標所在。即前面所提到的「止於至善」。
《大學》接着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幾句是說: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知道了這本末始終的程序,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大學》又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段話中,需要解釋的,主要是「格物」一詞。《說文解字》:「,木長皃。」「格物」之「格」,與「木長皃」無涉,是一個假借字,本字是「」。揚雄《方言》:「,至也。」「」从「彳」,「彳」甲骨文作,象道路之形。「」从「彳」,其義本與走路相關,意為來至,引申而有極至之義,謂研究事物能通乎萬物之情,達至極點,這就是「格物」。
《大學》接着說:「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幾句話,似乎不需多加解釋了。
「明德」之義,在今日來說,主要指人文關懷——關注人性的提升,注重人的生命意義和價值。另一方面,匯聚人類文化創造的人生智慧和崇高理想,追求真、善、美,固然也十分重要。
要「明明德」,當然要立志。其實,無論做甚麼事,要做得好,都需要立志。東漢光武帝說:「有志者事竟成。」北宋蘇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明王守仁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因此,「明德惟志」。
另一方面,「格物惟勤」。唐韓愈說:「業精于勤,荒于嬉。」南宋饒魯說:「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久後方貫通。」清陶覺說:「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說的是同一道理。
去年,香港大學柏立基學院要我寫一副對聯,我寫的,其實是「明德惟志,格物惟勤」的另一版本──「立心於明德親民,百年廣育英材,樹人樹木;基石在致知格物,一意精研學術,求善求真。」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