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深港通細節

這次公布的深港通可投資股份範圍與當時滬港通最大的差別在於,滬港通明確得多,屬於指定的那些指數成分股和在滬上市的 A+H;而深港通除了屬於某一指數成分股外,還有市值限制。
在市場千呼萬喚之下,深港通終於開通有期。在2014年4月李克強總理於博鼇論壇宣佈滬港通的消息不久,就被提上議程這一股壇大事(2014年中李到訪深圳,已有人當傳媒面向總理作這樣的要求,並獲首肯)。延宕兩年之後,才落實在今年的最後日子開通。這本身多少意涵着趕最后班車,有些勉強的姿態。
 

北上少南下多格局

 
本欄曾不止一次論及深港通議題。立論建基於中央政府主導的互聯互通主要着眼於引入外資,改善 A 股市場的運作。因此希望有更多外資進入 A 股市場。但滬港通實行的結果似得其反,成了北上少、南下多的格局。尤其在近年資金外流成為當局需要應對的問題時,北京自然對增加新的合法資金流出管道有所警惕,才使深港通多次成為炒作藉口而遲遲未成事的底因。
 
實際上,週二(16日)晚上宣佈的深港通方案還是充滿引外資入 A 股的痕跡。很多評論都認為,此舉意在 MSCI 納 A 股進入相關指數,使指數基金買入 A 股。其實指數基金作為被動型基金,平時很少參與交易,只是在基金規模發生變化或成分股變動時,跟隨編制機構的調整幅度進行交易。原則上說,指數基金作為資產管理理念的意義更大些。寄希望於改善市場交易狀況可能意義不大,加入 MSCI 可能帶來的只能資金的流入而己。當然這對其間的炒作意義重大,憑這種消息可以使市場大幅波動。只是消息過後,一切回復舊態。
 

與滬港通最大分別

 
這次公布的深港通可投資股份範圍與當時滬港通最大的差別在於,滬港通明確得多,屬於指定的那些指數成分股和在滬上市的 A+H;而深港通除了屬於某一指數成分股外,還有市值限制。具體地說深股須要60億以上市值,(其實內地股市低於60億市值的股份不是很多,有沒有聽說過,現在 IPO 新上市股份不超過50億元不開板。就是說,即便規模不大的公司新股初掛牌,必然經過連續多個沒有成交或極少成交的漲停板,直到總市值超過50億元,才會進入正常可以買賣的階段。) 港股則必須是市值超過50億元的恆生綜合小型指數的成份股。這自然是因應深港通着重於小型股份的互通,不同於滬港通的大型股份互通而作出的限制。
 

損害國內投資者利益

 
必須指出,這一規定值得港股的投資者琢磨,港股有極多的小市值股份,不要說50億以下,即使10億以下也數不在少。恆生綜合小型指數成分股中,同樣有不少低於50億市值的股份。這非常值得留意。大家知道,股票市值是變動不居的。50億市值到底是以某個時點的數據為準則,這個時點又定在什麼時候呢?還是以某段時期的平均值作取捨,時段又定在哪裏呢?此外,港股波動極大,尤其是小型股份,一夕之間可以急瀉九成,幾十億市值變為幾億市值,如果屬於可買賣範圍者如何善後呢?踢出去,國內投資者如何交代?只許賣,不准買!那不是使股價進一步下跌,損害投資者,尤其是國內投資者的利益?這些問題有關機構應該向投資者作出清楚說明。
 
在有答案之前,那些在50億邊緣的恆生綜合小型指數成分股有留意的價值。實際上,亞太衛星(1045)16日收市價5.41元,總市值在50億邊緣。消息公布後連日上升,19日收市報6.15元。上升超過14%,市值上升到超過57億。是不是有投資者認定,有些市值在50億或比如說40多接近50億的恆綜小型指數成分股有機會加把勁,努力晉身深港通供內地投資者買賣的股份行列呢?
 
(封面圖片:亞新社)

駱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