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蕭條,貴格商場的名牌及珠寶店,穿着高級西裝及制服的男女店員都走出來了,彼此交談打發時間。售貨工作忙得不亦樂乎,最怕一天企售不夠兩三枱客。那份無聊感這陣子最嚴重。
有趣的是市道愈不好,設計力反而反彈,新貨新設計狂推。店員對走進店內的客人都盡情傾銷,不停介紹貨品:「這件好不好?那件其實也不錯……唏,我知道有貨啱您了,請等一等。」其實推前來旳明顯不合身,但就份外落力。購物疲勞要看減價浪力,但審美疲勞又怎樣?
變化萬千,眼花繚亂
美學家如此理解,說「審美疲勞」是對審美對象因為重覆接觸而產生了厭倦的心理;關鍵詞在重覆,失去吸引力,不再新奇有趣,如此產生了另尋新鮮感事物的動機。說法是「外界刺激如果沒有變化,也令人感到乏味……。」我想目下消費品競爭如此劇烈,鄰門大劈價,新產品新時尚垂死掙扎,美容工業您死我活,美感設計是生存工具,看看能否刺激消費意欲。如此情況,「沒有變化」並非事實,問題是太多變化。
1990年代香港創意盎然,記得不少設計師在受訪時都向日新月異的設計喊停。「我們不要每個星期都有層出不窮的新產品、新意念。好的東西需要慢慢細嚼和消化,如此才有資源作持久戰。」言猶在耳,不知道是祝福還是咒詛,其後新生產品設計真的緩慢起來,被銳利的南韓等其他地區的產品覆蓋。
平凡出現,不再耀眼
最近的形勢,使人再思德國美學家麥爾施如何形容公共空間中的當代藝術,以之為琳瑯滿目呢,抑或已成煩惱。其實何止當代藝術,還有旅遊工業生產出來的偽美感、偽想象。麥爾施說當代公共空間裏的藝術無處不在,甚至經已顯得過剩,由於司空見慣,這些藝術已不再吸引眼球,此等「美麗景況」,反而成為讓人產生「審美麻木」或「審美疲勞」的對象。
「過剩」又是另一個關鍵詞,我想另一個相關的感覺是「不必要」。過剩使必要性貶值。例一:會所或私房菜的地方總得在特殊燈光的設計下擺展當代中國畫,良莠不齊,認為配套得宜,襯托高尚。入席前請先經過畫廊參觀一下,入席後又會見到牆上有精選,對照於枱上過剩的美食,更明白箇中對眼睛與腸胃的疲勞轟炸,不亞於體育館內的演唱會目不暇給,所謂「極視聽之娛」。
真正審美,需細味咀嚼
據說「審美疲倦」一詞,於中國美術界先出現於1999年封孝倫出版的《人類生命系統中的美學》一書,其定義為「對審美對象的興奮減弱,不再產生強烈的美感,甚至壓惡對象。」當審美感官疲弱,再不容易振奮起來,康德所說的壯美與祟高(Sublime)便難以產生,其時人文的內容不是疲勞,而是疲弱。審美疲勞亦會引生審美飢餓,正如先送來一份厚滯的澱粉質食物飽肚,便會削弱品嘗珍饈的空間與能力,那是因為感官表層的飽和,跟真正審美享受成反比。還未進入深層即滯膩,可惜。有時看一些訴諸感官本能的韓風,便有同感。
(封面圖片: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