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彼可取而代之」與日本的萬世一系

——兼論日本對中國的侵略

日本自詡萬世一系,即日本的君主上溯到第一代的神武天皇,世冑乃是一代傳一代至今天的平成天皇明仁。

三、傳統文化結構對中日現代發展道路選擇的影響

 
在大國崛起的喧囂中,我們經常被告知,三百年前天朝上國曾是全世界頭號強國,GDP 佔全球超逾三成,大大超過美國現在所佔世界 GDP 的比重。其實前現代的所謂 GDP 根本沒有統計數據支持,只是一些人大而化之的估計推測而已。嚴格地說 GDP 的編制統計歷史只有幾十年。大概只有我們這樣曾經在現代落伍的國家才在意這種靠估的輝煌數據。其實中日兩國在前現代時期,哪個國家的發展形態更高一等呢?我們可以看看,現在被列為人類發展指數中的兩個項目:在德川時代,日本的城市化率已達10%。這個數字與毛澤東時代相彷彿;而在日本明治維新的時候,約當19世紀60年代,已有相當高的識字率。
 
本文主旨並非在探討日本前現代的文化尤其是國家治理制度對傳統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我們要焦聚的是這些東西對日本現代發展道路選擇的影響。
 
現代社會與前現代社會的最根本的差別是前現代社會是以人的體力為主要生產動力,生產滿足人類需要的產品;而現代社會則是人類使用自然界其他能源作動力,人類主要以自己的腦力所外化的技能、組織與創新來生產產品的社會。前現代社會的生產多以家庭為單位,甚少社會合作;現代社會生產則普遍通過社會分工,合作進行生產。
 
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欲步入現代社會,皆須經過所謂的啟蒙運動,這種啓家運動就是一種全民的覺醒,認識到時代的根本轉變,著手社會與文化的重構,改變前現代社會的思維方式與行為習慣乃至社會運作模式。而經過啓蒙運動洗禮的國家與民族,它們在現代社會是走上正確的發展道路還是步入彎道迷途,在很大程度上受這個國家的文化結構尤其是過去國家的統治方式影響。
 
過去100年,現代社會發展模式主要有自由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經常與自由民主的國家制度相連,或者發展到一定的水平自然走上自由民主的道路;集權的計劃經濟則與專制獨裁的政治制度相表裏。
 
遍觀過去100年間,那些文化結構中以專制,非包容性的,排他性政權為核心傳統的國家或民族多傾向於走上集權的計劃經濟制度,或者更准確地說,這種經濟制度根本就是這種文化的怪胎。中世紀的俄羅斯是歐洲最為專制的國家,與中國一樣,是實行絕對君主制的。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理論以受迫害與剝削的怨恨作訴求,最容易為專制國度下的臣民所接納。加上俄羅斯地近現代社會發祥地的西歐,更早受到啟蒙。但它的文化結構決定了那裏的革命者肆無忌憚特性,於是與馬克思的無產階級革命學說,最合這些革命者的脾性。尤其是馬克思的理論要求建立(無產階段)專政的國度,且公開申明鎮壓是這種國家其中最重要的職能。我這裏把專政前的無產階級加了個括號,是因為括號內的階級是抽象的,真正進行專政的是領袖。根據馬克思的後繼者列寧的理論與實踐,這些革命領袖組織起完全聽命於他的政黨,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地操控整個社會。更令以前絕對君主自嘆不如的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財產全歸政府所有,全民盡是國家僱員。革命領袖之肆無忌憚,不受約束也是絕對君主明顯瞠乎其後的。毛時代偉大領袖意之所愛,把一些沒有什麼文化的工人農民弄到最高權勢機構,擔當他們根本無法勝任的最高層職位,置國人的福祉於他的明顯行不通的試驗之下,其他乖違常理之事不勝舉,肆無忌憚於斯為盛。
 
和絕對君主制的國家與民族相反,那些在傳統社會中君主因各種原因,比如宗教勢力的牽制或政治上多種勢力的運作產生的均衡而不施行或無法施行專制統治的國家,在啟蒙運動改換思想後,多選擇在現代社會正確的發展道路即經濟制度上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與政治上的分權制衡而後發展自由民主的國家管治制度。擯棄一家一姓乃至一黨專政的排他性政治。
 
日本在傳統社會主要是因為宗教的原因,雖然天皇「豈世賢哉」但作為國家元首一直得到保留。雖然相當長時間政權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但天皇任何時候都不是無足輕重的白丁,基本上幕府雖然有「諸法度」限制天皇,但他們還是以天皇的名義治國的,在相當程度上天皇還是廣受臣民尊崇,至少擔當道德上的重大角色。在這樣的安排下,天皇、幕府與大名各有大家嚴守的分野,可以說是一種互相包容的分權制度。在這個意義上說,日本並不選擇中國的絕對君主制。在這樣的文化背境下,日本的現代化轉型可以畢其功於一役。即明治維新基本完成這種轉型。尤其是日本國內並未出現象中俄那種動搖國本的嚴重爭執,分裂乃至生靈塗炭的內戰。雖然後來日本一度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但此中另有因緣,下節詳細研究。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曾經風行整個20世紀的共產主義理論,從未成為日本主流社會的選擇。在日本精英中影響極小,信奉馬克思主義的日本共產黨從未像他們很多國家的同志,取得或接近取得國家權力。可以說日本國家肌體對這種在犧牲以億計的人命後証明是錯誤的理論學說具免疫力。同時日本二戰戰敗後,在美軍佔領當局主催下,順利發展民主政治,在經濟上急速騰飛,成為先進國家。
 
我們放眼世界,檢視各個主要文明的現代化路徑選擇,中日的現象不是個別的特殊現象,而是全球皆然。以先進經濟體的那些國家而論,分權包容制度愈早在那些國家立足,那些國家愈容易走上自由民主的現代發展的正確道路;相反,絕對君主制愈頑固,往往是暴君刁民並存,為肆無忌憚的野心家的沃壤,容易爆發革命並走上馬克思主義的迷途。國家也為反複的破壞付出沉重代價。前者的代表是英美,英國早就出現大憲章,限制君主權利,後來的光榮革命實行君主立憲,現代英國沒有發生過全面的內戰,馬克思主義從來沒有對英國主流社會帶來太大影響,英國共產黨屬於最沒起色的共產黨之列。美國則從立國開始就奉行三權分立,互相制衡的政治制度。開國元勛謝絕登基為帝,美國社會不充許任何個人或黨派意圖建立排他性政權。整個美國史只因奴隸問題發生內戰。馬克思主義及美國共產黨都大大偏離美國主流社會及其意識形態。歐洲在傳統上有負責世俗事務的國王與負責天國事務的教宗,總體而言那裏有兩個權力中心,相當程度上並無從屬關。雖然兩者曾有衝突,也嘗試收服對方,使其順從自己。但兩大權力中心並立是歐洲的歷史事實,也是構成歐洲文化的一個主要部分。在這樣的分權架構下,歐洲的國王或教宗都沒有中國皇帝那種隨心所欲,肆無忌憚的權力。這也解釋了自由民主制度更容易在歐洲落地生根,發育成長的底蘊。
 
更詳細地分析,歐洲各國走上現代社會正確道路還是有所分別的。因為各國的專制君王歷史有長短。以法國而論,相對於英國它的現代社會發展有更多的阻滯與劫難。18世紀法國的王權絕對過英國很多,這樣法國出現大規模的平民革命並帶來極大的破壞,中間的雅各賓黨恐佈專政,拿破倫稱帝及征服歐洲戰爭和戰敗被黜,隨後的一連串內部衝突使法國在相當長時期都在動蕩之中。百年之中憲法改了無數次,第幾共和的序數也到了令人難以記憶的程度。法國王冠是落地了,法國人的思想趨於激進,馬克思主義被很多法國精英奉為圭臬,阿爾都塞的結構主義化馬克思主義風糜法國知識界。法國共產黨人強馬壯,極為接近取得政權。
 
本文的分析也可以為列寧主義從馬克思主義各流派中脫頴而出,成為20世紀影響最大的馬克思主義作一注腳。在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之前,馬克思主義的主流即第二國際的理論家和活動家考茨基、伯恩斯坦輩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正統傳人認為,社會主義制度是資本主義內在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應該在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首先實現並取得全世界勝利。這些書呆子和食古不化的蠢蛋,既看不到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是人類的腦力,而在現代社會人類腦力外化的多種形式對生產力的巨大促進作用使人類歷史進入一個嶄新階段,在這一稱為現代的新階段,高效開發人類的腦力資源才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自由民主包容的社會才能激勵人類最聰明的腦袋從事這一工作;而誤信馬克思主義以怨懟為基礎的階級鬥爭與無產階級專政理論,(這種以怨懟為基礎的利益訴求,根本與中國歷代農民造反的思想並無二致。毛主席就一直認定自己是馬(克思)秦(始皇)陳(勝)三者的合體,實在一語道破天機。至於說工人階級是最先進的階級,那或者只是公關性質的恭維;或者是不顧事實的胡謅,今天作為三個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肯定不會認同這種看法,否則不需吸收非無產階級的人等加入共產黨。客觀的說,最聰明的腦袋存在於經過社會機制篩選出來的社會精英,至少在社會意義上是如此),自然一事無成。出身於絕對君主制國度的列寧聰明得多,我這裏說的是他看到以馬克思主義的一些主張為工具,可以在他的國家動員平民,取沙皇而代之。列寧提出與第二國際那些蠢人看法完全相反的論說,無產階級革命可以在一國首先取得勝利,這個首先取得勝利的是資產主義體薄弱的一環。列寧很明顯還看到,馬克思主義的主張中有與絕對君主制相承合的因素。當年沙皇的統治正處在獨裁君主的未世月,經過維特與斯托雷平的改革,沙皇統治的社會基礎受到嚴重侵蝕,而俄國的現代化進程滯後於歐洲其他國家所產生的外部壓力,在加上俄軍在戰場的敗績。真正是資本主義體的簿弱環節。但是支撐列寧革命取得勝利的是俄國的專制傳統,或者說俄國後來發展出來的紅色帝國主要得益於俄國人的文化傳統。中國革命的成功是另一個例子。當年清朝傾覆,而天下混沌,毛澤東借勢而起。總之是在專制國家衰頹中取得政權。

 

四、中國偃武修文,日本公武合體:日本侵略中國的文化基因

 
「詩界糜糜千年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飲冰室主人燴灸人口的這首題放翁集絕句開首這兩句在某種程度上概括中國3,000年來偃武修文偏倚國策的後果。
 
因為中國皇帝實際上以力經營天下。從武王伐紂,大告武成即要求「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雖然武王興周,還不是實行絕對君王制,其下有800諸候分別承擔管治屬國百姓的責任,並非中央集權,朝廷大約只擔當祭祀與調解諸候爭執的責任。所謂示天下弗服,大抵是和平宣言。或許也包含俯從民意。畢竟戰爭帶來破壞,生民塗炭,武王也受到伯夷叔齊的嚴厲批評。到了秦始皇開始為了保持他的絕對權力,就要壟斷武力。秦皇之「收天不之兵,聚之咸陽,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的做法為歷朝帝玉所效法。不但天下兵器受到嚴格控制,而且對武夫健將,一向待之以「高烏盡,良弓藏」 的策略。對掌握武力的將領,在挑選使用的過程,採取各種手段務必使武力掌握在自己信得過的人手中,同時還要盡可能通過諸如派遣自己身邊的大臣乃至宦官作為監軍,甚至讓不同的部隊互相牽制。在彼可取而代之的意識下,這確實也太為難皇帝老子了。遍觀歷朝歷代稍有鬆懈,馬上天下大亂,帝位不穩。六朝之劉裕至陳霸先的取而代之,變唐代安史之亂是武力壟斷出現缺口帶來嚴重後果的例子。
 
中國帝王為了壟斷武力以保萬世而為君還在於通過朝廷偃武修文的政策,激勵中國精英向習文的方向發展。使「天下英雄,盡入吾彀」 。讓中國最頂尖的人才青春作賦,皓首窮經。在書翰海洋中浮沉一輩子。這種政策取向其實非始於唐太宗,而且早己見成效。中國的讀書人或者說中國精英大抵都手無縛雞之力。顏之推之〈涉務〉一文談到六朝士大夫時慨嘆,這些人遇上戰亂「膚脆骨柔,不堪行步,體羸氣弱,不耐寒暑,坐死倉卒,往往而然。」 這幾乎是帝制時期,大多數中國精英的寫照。不然梁啟超也不會有前面的詩作了。不能不指出的是,在彼可取而代之的肆無忌憚文化氛圉之中,中國帝王費盡心思壟斷武力,倒是與生民利益一致。尚非如此,不知「多少人稱王,多少人稱帝」 。戰伐不己,生民塗炭,不假智者而知其然。
 
反觀日本,自從奈良時代之後,公家退隱,武家執掌權柄。武士階層是日本的主導勢力。士農工商之謂四民,而士為四民之首。在日本卻指的是武士。武士當年是日本社會最有文化的精英,說得上德智體全面發展,毋寧說是日本先進文化的代表。日本武士非僅一介武夫。日本武士作為地頭管理著當時社會最主要的資源:土地,是日本社會的管理者。這個階層孕育出了所謂武士道的意識形態或叫核心價值。武士最看重兩樣東西:刀與櫻花。刀容易理解,是武力的表示。櫻花則具象徵性,蓋這種日本國花,到一定時節即會灑落。武士自比為櫻花,偶意在一定的時候就要象櫻花灑落般獻出生命。即為國家視死如歸。
 
武士道的尚武精神在國內由於宗教與統治體多元化而沒有導致嚴重內戰,但是武士道目光向外時就是大規模的侵略戰爭。有些還不是由國家組織,以國家名義進行的。明代中後期中國東南沿海的倭患,就是這些武士的侵擾掠刼行為。日本尚武精神發展而來的國家侵略行為首當其沖者乃其近鄰。豐臣秀吉之企圖征服朝鮮,雖然因為當年跨海作戰的難度極高,加上秀吉的猝死而未竟全功。到明治之後,隨著工業發展,跨海投放兵力的能力提高,這些與日本文化中的武士道精神結合,匯成侵略野心與行動,朝鮮首先淪於日本鐵蹄。中國作為大國,在現代社會落後,加上兵魂銷盡的文化結構,自然成了日本侵略的鵠的。
 
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葉,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妄圖滅亡中國的圖謀,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包括中國現代轉型的滯後導致的國力孱弱;當年國際遊戲規則的現實即弱肉強食和集體安全體的缺失;日本文化的尚武基因不能說不是其中一個因素。今天所有這些因素己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過去的事不可能重演了。中日社會處理雙邊關係應該多一點理性,少一點感情用事才能達致雙驘。
 
(封面圖片:Wikicommons)

駱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