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周延(鳳凰衛視高級記者)
「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強大而且艱難的決策:如果有 freelancer(自由記者)前往敘利亞,為我們提供圖片或視頻,當他們返回時,我們將不會使用它。確切的說,我們不會花錢買。自由記者已經在敘利亞衝突付出了相當高昂的代價。我們不會鼓勵人們再冒這種風險。」這是法新社全球新聞總編輯 Michele Leridon 9月17日在自己的 blog 中發表的聲明,他認為需要再重新確定法新社的道德底線和編輯原則。
從去年8月,法新社已經停止派任何記者進入敘利亞叛軍控制的地區。那裏的局勢已經失控,非常危險。外國記者進入這些地區,冒着被綁架或殺害的巨大危險。詹姆斯・福利,定期為法新社提供新聞的自由攝影記者,就是被ISIS武裝分子斬首。記者在叛軍控制區不再受歡迎,作為目擊者,他們見證當地民眾的苦難;卻成為襲擊目標,或者勒索贖金的商品。法新社總是在如何讓呈現給公眾一手的新聞和如何保證記者的安全之間掙扎,考慮到受害者的尊嚴,以及避免再有人成為恐怖分子宣傳的工具,這就是為什麼法新社不再接受特約記者來自敘利亞的圖片和視頻。
啟示之一 死亡的尊嚴
近期關於人質被斬首的完整視頻法新社並沒有提供給用戶,只發布了極少數的靜止圖像。可以從 Michele Leridon 的文章中找到答案,「每當我們發現特寫受害人的臉,劊子手的臉,指定為下一個受害者的人。例如被殺害的英國志願者大衛・海恩斯,我們收到的視頻中,要不要播出他的脖子上的刀的血腥畫面,一直是我們掙扎糾結的地方。
我們要盡量給他們找回一些死亡的尊嚴。因為我們試圖確保盡量少出現受害者的畫面。法新社拒絕播出一個人在死亡威脅下的發言。有些人選擇不播放任何這樣的鏡頭,同時也承認忽略它是有問題的,因為這相當於掩蓋了事實,這與新聞原則背道而馳。這是面向所有新聞媒體的棘手問題。
我們邀請了法國廣播媒體與法新社的資深編輯和媒體的歷史學家帕特里克 Eveno 討論這個話題。還有我們在 BBC,路透社和美聯社的國際同行一起研究這個業界都在關注的問題。一些媒體傾向於播出斬首錄像的完整版,包括人質抨擊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鏡頭。沒有完美的答案。我們選擇盡可能清醒地,採取盡可能多的距離,我們決定是否公布每個視頻按個別情況來定,權衡它包含的信息及其背景值之後,做出決定。」
啟示之二 如何遠距離報道衝突
法新社目前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有一個記者站,由敘利亞籍記者駐站,定期從貝魯特派記者到巴沙爾日・阿薩德控制的地區。叛軍控制區的新聞,主要通過,為當地的自由攝影記者提供賬戶,他們有自己的線人,提供線索,或者他們自己到前線拍視頻圖片,再上傳到法新社的賬戶,這是國際通訊社通常採取的方式。伊斯蘭國的圖像或視頻往往是殘酷的,不人道的,例如斬首和大規模的屠殺。
在法新社位於貝魯特新聞中心, 編輯的第一本能,便是當收到一名人質被斬首的錄像,會不會將它發送給客戶,以避免傳播ISIS的血腥宣傳。但從圖像包含的信息,作為一個新聞機構,當然有責任去用它。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謹慎行事。首先,法新社的編輯會確定素材的來源和解釋的真實性以及準確性。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是遠距離報道衝突的前提。
啟示之三 安全信息共享
法新社會聯合其他的通訊社在短期之內推出一個新聞記者安全博客。Michele Leridon 說:「與其他媒體的信息共享是非常重要的。當記者的安全受到威脅,競爭不再適用,也沒有競爭的必要。法新社推出的這個記者安全博客,就是在戰爭地區,我們記者遇到麻煩的地方,如果一名記者被逮捕,受到威脅或槍擊,就趕快標記起來,通過信息分享。盡可能廣泛的分享這樣的安全提示,反映哪些方面出了問題,我們是否冒的風險太大,如何避免其他人再陷入這樣的陷阱。新聞機構不能停止報道衝突。但是,我們要盡可能保持我們團隊的安全,這是最重要的。
我們怎麼挑選記者到戰地呢?戰地記者們都有一句掛在嘴邊的話:在戰區總有相對安全的避風港。雖然是戰區,但總能找到記者能工作、休息的地方。是什麼讓敘利亞不同?因為在叛軍控制區,已經找不到任何此類安全的避風港。敘利亞相當危險, 這是我們對同行的忠告。
不過,我們還是送了大量的記者,或聘用自由職業者,到其他衝突地區,例如伊拉克,烏克蘭,加沙以及中非共和國。首先,委派在戰地環境工作訓練有素的記者;其次,從頭盔裝備到防彈衣,他們的防護裝備十分齊全。我們之前也讓每一個從戰地回來的記者,完成任務後,舉行經驗介紹。」
啟示之四 社交網站的衝擊
排山倒海的來自敘利亞的圖片湧向法新社的編輯部,編輯們非常痛苦的接受和觀看。在貝魯特新聞中心,編輯的工作就是研究這樣的畫面,他們已經深受影響。ISIS 的視頻被廣泛使用,尤其於在線網站、社交媒體上流傳。
法新社認為,編輯的工作是整理、並從圖像中進行選擇,這就是新聞。「如果我們播出的東西,只是因為它無處不在,可以被廣泛運用,這不是我們做媒體的初衷,也不是我們的道德底線。」
法新社已經決定不再用伊斯蘭國為聖戰運動。從現在起,法新社將把它作為伊斯蘭國集團或伊斯蘭國組織。 因為法新社認為,國際新聞機構不能給任何一個組織加上主觀的冠名,如恐怖分子。給它的名字簡稱為伊斯蘭國是不恰當的,原因有二,首先,這不是一個國家,有邊界和國際認可;其次,許多穆斯林認為,宣傳這個組織的價值觀跟伊斯蘭教沒有關係。名為伊斯蘭國家,可能會更加誤導公眾。
這就是近幾個月發生在包括法新社在内的幾大國際新聞通訊社在編輯原則上的一些討論。面對全媒體的時代,新媒體和自媒體圍追堵截,老牌新聞通訊社仍然在斟酌改革規範自身的編輯方針和道德底線。能不能殺出一條血路,值得大家探討。
原文刊於《鳳凰周刊》,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