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高松出發,乘船往直島、豐島及小豆島等島嶼,參觀第三屆瀨戶內藝術三年祭。或許其他出席同項活動的香港人(還有不少台灣人)都跟我一樣思疑:香港有着美麗的島嶼,也擁有海灣風景優美的條件,幾時才可以主辦環島以及聯繫各社區發生的藝術事件,來一個藝術祭?事實上,我們的南丫島、坪洲、長洲、大嶼山不同地區,早已聚有十分活躍的藝術家社群。他們在島嶼創作、生活、組織家庭,各適其適,要他們響應聯島的藝術節,是很困難還是很容易的事?
義工居民大方熱情,全城響應藝術節
當然,瀨戶內藝術祭還有不少居民的參與,他們非常樂意地借出他們居住的地方或店舖,將之轉化為一個個藝術點子,歡迎遊人前來參觀探訪。他們當義工和導賞,心裏懷想着的還不是商機,而是好客款待之道,還有參與藝術的興頭。當然,藝術祭的上佳作品,主要還是在幾個著名的藝術館,民間組織藝術點子的作品,遊戲味道比藝術素質更濃,但生氣蓬勃的社區氣氛,才是藝術活動的主要營養。總得走出藝術在展房、在棄置的工房或十室九空的學校來得恰當,至少要備受尊重。
走了這一趟,心有不甘,希望及早有天來個把新界、市區、郊野、濕地、六角岩地質公園、獅子山頭等呼應的藝術點子,民間自發的藝術節,這樣的教育比視覺藝術院,以及教統局的視藝科考試更為有效。這天早上來到直島,一登船便見藍色的藝術祭旗熾飄揚,穿着同着藍色上衣的義工們都湧前派作品提示地圖,並指示登車前往不同的藝術路線。我心裏頭便想:在香港舉辦藝術節,用什麼標誌和顏色最好?更動人的除了投誠,還有是對藝術品一致的尊重。
不同藝術點子的工作人員,即使不懂任何國際語言,都以中、英、日及西班牙語紙牌,提醒參觀者幾項主要的守則:入場館前必須除鞋,換上館所提供的內用鞋;務必低聲說話,以免影響觀賞藝術品的效果;不准拍照;不許觸摸作品;動作收斂;依隨工作人員限制的人數進場⋯⋯在入口處隨時可見態度十分認真的年輕或長者工作人員,先來一段提醒,才控制人流。在小豆島的一所舊宅裏,我們跌跌撞撞穿過房子的客廳、書房和睡房,訝異於那些側門內別有洞天的設置:衣櫃原來是通往密室的門,廚房裏可以逃出生天的原來是雪櫃內的暗格;一切驚慄、警匪甚至恐怖電影的橋段盡出(因而想到元朗的貨櫃車場絕對是可塑性甚高的藝術點)。
藝術人情交織,爲小島打開國際大門
另一個叫大岩島的點子在小豆島橫街不經意的街舖裏,工作人員把身後的拉鍊膠門拉開,踏進去原來是兩層樓高的塑膠圓球空間,四周都是手繪在膠布上的黑白山水、叢林、海灘、岩崖、小屋、臥在膠料地上可見月亮、星星、太陽,奇妙極了。很可惜有參觀者不停咳嗽;迴音盡響。離場的時候,一位小豆島居民前來替她按肩和頸,教她自己可以怎樣做,來抒緩敏感咳的不適。如此場面,是人情味的同場加演。
在島嶼之間乘船,碼頭也有驚喜。豐島的碼頭椅子上擺放了不同顏色的冷織坐墊,明顯是用手編織的紫、紅、藍、綠、黃色花朵,務求賓至如歸。聞說是島上婆婆的手工,一個不到1000人居住的島嶼,迎來了國際藝術節,主客都開了眼界。
(封面圖片:瀨戶內藝術祭2016網頁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