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公開大學之邀,月前出席一次「公大講堂」,已經上了網,題目是〈教育:誤會了!〉原意是英文的 Education misunderstood,是鑑於討論教育的時候,有種種的假設;而這些假設,以前也許是理所當然,但是時移世易,許多已經不再成立。
然而,我們仍不斷從這些假設出發,推導出許多論點與「理論」,往往與現實的生活和社會已經完全脫節。但是由於是假設,不必受到質疑,大家很容易不假思索地接受,於是以訛傳訛,得出的結論也許與現實相距十萬八千里;用這樣的論點來討論教育政策,一定不會得出有建設性的結果。
其中一個根本性的假設是:教育,就是為了準備就業。教育是否必須為年輕人作就業的準備?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就業,是現代社會人類的主要經濟活動。有了經濟活動,人類才能養活自己;以前是農村的自給自足,後來是物物交換⋯⋯一直到現代的以社會貢獻換取收入,養活自己。這是現代人類社會的根本,教育當然要為年輕人作好在經濟上得以生存的根本準備。
對口就業 漸非主流
在傳統的工業社會,現代學校的功能基本上是為了就業。學校教育給予的是學歷;學生個人追求的,也是學歷。學歷,是成千上萬畢業生與成千上萬職位之間的配對「訊號」(因而有所謂「訊號理論」)。對學生個人來說,學歷也是就業的「入場券」。什麼學歷,就進入什麼職位——這是工業社會天經地義的事。因而難怪人們不知不覺地(雖然也許不願意說)假設學校教育的功能就是職業培訓;特別是從僱主的角度看,也許想像不出教育還有什麼其他功能。
進入新世代,畢業生不一定「對口就業」。即使首次就業「對口」,往後還會不斷轉工,還會轉行;也會失業、待業。僱主聘人,也不一定看學歷;同樣的學歷,也不一定有同樣的職級、工資。這對傳統的假設提出了挑戰:假如學了機械工程,卻沒有從事機械工程,那麼,算不算是浪費培養機械工程師的資源與努力?
目前的情形是:「不對口」就業的情形已經逐漸成為主流。就全體大學生來說,大多數的大學畢業生沒有從事與自己所學直接有關的工作;即使是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如法律、工程;醫科除外),也有大部分的畢業生並不「對口就業」。事實逼着我們去想:假如一大部分的畢業生並非我們想像中的「學以致用」,那教育的功能是什麼?
當然沒有人會質疑大學是否須要專注培養專門人才。教育當然負有培訓人才的功能,事實上,專業培訓的使命更加吃重。每一項專業的知識與技術要求,必然是愈來愈複雜與尖深。大學也絕對不會全面變為通識課程,特別像醫藥、工程、法律這些專業性比較強的學科。
但是,知識與技術的專門化,並不等於個別人士職業途徑的專一化。正如有一次聽到 MIT 的工科院長所說:「我們培養出來的,一定是世界頂尖的工程師;但是我們的工科畢業生,卻不一定當工程師;他們會遍布社會各行各業,我們也會為此而自豪。」工科可以如此,其他的專業又如何?
事實上,MIT 的工科畢業生遍布金融、商業、新聞、設計、音樂、學術、政治、宗教⋯⋯也就是說,教育應該培養出最精采的畢業生,卻不僅僅是「定向」培養專業人才,也不會固定預計畢業生的職業走向。社會對教育的期望,是培養出強壯的「人」,足以面對變幻莫測的前途。
有些朋友以為,「不對口」就業,是供需失衡,例如有些行業的職位空缺不多,畢業生卻供過於求,本行找不到工作,才被迫轉行。在這些朋友的心目中,齊齊整整地「對口就業」,才是正常,但是只須實際看一看,查一查,就會發覺有些領域職位懸空,每年卻有大批畢業生沒有「對口」進入這些行業。不少畢業生本來沒有打算終生從事原來就讀的專業。在他們心目中,大學念什麼是一回事,畢業後幹哪一行,又是另外一回事。「最希望能夠做到本行」,並不是每一位畢業生的願望。
專業人才 多種出路
2005年,哈佛大學發表一份報告,探討大學本科教育是否還須有專業學科(例如主修、副修等)。在專業學科與通識課程之間,研究報告認為並不互相排斥,同意每一名學生都必須擁有廣闊的知識基礎,因此本科應該是讓學生有廣闊的知識面;但是學生也最好選擇一個方面嘗試深入探討,取得專門研究的經歷。這與近年西方文獻常提的T形知識結構相當接近。
這裏面也牽涉到深入鑽研一門知識的意義。比如說,在本科階段,學生主動深入研究歷史。這名學生,成為歷史學家的可能性也許很低,卻因此有了學習深入研究的經歷,往後舉一反三,終身受用。
另一個事實是,由於經濟結構的不斷迅速轉型,金字塔形的大機構,正在逐步讓位予一站式的小單位;中層管理因此正在逐漸消亡。前線的操作式工作,正在不斷由科技替代(例如機械人)。總體來說,很可能,就業的機會只會愈來愈少。面對「就業」的飄忽前景,教育可以做些什麼?應該做些什麼?
經常有研究報告,述說許多傳統的工種正在逐漸消失;而明天可能出現的許多新工種,也許今天無法想像得到。現實是,即使是在同一行業、同一工種,所需的知識與技能,也是在不斷更新。因此,教育不可能為年輕人作一勞永逸的準備;最好的準備是「學會學習」。
教育目標 遠超就業
與此同時,不願做僱員,嚮往自己創業——或自僱、或個體運作、或網上經營——這樣的年輕人愈來愈多。教育如何為這些年輕人作畢生的準備?
再說,由於經濟模式的根本性變化,個人在工作崗位上,不再是消極地接受任務、程序、規章、制度, 因而受到僱用機構的保護。現代典型的機構,前線工作者必須直接與服務對象交往,自行設計產品或者方案,須要創新而冒風險,也須經受種種困難與操守的考驗。年輕人要在工作崗位上勝任,必須有這樣的素質。教育,就無法停留在「知識」與「技能」的狹窄範圍裏面。
再進一步,人類的生活,並不限於就業或者工作,他們還有家庭生活、文化生活、餘暇生活、政治生活、靈性生活等等。那就在進一步超出「教育為了就業」的範疇了。
以上種種,其實都曾經在本欄陸續分散探討過, 這裏歸納一下,筆者自己也有點吃驚:社會變了,有關教育的假設,全面受到挑戰;要適應新世代,教育就會與現在很不一樣!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Pixabay)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