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之憂:在遠不在近;在出口不在債

剖析中國政治需要決定經濟增速的格局

中國的經濟態勢是近年最熱門的話題。從政治家到投資者,從經濟學者到普羅大眾,或在政壇亂噴口水,或從學術層面詳加論列,甚或作驚天預言,紛紛對中國的經濟前景發表看法,甚或採取行動。
近年來,中國科技無疑有長足的進步。這在相當程度上得益於兩大因素的助力,一方面與歐美的全面交流,尤其是大量中國學子負笈歐美名校,幾乎所有中國高級科技人材都由歐美培養出來;另一方面,因為大量跨國科技企業把生產程式移入中國,對中國學習提高技術帶來極為有利的作用。憑着這種科技發展路徑,再加上中國的文化背景,教育體制乃至語言等方面的因素,難以吸引外來精英,而憑一國之材即便人數多,要在創新層面取美國而代之成為世界創新中心,恐怕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
 
即使中國科技可以發展到以一國之力,足以與全球精英抗衡的水平,也未必意味中國可以重回世紀初的黃金時期。而且隨着科技的發展,自動化技術的普及,對人手的需求會減少,再加上諸如越南乃至印度等後發國家的急起直追,中國的人手資源的價值會下降。在這樣的態勢下,保持中國經濟增速在政治需要的水平只有不斷在黃金時代累積下來的庫藏上打主意。到這些庫藏下降到某一水平,以現在情況計,五至十年後就會出現真正的難題。
 

經濟危機尚未來臨

 
至於現在揚揚沸沸的中國債務問題,其實並未到令人憂慮的危機時候。本欄早前已作分析。相對而言,出口的停滯更顯得嚴峻。橫掃全球人手職位,使大量生產程式移入中國是中國經濟起飛的關鍵。這表現為中國出口的急速上揚。現在出口的停滯反映了這一趨勢已到了轉折點或者內地慣用的數學術語拐點(point of inflection) 。雖然中國在世界貿易佔比仍有輕微上升,但是一方面西方國家不會容忍中國再攻城掠地,佔領市場,而發展中國家支付能力弱,根本不可能提供足夠的市場;另一方面,中國生產成本日重使生產商心有外騖。生產程序移入中國的趨勢正在逆轉。如果匯成潮流才是間題所在。日本經濟陷落肇因說到底在於出口,因為盡管與中國不同,弊在圓高。但出口支撐的經濟高增長不再一也。
 
金融海嘯之後,中國因政治需要,通過泵錢剌激,以保持經濟增長高於經濟現實水平的做法,大抵就是有一時的快感即當期的增長率相當亮麗,但是後遺症相當明顯,國民付出代價多,得益少。不是嗎?那些剌激更多的是變成過剩產能,後來還要花錢打發。據報道只是中央政府今年就要拿出1,000億去產能。至於大量過剩的地產發展項目,變成鬼城,正不知如何善後。最近的機器人熱,全國建立幾十個開發區,成立幾千家相關企業,做的只是從外國買進部件,組裝低端機器人,注定又是巨大浪費。中國需要發展的是AI即人工智能而不是組裝低端機器人呀!
 
在中國政權是最重要的,政治自然是第一的考量。經濟只是政治的婢女。很明顯,中國經濟增長與政治需要的關係會繼續下去。
 
(封面圖片:亞新社)

駱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