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態勢是近年最熱門的話題。從政治家到投資者,從經濟學者到普羅大眾,或在政壇亂噴口水,或從學術層面詳加論列,甚或作驚天預言,紛紛對中國的經濟前景發表看法,甚或採取行動。
即便是中國官方近期對中國經濟態勢的描述,也有令人詫異的,不太一致的說法。在專責經濟事務的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剛剛以開門紅來形容首季中國經濟表現,大量經濟師與評論員發表看好中國經濟前景,認為年初以來的剌激措施生效,中國經濟將走出谷底的時候。最高等級的官媒《人民日報》突然登出權威人士,這一被很多觀察家認為是層峰代名詞,對中國經濟前景的看法:中國經濟將出現 L 形走勢,也就是中國經濟不可能出現 U 形乃至 V 形的迅速複甦的走勢。權威人士的這一宣示是作為預期管理還是另有原因毋須揣測,最重要是中國經濟將出現的走向。
回顧中國經濟發展
要了解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向,有必要回顧中國經濟30多年的發展歷程,以及這段時間全球經濟的歷史階段。中國告別文革的時侯,因為十年的政治動蕩,經濟凋蔽,民間嘖有煩言。當年執政黨高層承認中國存在所謂「三信危機」即對社會主義制度,對共產主義理想及共產黨領導的信心、信仰及信任危機。為了扭轉危局,鄧小平改弦易轍,廢棄毛澤東路線,全力發展經濟。在相當程度上是以經濟績效重建執政黨的合法性基礎。具體地說就是以經濟的高速增長挽回民心。從此中國的經濟增速首先是政治考量的結果。
因為文革的耽誤,中國當時的計劃經濟體系其實只涵蓋中國小部分國土與國民,並在相當程度上無法發揮正常功能,從而使中國經濟名為計劃經濟,實際上大部分國民,包括生活在農村作為人民公社社員的農民根本處於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遊離於計劃經濟體系之外。這在相當程度上是壞事變好事。入計劃經濟淺,退出也易。正是在這樣的起點下,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與世界接軌其實是與西方接軌的新政下,中國以最低的成本,迅速進入並發展了市場經濟,這為中國後來的經濟起飛奠下堅實的基礎。
鄧政正好遇上全球化的東風,真正好風憑藉力。中國憑着沒有計劃體系的負累,巨大的人口基數帶來的無限量勞動力供應,捷足先登,橫掃全球的人手職位,使大量生產程序轉入中國。從而使中國經濟如插上翅膀,迅速高飛,在極短時間內攀上世界經濟次席。這一過程中除了中國內部本身具備的條件外,西方國家既提供技術,資金又讓渡巨大的市場使中國得以引入生產與管理技術,又通過出口賺取巨大的利潤,真正天下便宜事盡為中國所有。這種便宜事自然不可能永遠存在。生產職位的轉移除了使大陸變富而外,也使提供職位的西方國家變窮。這無可避免地影響這些國家的支付能力。在達到臨界點後,出口對中國經濟的推動就必然減弱。於中國來說,金融海嘯的發生就是標志着這個臨界點已經出現。從那時起中國經濟減速是無法改變的趨勢。
因為政治的需要,中國領導人傾向於維持經濟發展在他們認為需要的水平。這種把經濟維持在從政治考量認定需要的水平,在中國這樣的國度,短期內是可以做到的,但需要付出成本。
中國在經濟起飛也就是前面提到天下便宜事盡為中國所有的那段時期,儲下大量彈藥。只是外匯儲備已達三萬多億美元,同時國債水平不高。這些資本足以供中國政府五年、七年剌激經濟,以保中國經濟於不墜之所需。而且在中國的制度下,政府可以做所有它認為必須做的事而毫無制約:政府可以在任何地方征地,興建任何的設施,從高鐵到核電站;從大規模的地產項目到各種效益不同的基礎建設。只要經濟低迷,發改委一紙文書,多少百億公帑滾滾而來。每一任政府都愛說他們上任時遇到多大的困難,其實在庫房仍然充盈的時候,困難並未真正來到。所以中國經濟如標題所言,近期並非困難時候。
不管多大的家業,如果長期有需要支付的成本,到一定的時候都會有壓力。從而繼續支撐會有力不從心的吋候。中國如果長期要保持經濟增長於符合政治需要而不是經濟現實的水平,那份多年累積的家業會有用罄的時候。那時困難就會真正到來。
中國政府推動經濟轉型
中國政府極力推動經濟轉型,要把中國經濟升級轉型為依靠內需和創新推動的經濟。中國政府的願景如果真的得以計日程功,如期實現,中國經濟增速也絕不可能回到起飛時期的舊觀。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全球創新中心在美國。幾乎所有科技新猷即人類的新玩藝,比如說從電視到互聯網都誕生於美國。但是美國經濟發生從來沒有出現過奇跡,增長率更未有過如中國般達到持續多年的雙位數。實際上,美國所以成為全球創新中心,是因為美國吸納了全球包括中國的精英匯聚美國。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