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字的粵語讀音問題

粵語注音工具書中「于」字的注音,只有一部分跟從習慣讀法,另一部分工具書則依從反切,標注陽平聲,讀同「盂」。現將粵語注音工具書中「于」字的注音細析如下。
筆者在本欄上一期指出,根據《廣韻》「羽俱切」一音,「于」字之粵讀本當同「盂」,「盂」字《廣韻》也是「羽俱切」。不過,「于」字作為介詞,用法往往與「於」字相同,因此,廣州話已習慣讀「于」為「於」,即讀陰平聲而不讀陽平聲。此外,「于」用作姓以及「之子于歸」中的「于」字,廣東人一般亦讀陰平聲。
 
不過,粵語注音工具書中「于」字的注音,只有一部分跟從習慣讀法,另一部分工具書則依從反切,標注陽平聲,讀同「盂」。現將粵語注音工具書中「于」字的注音細析如下:
 
當「于」字用作介詞,用法與「於」字相同時,黃錫凌《粵音韻彙》、馮田獵《粵語同音字典》、《中華新字典》、李卓敏《李氏中文字典》、饒秉才《廣州音字典》、語文教育學院《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蘇翰翀《實用廣州音字典》、詹伯慧《廣州話正音字典》標陰平聲,讀作「迂迴曲折」之「迂」;施庸盦與茅瑩甫合編之《辭淵》、以及喬硯農《中文字典》則標陽平聲,讀同「盂」。
 

姓氏「于」如何讀?

 
當「于」字用作姓時,《中華新字典》、饒秉才《廣州音字典》、蘇翰翀《實用廣州音字典》標陰平聲,讀作「迂迴曲折」之「迂」;施庸盦與茅瑩甫合編之《辭淵》、馮田獵《粵語同音字典》標陽平聲,讀同「盂」;李卓敏《李氏中文字典》則同時標注兩個讀音;何文匯與朱國藩合編之《粵音正讀字彙》則以陽平聲為正音,陰平聲為語音。
 
至於「之子于歸」中的「于」字,大部分粵語注音工具書,包括黃錫凌《粵音韻彙》、施庸盦與茅瑩甫合編之《辭淵》、喬硯農《中文字典》、馮田獵《粵語同音字典》、李卓敏《李氏中文字典》、饒秉才《廣州音字典》、蘇翰翀《實用廣州音字典》、詹伯慧《廣州話正音字典》均標陽平聲,讀同「盂」;語文教育學院《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則標陰平聲,另於備註中指出古讀作陽平聲;何文匯與朱國藩合編之《粵音正讀字彙》則以陽平聲為正音,陰平聲為語音。

 

不同詞性注音都不一致

 
事實上,即使同一本工具書,對用作介詞的「于」字、用作姓的「于」字以及「之子于歸」中的「于」字,注音往往不一致,例如黃錫凌《粵音韻彙》及詹伯慧《廣州話正音字典》,介詞用的「于」字均標作陰平聲,讀為「迂迴曲折」之「迂」;「之子于歸」的「于」則標陽平聲,讀同「盂」;用作姓此一義項的讀音則沒有收錄。饒秉才《廣州音字典》、蘇翰翀《實用廣州音字典》,同樣標作介詞用的「于」為陰平聲,以及標「之子于歸」的「于」為陽平聲,惟作姓時的「于」,則標作陰平聲。馮田獵《粵語同音字典》、李卓敏《李氏中文字典》二書,與上述諸書相同,均標作介詞用的「于」為陰平聲,標「之子于歸」的「于」為陽平聲;惟用作姓的「于」,馮田獵《粵語同音字典》標陽平聲,李卓敏《李氏中文字典》則同時兼收陰平聲與陽平聲二音。
 
1999年6月舉行的第七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中,曾即場就「于」字讀音投票,投票者共68人,對「之子于歸」的「于」字應讀何音不表示意見者三人,佔百分之4.4;認為應讀作「迂迴」之「迂」者38人,佔百分之55.9;認為應讀同「盂」者27人,佔百分之39.7。至於對「于」字用作姓應讀何音不表示意見者則有二人,佔百分之三;認為應讀作「迂迴」之「迂」者46人,佔百分之67.6;認為應讀同「盂」者20人,佔百分之29.4。
 
記憶之中,大書法家于右任的「于」,曾聽過少數人讀同「盂」,大多數人讀作「迂迴」之「迂」;至於粵語電影武打女星于素秋的「于」,則只聽過「迂」音,從未聽過「盂」素秋。
 
原刊於《明報月刊》,獲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設計圖片)

單周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