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說文解字》,「於」是「烏」的古文省體。《說文解字》原文如下:「(烏),孝鳥也。象形。孔子曰:『烏,盱呼也。』取其助气,故以爲烏呼。……,古文烏,象形。,象古文烏省。」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下云:「此即今之『於』字也。」
「烏」字《廣韻》「哀都切」,先秦的讀音大概相當於普通話的ā,所以《說文解字》說:「取其助气,故以爲烏呼。」那就是說,由於 ā 音可以幫助語氣,所以用「烏」為「烏呼」字。「烏呼」,先秦古音大概相當於普通話的 āhā,那正是歎息時所發出的聲音。「烏呼」,又作「嗚呼」,北宋徐鉉指出,「嗚」是「烏」的俗字。
由於「於」是「烏」的古文省體,所以「嗚呼」又作「於呼」,又作「於乎」。作「於呼」者如《史記.滑稽列傳》:「武帝大笑曰:『於呼!安得長者之語而稱之!』」作「於乎」者如《詩經.大雅.雲漢》:「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喪亂,饑饉薦臻。」朱熹集傳:「於,音烏。乎,音呼。」此外,為了表示感傷哀痛,我們常說「嗚呼哀哉」。「嗚呼哀哉」又作「於呼哀哉」,又作「於乎哀哉」。作「於呼哀哉」者如《禮記.禮運》:「孔子曰:『於呼哀哉!我觀周道,幽厲傷之,吾舍魯何適矣!』」作「於乎哀哉」者如《詩經.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國百里;今也日蹙國百里。於乎哀哉,維今之人,不尚其舊。」
在上述句子中,「於」讀同「烏」。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於」粵讀同「迂」──「迂迴曲折」之「迂」。例如《老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論語.子路》:「吾黨之直者異於是。」《左傳.僖公二十七年》:「使狐偃將上軍,讓於狐毛而佐之。」《國語.周語上》:「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孫子.虛實》:「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敗哉!」《戰國策.齊策一》:「今趙之與秦也,猶齊之於魯也。」《禮記.檀弓下》:「苛政猛於虎也。」《史記.趙世家》:「趙氏求救於齊。」上述句子中的「於」字,粵讀皆音「迂」,讀陰平聲。
相應的「於」字普通話讀音,本當作 yū,跟粵語一樣,讀陰平聲,始與《廣韻》「央居切」一音相應。可是,《漢語大詞典》中這些句子的「於」字,皆音yú,不讀陰平聲而讀陽平聲,那是因為在簡體字中,「於」已簡化為「于」,換句話說,在簡體字排印的書籍中,「於」字不再存在,讀者見到的只有「于」,於是讀者便轉而用「于」字的讀音 yú。「于」字《廣韻》「羽俱切」,普通話「于」字音 yú,讀陽平聲,正好與《廣韻》之反切相合。
根據《廣韻》「羽俱切」一音,「于」字之粵讀本當同「盂」,「盂」字《廣韻》也是「羽俱切」。不過,「于」字作為介詞,用法往往與「於」字相同,例如《尚書.湯誥》:「慄慄危懼,若將隕于深淵。」《詩經.唐風.鴇羽》:「肅肅鴇羽,集于苞栩。」《左傳.隱公.序》:「仲子歸于我,生桓公。」漢晁錯《說景帝削吳》:「詐稱病不朝,于古法當誅。」《史記.魏世家》:「趙請救于齊。」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上述句子中的「于」,皆可用「於」取代。由於「于」和「於」往往用法相同,廣州話已習慣讀「于」為「於」,即讀陰平聲而不讀陽平聲。
在普通話中,「於」字的讀音為「于」字所同化;在廣州話中,「于」字的讀音則為「於」字所同化。這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語言現象。
原刊於《明報月刊》,獲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網上圖片)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