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成功埋下失敗的種子
在現代社會,最全能的國家莫過於蘇聯的計劃經濟的社會主義國家了。本來作為蘇聯制度源泉的馬克思主義是一種以全人類作為關懷對象的理想或說烏托邦。但是在列寧那裏加搭了出一國勝利的潛建物。這樣人們看到的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版就是這麼一種國家主義的極端。這種按照列寧主義的國家理論構建的社會,國家權力深入治下疆域的所有角落,權力毛細血管遍佈整個社會肌體,比起中國帝制時代更加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在這樣的國家內,人們的腦子只可以有一種的思想,就是掌控國家權力的政治集團主張的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加上最高權力掌握者的最後解釋權。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國家把它尊奉的主義放在排它性的位置上,所有與這種主義不一致的思想一概被禁止,不得在這個國家傳播。這樣在思想領域中只有壟斷的一統天下,自然對腦力資源的開發極為不利。特別是這種主義後來的實踐,和合邏輯的理論推演都証明,這種主義根本不是真理而是極端的謬誤。因為它與現代社會的要求,愈到後來愈是背道而馳。
在蘇式制度下,整個國家只有最高領導人有思想自由,或者說只有他可以思想。其他人只能以他的思想結果為依歸。在經濟領域只有一個顧主,就是國家。國人除了順從國家外,別無謀生之道。在這種全國一張網的計劃經濟條件下,經濟領域和思想領域一樣完全廢止競爭,人們在沒有競爭壓力下,自然不會殫精竭慮去追求創新,技術從而經濟就不會不斷股胎換骨,不斷向前。
根據當年的統計,蘇聯的科學家數量與美國不相上下,有些領域尚且過之。但蘇聯的科學成就,從諾貝爾得主人數到造福人類的科技創新如從晶體管在互聯網的發明,根本與美國不可同日而語。其中原因就是:科學家全由國家部門掌控分配,在國家意志向軍工極度傾斜下,這些最寶貴的腦力資源根本沒有合理分配而讓其發揮最大效能。同時專制制度的首領自鳴得意,將自己的好惡意志強加於科技領域,代替專家的判斷,從而產生李森科醜聞之類的荒唐事;再者科學研究官僚行政主導,計劃經濟制度非由競爭為基礎,對創新的需求大大不如市場經濟之甚,因之科學研究去實際應用甚遠。
無可否認,蘇聯的計劃經濟曾經有過耀眼的光輝,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為首的市場經濟世界體系陷於大蕭條的泥淖,蘇聯經濟似乎如日之昇,令全世界刮目相看。這其實是現代社會發展階段與人們開玩笑。前面我們提到現代社會的人手與人腦的階段分野。在人手階段,社會經濟主要依靠受訓練的人手技能生產產品,創造價值。訓練人手技能,然後分配到生產崗位上。
在這樣的階段國家的強制力確實有其優勢。這也是國家主義得以流行的基礎。但是所有信奉國家強制的人們包括蘇聯創立者列寧一類的人物都有一個只看眼前或有固定目標的盲點。列寧曾經說過,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政權加電氧化。共產主義是列寧所信奉的主義想像的終極人類社會形式,它的經濟層面只是電氣化,想像力明顯是差得多了。如果電氣化是人類的終極技術成就,蘇式計劃經濟或者有存在價值。
就像在前現代人力經濟般,大家各處一隅,有各種各樣的從公社的到自耕農的經濟制度一般。只是現代社會無可避免地會向着無止處的方向前進和發展,並以開發人類腦力資源的效率取捨優劣之制度。蘇聯制度之祖沒有看到這一關鏈,所設計的制度自然經不起人類前進歷史的考驗,在滾滾向前的歷史洪流中被無情淘汰了。今天人類生產技術早已越過電氣化時代,蘇式制度只可計劃訓練和分配人手資源,沒有高效開發腦力資源的氛圍和激勵機制,退出歷史合天應人。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